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铝酸盐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285808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189945.8

    申请日:2013-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硅铝酸盐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按SiO2、NaAlO2、NaOH、TEAOH、CTAB和水按摩尔比为1:(0.047~0.21):(0.048~0.18):(0.24~0.32):(0.081~0.17):(42.6~56.2)投料进行制备。首先将SiO2、NaAlO2、NaOH和TEAOH水溶液混合,60~160℃保温2~10小时后加入CTAB水溶液,再90~140℃保温38~60小时,将其中的固体进行分离、洗涤、干燥、焙烧,得到硅铝酸盐吸附剂。该吸附剂表面亲水且拥有特殊的微/介二级孔结构,使该吸附剂在10%RH下的水蒸气吸附量高达82mg·g-1,是A型分子筛吸附量的两倍;在>40%RH下吸附量>500mg·g-1,大于同湿度下硅胶吸附量。该吸附剂在85~90℃下可完全脱附再生,减少对设备尺寸和能量的要求,节能节材效果显著。该吸附剂适合用于气体干燥净化领域旋转吸附器的制造。

    高吸附性多孔二氧化硅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962192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286248.0

    申请日:2010-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吸附性多孔二氧化硅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是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于水中,再加入酸,得到水/酸/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接着入硅醇盐,得到溶胶,再凝胶化、干燥、焙烧,得到高吸附性多孔二氧化硅吸附剂。该吸附剂的表面积大于300m2·g-1,在相对湿度为95%时水分吸附量可达60%,孔径为3~8nm,介于粗孔硅胶和细孔硅胶之间。本发明所述的吸附剂比细孔硅胶更易脱水更高的吸附量,比粗孔硅胶有更强的毛细凝聚能力,具有更高的吸附量和吸附/解吸速率,且再生温度为85~90℃,减少了对设备尺寸和对能量的要求,节能节材效果显著。本发明的吸附剂适合用于制造气体干燥净化领域的旋转吸附器。

    铝改性硅胶吸附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87892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410050867.4

    申请日:2004-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改性硅胶吸附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室温下将无机纤维纸浸渍在水玻璃中,2~5h后取出,干燥10~24h;(2)将可溶性铝盐配成水溶液,并加弱酸调节溶液pH值0.5~2,升温至30~80℃,强力搅拌下,将所得溶液浸渍上述无机纤维纸,在无机纤维的表面及其空隙中发生共沉淀反应,充分反应12~24小时;(3)将反应后的无机纤维纸取出,用清水冲洗至pH为中性,取出晾干,采用程序升温处理得到铝改性硅胶吸附剂材料。由上述方法制备的铝改性硅胶吸附剂材料具有吸附量大,除湿效率高,再生温度较低,耐热性能好,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能广泛应用于除湿转轮的生产制造。

    一种高导热的金属-氯化物熔盐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0471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34557.9

    申请日:2015-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的金属-氯化物熔盐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高导热的金属-氯化物熔盐材料由以下成分组成:金属镁粉0.05~2%、氯化钙98~99.95%。本发明通过将金属镁粉与氯化钙混合,搅拌均匀,在惰性气体保护氛围中加热至固体全部熔融成液体,保温,然后冷却、粉碎、干燥,得到高导热的金属-氯化物熔盐材料。该高导热的金属-氯化物熔盐材料原料来自于盐湖钾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废弃盐,使盐湖尾矿废弃盐得到高值化利用,实现盐湖资源综合开发与环境保护,而且该体系导热系数高,传热性好,适合应用于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和工业节能领域。

    氨基功能化硅胶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120927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310039289.3

    申请日:2013-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功能化硅胶吸附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采用浸渍法,将有机物中的氨基官能团负载在介孔硅胶的内表面,该方法制备过程比较简单,耗能小,且脱附、再生也容易,可大幅度减少工业应用过程中的能耗及成本。该复合材料中有机胺有效负载量在20~60%之间,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脱附能力,且稳定性良好,由于采用了制备简单,可大量生产的多孔硅胶作为复合材料的载体,相比其他分子筛类多孔材料,该吸附材料成本大幅度降低,能够满足工业过程二氧化碳气体捕集的对吸附剂材料的要求。

