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568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02458.4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K14/08 , C12N15/40 , G01N33/569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鸭星状病毒1型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抗原以及将该抗原用于鸭星状病毒1型抗体检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除了使用重组DAstV‑1capsid蛋白作为包被抗原,还摸索了最佳的抗原包被浓度及阴、阳血清稀释度、抗原最佳包被条件、最佳封闭条件、一抗最佳孵育时间、二抗最佳反应条件、最佳显色时间等,使最终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可以快捷、灵敏的监测DAstV‑1抗体水平,方便、快捷地了解养殖场鸭星状病毒1型的感染情况,以及时防控鸭星状病毒1型感染的爆发。
-
公开(公告)号:CN11028391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92212.6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筛选高产蛋狮头鹅的方法,发明人首次发现CLPB基因的表达量与狮头鹅产蛋量为正相关,测定狮头鹅的CLPB基因的表达量可以用来评估狮头鹅的产蛋量,CLPB基因高表达的为高产蛋狮头鹅,CLPB基因低表达的为低产蛋狮头鹅。其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方法能快速检测样本狮头鹅为高产蛋还是低产蛋,节省了传统育种的时间和成本,为快速培育高产蛋的狮头鹅新品系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开发狮头鹅品种资源及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913619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51471.9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7/01 , C12N15/863 , A61K39/12 , A61K39/275 , A61K39/295 , A61P31/20 , C12R1/9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7/00 , A61K39/12 , A61K2039/5256 , A61K2039/552 , A61K2039/70 , A61P31/20 , C07K14/005 , C12N15/86 , C12N2710/24021 , C12N2710/24034 , C12N2710/24043 , C12N2750/10022 , C12N2750/10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鸡传染性贫血病毒VP1、VP2基因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本发明在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SY681的基础上,构建重组感染性克隆pSY681‑VP1‑LacZ‑VP2,在CEF细胞内pSY681‑VP1‑LacZ‑VP2与FVP毒株基因通过同源臂发生同源重组获得rFPV‑VP1‑VP2。所述rFPV‑VP1‑VP2病毒株可以诱导机体产生抗CAV的有效抗体,起到免疫保护作用;子代鸡获得高水平的抗CAV的有效抗体可以很好的抵抗CAV强毒的侵袭,起到免疫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136198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810951471.9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7/01 , C12N15/863 , A61K39/12 , A61K39/275 , A61K39/295 , A61P31/20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鸡传染性贫血病毒VP1、VP2基因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本发明在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SY681的基础上,构建重组感染性克隆pSY681‑VP1‑LacZ‑VP2,在CEF细胞内pSY681‑VP1‑LacZ‑VP2与FVP毒株基因通过同源臂发生同源重组获得rFPV‑VP1‑VP2。所述rFPV‑VP1‑VP2病毒株可以诱导机体产生抗CAV的有效抗体,起到免疫保护作用;子代鸡获得高水平的抗CAV的有效抗体可以很好的抵抗CAV强毒的侵袭,起到免疫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7300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92190.3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狮头鹅头围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为鹅RAP1A基因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XM_013189666中第1545bp处的C/G碱基突变。通过对上述C/G突变位点的检测,可以确定目标鹅群头围大小这一性状的基因型,也可以通过基因型判别某一个体的头围是大头围还是小头围,为有目的地对鹅群头围性状进行选择提供依据,提高后代鹅头围的大小。以该分子标记建立的选育头大颈粗狮头鹅新品系的方法周期短、速度快、准确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036976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91512.8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断鸡禽白血病病毒垂直传播的方法及其应用,发明人首次发现禽白血病病毒的垂直传递是由禽白血病阳性鸡的生殖系统来源的外泌体携带、介导并且感染受体鸡和后代小鸡的,提供了一种通过干预禽白血病阳性公鸡的精液外泌体从而阻断ALV垂直传播的方法和阻断剂。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公开的与禽白血病病毒垂直传播相关的外泌体为治疗或预防禽白血病提供了新靶点,并且提供的阻断方法不受毒株亚群、变异的影响,从传播途径进行统一切断,针对范围广,方法简单快速,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758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95445.5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16B30/00 , G01N33/569 , C12N15/31 , C07K1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未知病原的抗体检测靶标的筛选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未知病原进行采集和分离,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2)未知病原的菌株或毒株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的预测及潜在靶标的筛选;3)对筛选出来的靶标进行体外表达;4)用筛选出来的靶标进行抗体检测;5)步骤4)抗体检测中符合抗体消长规律的即可作为未知病原的抗体检测靶标。由此,当有新的病原产生或者该病原核心基因序列/蛋白序列未知时,采用本方法来实现对该未知病原的抗体检测靶标的快速高效筛选及对该未知病原的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进而为该未知病原的诊断、治疗和防控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506088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511005988.1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性品种选育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鸡B亚群禽白血病抗性分子标记tvb3667‑3668insAG及其分子诊断方法。本发明首次分析了中国鸡种tvb受体基因的遗传变异,发现中国鸡种中tvb受体基因第3667与3668位存在AG插入突变,发明人从体外、体内实验两个层面证实了该自然突变引起宿主对ALV‑B的感染产生遗传抗性,另外发明人以此建立抗B亚群禽白血病遗传标记的分子诊断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筛选ALV‑B遗传抗性鸡品种(系)的育种素材,从而开展ALV‑B遗传抗性鸡品种(系)的选育。
-
公开(公告)号:CN105441552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1005987.7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8 , C12Q2600/124 ,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性品种选育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鸡B亚群禽白血病抗性分子标记tvb3731-3732insA及其分子诊断方法。本发明首次分析了中国鸡种tvb受体基因的遗传变异,发现中国鸡种中tvb受体基因第3731与3732位存在A插入突变,发明人从体外、体内实验两个层面证实了该自然突变引起宿主对ALV-B的感染产生遗传抗性,另外发明人以此建立抗B亚群禽白血病遗传标记的分子诊断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筛选ALV-B遗传抗性鸡品种(系)的育种素材,从而开展ALV-B遗传抗性鸡品种(系)的选育。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47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10519074.0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肠杆菌JC83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和免疫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大肠杆菌JC8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11289。本发明提供的大肠杆菌JC83分泌外膜囊泡的脂多糖致热原性明显降低。利用本发明大肠杆菌JC83菌株分泌的外膜囊泡,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主要免疫原蛋白VP2,VP2蛋白可直接表达在外膜囊泡表面,随外膜囊泡分泌到细菌培养上清。表达VP2的外膜囊泡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后能刺激动物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