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0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139721.4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结合过一硫酸盐和氯降解藻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降解藻类和支持电解质混合成溶液,得到电解液,将网状PbO2‑Ti和Ti电极片作为主电极的阳极和阴极;向电解液中加入过一硫酸盐和氯,通电进行电解,实现电化学催化降解藻。本发明以网状PbO2‑Ti和Ti作为电极并向溶液中加入过一硫酸盐和氯,构建了电化学/过一硫酸盐/氯体系高效去除溶液中的藻类。通过电化学技术与高级氧化技术相结合,降低能耗的同时实现对藻细胞的高效绿色去除,且使用的能源为电能清洁无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12557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39727.1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性纤维素的电凝聚体系,包括以下步骤:以网状电极PbO2‑Ti和Ti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将浓度为0.02~0.08g/L的磁性纤维素加入电解液中,构建磁性纤维素电凝聚体系;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藻类的去除方法,磁性纤维素材料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和更高的电荷转移率,具有更大的电荷存储容量和更高的比电容,在磁性纤维素电凝聚体系能够做为三维粒子电极加强体系极化作用,显著降低电凝聚体系能耗的同时也提高除藻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5940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025418.9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池塘养殖尾水排灌河的生态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排灌河内设置生态浮框;S2:在排灌河内布设仿水草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区域;S3:在排灌河内安装多台曝气式增氧机;S4:在排灌河内设置有生态浮岛修复区域;S5:在排灌河内间歇性投加微生物菌种;S6:以步骤S1‑S5作为一个基本生态治理单元,在排灌河内至少设置一个基本生态治理单元;S7:在排灌河治理期间内,每月进行多次水体取样检测。主要在于排灌河配合涨潮落潮来处理鱼塘尾水,降低投资成本;在汛期时会形成一个内循环,减少按其他物理化学方法的治理成本;本发明的排灌河治理方法应用成本低,排灌河水质可以稳定达标排放,属于污水治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557626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211025997.7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3个池塘为基础构建一个治理单元;S2:在治理单元中的第二池塘构建净化区域;S3:在净化区域内间歇性投加微生物菌种;S4:净化区域包括生态浮岛修复区域、仿水草填料修复区域、生态浮框修复区域以及围墙;S5:在第二池塘和排灌河之间构建复合基质过滤坝;S6:对第一池塘和第二池塘进行水质检测,若是第一池塘和第二池塘水质未达标,则重复步骤S2‑S5,直至水质达标。本发明的治理方法占地面积小,实现池塘尾水的循环利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28510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40686.3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东雅华湿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 C02F3/00 , C02F3/10 , C01B32/05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生物炭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将污泥风干后破碎过筛;称取铁粉、处理后的污泥和高岭土放入造粒机中,加入蒸馏水,制得直径为4~8mm陶胚;将所述陶胚自然晾干,经马弗炉隔氧煅烧后制得污泥生物炭填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耦合微电解的人工湿地,将铁粉与污泥、高岭土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水体中磺胺嘧啶的去除率;人工湿地所制备得到的污泥生物炭填料结合本发明所公开的填充方式,对磺胺嘧啶的去除率最高能达到100%。本发明通过调整填料设计及运行条件的人工湿地,调节人工湿地内部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从而达到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5940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25418.9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池塘养殖尾水排灌河的生态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排灌河内设置生态浮框;S2:在排灌河内布设仿水草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区域;S3:在排灌河内安装多台曝气式增氧机;S4:在排灌河内设置有生态浮岛修复区域;S5:在排灌河内间歇性投加微生物菌种;S6:以步骤S1‑S5作为一个基本生态治理单元,在排灌河内至少设置一个基本生态治理单元;S7:在排灌河治理期间内,每月进行多次水体取样检测。主要在于排灌河配合涨潮落潮来处理鱼塘尾水,降低投资成本;在汛期时会形成一个内循环,减少按其他物理化学方法的治理成本;本发明的排灌河治理方法应用成本低,排灌河水质可以稳定达标排放,属于污水治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55762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025997.7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3个池塘为基础构建一个治理单元;S2:在治理单元中的第二池塘构建净化区域;S3:在净化区域内间歇性投加微生物菌种;S4:净化区域包括生态浮岛修复区域、仿水草填料修复区域、生态浮框修复区域以及围墙;S5:在第二池塘和排灌河之间构建复合基质过滤坝;S6:对第一池塘和第二池塘进行水质检测,若是第一池塘和第二池塘水质未达标,则重复步骤S2‑S5,直至水质达标。本发明的治理方法占地面积小,实现池塘尾水的循环利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18202395U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22245525.4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池塘养殖尾水排灌河原位生态治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修复单元,修复单元包括初步净化河水的生态浮框修复区域、便于污染物附着的仿水草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区域、提高河水氧气含量的增氧机、最终净化河水的生态浮岛修复区域和水体检测设备,生态浮框修复区域、仿水草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区域、增氧机、生态浮岛修复区域和水体检测设备依次设置在排灌河内,生态浮框修复区域位于排灌河源头处;生态浮框修复区域、仿水草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区域和生态浮岛修复区域均设有微生物培育区。本实用新型的原位生态治理系统应用成本低,排灌河水质可以稳定达标排放,属于污水治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18202424U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22245537.7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2F9/00 , C02F3/02 , A01K63/04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池塘尾水一池一坝异位生态治理系统,包括排灌河、第一池塘、第二池塘、第三池塘和复合基质过滤坝;第一池塘、第二池塘和第三池塘均位于排灌河的一侧,第一池塘和第三池塘均通过引水管和第二池塘连通;第二池塘设有生态浮岛修复区域、仿水草填料修复区域和生态浮框修复区域,第二池塘安装有水流导向装置;复合基质过滤坝设置在第二池塘和排灌河之间,复合基质过滤坝连通第二池塘和排灌河;复合基质过滤坝的一端对应生态浮框修复区域。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实现池塘尾水的循环利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