    一种高导热的金属-氯化物熔盐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04712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510134557.9

    申请日:2015-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的金属‑氯化物熔盐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高导热的金属‑氯化物熔盐材料由以下成分组成:金属镁粉0.05~2%、氯化钙98~99.95%。本发明通过将金属镁粉与氯化钙混合,搅拌均匀,在惰性气体保护氛围中加热至固体全部熔融成液体,保温,然后冷却、粉碎、干燥,得到高导热的金属‑氯化物熔盐材料。该高导热的金属‑氯化物熔盐材料原料来自于盐湖钾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废弃盐,使盐湖尾矿废弃盐得到高值化利用,实现盐湖资源综合开发与环境保护,而且该体系导热系数高,传热性好,适合应用于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和工业节能领域。

    一种氯化物熔融盐传热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316024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92911.7

    申请日:2013-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物熔融盐传热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20~50%的氯化钠和50~80%的氯化钙。本发明制备的氯化物熔融盐传热蓄热材料熔点约为500℃,且上限使用温度高达800℃,工作温度范围广,热稳定性好,可以应用于塔式太阳能超临界热发电和聚光太阳能热化学利用领域;本发明的材料克服了硝酸熔盐体系因上限使用温度低而不能应用于太阳能高温热利用领域的缺陷,使氯化物的应用扩展到可再生能源和工业余热领域,提高了盐湖卤水的开发利用价值。

    一种太阳能热化学混合储能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21312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34603.9

    申请日:2012-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2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热化学混合储能装置和方法,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反应系统、蓄热系统和输入输出系统,在聚光太阳辐射下通过装置本体加热反应系统和蓄热系统,反应系统在催化剂作用下吸收太阳能进行化学储能,蓄热系统吸收太阳辐射进行显热或相变储热,蓄热系统可以维持化学反应的高效稳定进行并在无太阳辐射时继续热化学储能。其方法具体包括预热过程、催化剂预还原、太阳能供热反应储能、蓄热系统供热反应储能和系统停止。本发明能较好地满足规模化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储能密度高且时效长,储能过程高效稳定,同时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

    一种硝酸熔融盐传热蓄热介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533226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25668.7

    申请日:2011-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硝酸熔融盐传热蓄热介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硝酸熔融盐传热蓄热介质是由5~40%的硝酸钾、5~25%的硝酸钠和10~70%的硝酸钙制备得到。本发明制备的硝酸熔融盐传热蓄热介质熔点可低至120℃,且上限使用温度高达550℃,工作温度范围广,能在180~550℃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热稳定性好;本发明的熔融盐传热蓄热介质还克服了二元硝酸熔盐体系熔点高的缺点,又解决了三元硝酸盐体系和中国专利200110027954.1中由于NaNO2易高温氧化分解所带来的不稳定问题;最后,本发明的熔融盐传热蓄热介质很好地解决了中国专利00111406.9和美国专利US007588694B1中由于LiNO3的存在所引起的腐蚀性和成本增加的问题。

    熔盐管壳式蒸汽发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9163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193410.1

    申请日:2009-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熔盐管壳式蒸汽发生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管壳式换热器、蒸汽分离输出组件和加热保温组件,蒸汽分离输出组件设于管壳式换热器顶部,加热保温组件设于管壳式换热器的容器壁外侧;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顶部管箱、管体和底部管箱,管体内部设有管束,管束两端通过管板与管体固定连接,管束间的空隙填有熔盐;管体外侧设有熔盐进口管道和熔盐出口管道,底部管箱设有水进口管道和水出口管道;其方法是先对管体预热,然后依次进行熔盐灌注、热水灌注和蒸汽分离输出。本发明能较好地满足工业中规模化的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要求,其装置的有效蓄热容量大并能保持长期稳定,其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