-
公开(公告)号:CN106195783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68913.X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F21S8/00 , F21V19/00 , F21V23/00 , F21V29/70 , F21V29/77 , H05B33/08 , A01G7/04 , F21Y115/10 , F21Y11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149 , F21S8/00 , A01G7/045 , F21V19/002 , F21V23/003 , F21V29/70 , F21V29/77 , H05B33/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盆栽的LED补光灯,包括LED灯珠、背板和LED驱动电路,所述背板为一自由曲面,LED灯珠封装在背板凹面上;所述LED灯珠包括白光LED灯珠、蓝光LED灯珠和红光LED灯珠;白光LED灯珠、蓝光LED灯珠和红光LED灯珠分别连接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本发明白光、蓝光和红光LED的组合可以满足室内小型盆栽对光的需求,另外自由曲面的弧面使得各LED灯珠的发光方向不一致,所发出光线汇聚在受照面且不需要透镜,实现高效且均匀混光的目的;并且通过调节背板的自由曲面形状能够有效提高近距离照射的混色均匀度,在保证出光角度合适的前提下具有更高的出光效率,且结构更为简单,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78682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167021.2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LED显示屏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造像素尺寸步骤:根据所需要的像素分辨率确定所需像素尺寸,基于像素微电极构造所需像素尺寸;建立三电极体系步骤:由工作电极搭配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建立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为超微电极阵列;电聚合薄膜步骤:在超微电极阵列基板上电聚合TCTA有机薄膜形成TCTA聚合薄膜,在TCTA聚合薄膜上电聚合OCBzC有机薄膜;制备电子传输层及电极层步骤:使用蒸镀法制备电子传输层及电极层,进而制备得到OLED器件;封装步骤:对制备后的OLED器件进行封装得到所需分辨率的OLED显示屏。该方法结合电化学沉积与超微电极,根据实际像素大小选择电聚合像素尺寸,使电化学方法适用不同分辨率的显示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7409996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583464.3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146 , Y02P60/216 , A01G31/02 , A01G7/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植物培养装置,包括水培底座、回型导光元件、热管;水培底座的两端均设有延伸块,延伸块的上端面设有呈条状的热沉,热沉的两侧设有金属翅片,热管置于热沉的内部,热沉的上端面设有两个固定板件和多个依次排列的LED灯,回型导光元件包括一体形成的水平段和两个竖直段,水平段的一端连接一个竖直段,水平段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竖直段;竖直段的下端位于LED灯的上方,竖直段的下部和LED灯均位于两个固定板件之间,竖直段的下部固定在固定板件上。该培养装置光源照明效果均匀,散热效果好,属于植物培养的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40363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35695.7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腔结构顶发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电聚合方法制备有机薄膜(空穴传输层和白色发光层),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易、聚合过程可在常温常压下完成、成本低的优势。本发明采用电聚合方法制备有机薄膜,薄膜厚度可以通过电聚合过程的参数来调控;顶发射器件由于微腔效应的存在,光在微腔中发生干涉现象,因此出射光光强得到加强,光谱窄化,波长发生移动;微腔的总腔长可以由顶发射器件中有机层的厚度决定,出射光的颜色可以由电聚合薄膜层的厚度调控。本发明所述方法避免了采用蒸镀方法时蒸镀彩色薄膜时掩模版移动造成对位误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949406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94615.3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F21S8/00 , F21V19/00 , F21V9/10 , F21V5/08 , F21V7/22 , A01G7/04 , F21Y115/10 , F21Y113/17 , F21Y1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植物生长灯,包括:灯具外壳、红绿蓝三基色LED灯珠、PMMA灯珠混光元件、漫反射底板和扩散型出光面板;所述LED灯珠安装于漫反射底板上,每个LED灯珠上装有一个PMMA灯珠制成的混光元件,混光元件的侧面为反光面,上底面和下底面均为透光面,出射面板为扩散板。本发明使得LED的光线通过混光元件的反光面以及漫反射背板的漫反射在较小厚度的灯具内部通过不断反射达到增加混光距离的目的,进一步在控制了灯具厚度的前提下提高了灯具的混光均匀度,从而具有使得灯具在不同的PWM波形驱动下都可以达到均匀的出光效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151982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62651.6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149 , F21S8/00 , A01G7/045 , F21V23/003 , F21V29/56 , F21V29/67 , F21V29/70 , F21V29/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LED液冷散热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以及外表面布置有LED光源模块的热沉模块;热沉模块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进出口,其中一侧的两个进出口为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另一侧的两个进出口为第三进出口和第四进出口;水泵的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热沉模块的第一进出口和第四进出口连接,所述热沉模块的第二进出口和第三进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散热器的进口,散热器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水泵的进口。本发明使得热沉模块内部实现对向双进双出的冷却液流动路径,使流体与温度梯度具有良好的协同度,增加了流体中的扰动,提高了热沉换热能力以及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有利于LED模块的均匀散热,防止LED模块局部过热。
-
-
公开(公告)号:CN10698928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710297017.1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F21K9/20 , F21V19/00 , F21K9/69 , F21K9/68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下式LED平板灯,包括:外壳、LED灯珠、混光元件、漫反射底板、边框和出光面板;LED灯珠安装于底板上,每个LED灯珠上方单独装有由pmma制成的混光元件,漫反射底板通过边框与出光面板相结合。本发明使得直下式LED平板灯的光线通过混光元件的反光面以及漫反射背板的漫反射在较小厚度的灯具内部通过不断反射达到增加混光距离的目的,进一步在控制了灯具厚度的前提下提高了灯具的均匀度,同时采用了六边形的LED灯珠排布阵列,具有降低了光源密度以降低了功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78682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67021.2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LED显示屏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造像素尺寸步骤:根据所需要的像素分辨率确定所需像素尺寸,基于像素微电极构造所需像素尺寸;建立三电极体系步骤:由工作电极搭配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建立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为超微电极阵列;电聚合薄膜步骤:在超微电极阵列基板上电聚合TCTA有机薄膜形成TCTA聚合薄膜,在TCTA聚合薄膜上电聚合OCBzC有机薄膜;制备电子传输层及电极层步骤:使用蒸镀法制备电子传输层及电极层,进而制备得到OLED器件;封装步骤:对制备后的OLED器件进行封装得到所需分辨率的OLED显示屏。该方法结合电化学沉积与超微电极,根据实际像素大小选择电聚合像素尺寸,使电化学方法适用不同分辨率的显示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6949406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710294615.3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F21S8/00 , F21V19/00 , F21V5/08 , F21V7/22 , A01G7/04 , F21Y115/10 , F21Y113/17 , F21Y1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植物生长灯,包括:灯具外壳、红绿蓝三基色LED灯珠、PMMA灯珠混光元件、漫反射底板和扩散型出光面板;所述LED灯珠安装于漫反射底板上,每个LED灯珠上装有一个PMMA灯珠制成的混光元件,混光元件的侧面为反光面,上底面和下底面均为透光面,出射面板为扩散板。本发明使得LED的光线通过混光元件的反光面以及漫反射背板的漫反射在较小厚度的灯具内部通过不断反射达到增加混光距离的目的,进一步在控制了灯具厚度的前提下提高了灯具的混光均匀度,从而具有使得灯具在不同的PWM波形驱动下都可以达到均匀的出光效果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