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78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37581.5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74 , C12N15/53 , C12N15/54 , C12N15/55 , C12N15/60 , C12N15/113 , C12P13/00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组盐单胞菌及其在生产丁二胺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重组盐单胞菌引入鸟氨酸合成途径和/或精氨酸合成途径实现丁二胺的高效合成,并通过敲除丁二胺降解途径相关蛋白、强化鸟氨酸合成途径以及敲除支路竞争途径相关基因,在进一步提高丁二胺产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2166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047688.2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靛蓝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体外扩增tnaA、fmo目的基因序列,插入载体,得到第一载体质粒;S2:将S1所述第一载体质粒导入盐单胞菌中;S3:在S2所述盐单胞菌中敲除内源pheA、pykF基因序列,在S2所述盐单胞菌基因组中插入trpD‑trpC‑trpB‑trpA目的基因片段。本发明利用盐单胞菌生产靛蓝,产量高,最高可达3.15g/L。利用重组菌生产靛蓝的方法简单、无需添加昂贵的催化剂,提高了工业化生产靛蓝的效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能够适用于工业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4216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047688.2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靛蓝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体外扩增tnaA、fmo目的基因序列,插入载体,得到第一载体质粒;S2:将S1所述第一载体质粒导入盐单胞菌中;S3:在S2所述盐单胞菌中敲除内源pheA、pykF基因序列,在S2所述盐单胞菌基因组中插入trpD‑trpC‑trpB‑trpA目的基因片段。本发明利用盐单胞菌生产靛蓝,产量高,最高可达3.15g/L。利用重组菌生产靛蓝的方法简单、无需添加昂贵的催化剂,提高了工业化生产靛蓝的效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能够适用于工业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39688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325316.9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嗜盐单胞菌及其应用。嗜盐单胞菌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635,已于2022年7月1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相对于传统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635的嗜盐单胞菌,不仅能够高产PHA,而且能够在不添加微量元素的条件下高产PHA,特别是,能够形成PHA单一大颗粒。同时,该菌株还具有耐受性好,适用不同的碳源。
-
公开(公告)号:CN11637679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84932.5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重组菌中包含外源基因,外源基因包含vioA、vioB、vioC、vioD或vioE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重组菌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本发明将原本不产生紫色杆菌素的盐单胞菌改造为可以产生紫色杆菌素的重组盐单胞菌,并通过进一步改造提高紫色杆菌素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396886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1325316.9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嗜盐单胞菌及其应用。嗜盐单胞菌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635,已于2022年7月1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相对于传统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635的嗜盐单胞菌,不仅能够高产PHA,而且能够在不添加微量元素的条件下高产PHA,特别是,能够形成PHA单一大颗粒。同时,该菌株还具有耐受性好,适用不同的碳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