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2433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52139.7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固化海水侵蚀性离子的水泥基材料裂缝自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自修复剂的芯材为可化学固化Cl、Mg、S的活性无机复合组分,壁层为PMMA,界面改善层为水泥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可固化侵蚀性离子的活性组分混合均匀,再填入直接压片模具中;(2)用压片机对直接压片模具加压、保压,脱模得到芯材;(3)将得到的芯材坯体投入PMMA丙酮溶液中进行包裹,取出干燥;(4)在丙酮完全挥发前再包覆一层水泥,得到自修复剂。本发明提出的自修复剂在水泥基体开裂后破裂,并与进入裂缝中的海水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实现裂缝自修复的同时固化随海水进入裂缝内部的侵蚀性离子,从而有效保护混凝土中的钢筋。
-
公开(公告)号:CN10952118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48462.4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N3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究裂缝自修复动力学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裂缝宽度可控的水泥基材料试件;(2)将试件放入容器中,将准备观察的一个试件表面朝上放置,再将溶液添加至与样品上表面平齐;(3)用体视显微镜持续观测裂缝愈合情况,从添加溶液之后开始,每隔一定时间拍照。本发明提出的探究裂缝自修复动力学的测试方法,可以对试件某一段裂缝的修复过程进行持续观测,也可以同时观测不同修复位置的修复过程,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所获实验结果对探究裂缝自修复的动力学过程提供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42433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652139.7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固化海水侵蚀性离子的水泥基材料裂缝自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自修复剂的芯材为可化学固化Cl、Mg、S的活性无机复合组分,壁层为PMMA,界面改善层为水泥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可固化侵蚀性离子的活性组分混合均匀,再填入直接压片模具中;(2)用压片机对直接压片模具加压、保压,脱模得到芯材;(3)将得到的芯材坯体投入PMMA丙酮溶液中进行包裹,取出干燥;(4)在丙酮完全挥发前再包覆一层水泥,得到自修复剂。本发明提出的自修复剂在水泥基体开裂后破裂,并与进入裂缝中的海水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实现裂缝自修复的同时固化随海水进入裂缝内部的侵蚀性离子,从而有效保护混凝土中的钢筋。
-
公开(公告)号:CN10957452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36838.7
申请日:2018-12-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4B18/02 , C04B20/10 , C04B26/06 , C04B28/00 , C04B111/72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水泥自修复人造骨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将自修复活性组分混合均匀,再填入压片模具中;(2)用压片机对压片模具加压、保压,脱模得到骨料坯体;(3)将得到的骨料坯体投入PMMA丙酮溶液中进行包覆,取出干燥,重复若干次。得到尺寸为6±1mm的自修复人造骨料。本发明方法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将活性粉体压制成骨料,具有较高强度,一方面能抵抗搅拌外力,另一方面对混凝土基体强度的负面作用较小;活性骨料的防水包覆层避免了在开裂前自修复活性组分与基体环境接触从而发生反应提前失效,保证自修复组分在裂缝出现后充分发挥修复裂缝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其膨胀反应导致混凝土提前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09574527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811536838.7
申请日:2018-12-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4B18/02 , C04B20/10 , C04B26/06 , C04B28/00 , C04B111/72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水泥自修复人造骨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将自修复活性组分混合均匀,再填入压片模具中;(2)用压片机对压片模具加压、保压,脱模得到骨料坯体;(3)将得到的骨料坯体投入PMMA丙酮溶液中进行包覆,取出干燥,重复若干次。得到尺寸为6±1mm的自修复人造骨料。本发明方法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将活性粉体压制成骨料,具有较高强度,一方面能抵抗搅拌外力,另一方面对混凝土基体强度的负面作用较小;活性骨料的防水包覆层避免了在开裂前自修复活性组分与基体环境接触从而发生反应提前失效,保证自修复组分在裂缝出现后充分发挥修复裂缝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其膨胀反应导致混凝土提前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18624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07858.0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提供的一种直线型河道水动力过程和底泥污染释放控制装置,包括实验水槽和水循环装置,实验水槽用于水体和底泥的培养,实验水槽与水循环装置连接以实现实验水槽内水体的循环,实验水槽内的两侧沿水流方向对称设置有多块挡板,且挡板倾斜设置,两侧的挡板之间留有距离以形成主流区域,所述挡板包括长挡板和短挡板且同一侧的长挡板和短挡板间隔设置以形成回流区。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能够对不同情景和类似的直线型河流近自然修复河道改造方案的效果进行模拟并提供建造依据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01461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413748.0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增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胶凝材料535~700份、骨料0~420份、水70~150份、减水剂7~35份和碳纤维1~10份。碳纤维本身是一种化学稳定性良好的材料,当Cl‑、SO42‑等侵蚀性离子侵入到碳纤维与水化产物的界面时,由于碳纤维表面C元素十分稳定,不与Cl‑、SO42‑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碳纤维增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表面的碳纤维‑基体界面结构不容易受海水海砂中侵蚀性离子破坏,具有较强的耐蚀性。将碳纤维与海洋资源共同运用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之中,技术途径新颖,可以有效将海洋资源利用起来,并将其应用在港口建筑、岛屿建筑等海洋建筑,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73437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45686.9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11/72 , C04B1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离子络合作用的快速自修复水泥基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1)称量水,将水平均分成两份;(2)将调凝剂溶于其中一份水中,待调凝剂完全溶解后再将减水剂溶于含有调凝剂的水中,络合剂溶于另一份水中;(3)当各组分完全溶于水之后,先将步骤(2)得到的含有调凝剂和减水剂的水同水泥拌合制备水泥净浆,搅拌4min之后加入含络合剂的水再搅拌4-6min,得到所述含有结晶型裂缝修复剂的水泥浆。本发明成本低,工艺简单,而且尽可能的降低了修复剂对水泥基材料基本性能的负面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