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556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01494.4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牛筋草原生质体提取及转化方法,取牛筋草苗茎置于酶解液中并避光酶解,获得原生质体;将所述原生质体与质粒混匀避光培育完成转化。本发明提供的牛筋草原生质体提取及转化方法所得的体系和牛筋草遗传转化体系相比,大大减小了细胞功能研究的技术难度、操作复杂性,提高了研究的速率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6687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696943.8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诱变嘴突凸脐蠕孢菌及其在防治千金子中的应用。该分类命名为Exserohilumrostratum Y9511‑X050,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804,于2019年10月8日保藏于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该菌株是从水稻田千金子叶片上分离的嘴突凸脐蠕孢菌Y9511菌株通过化学诱变得到,其对水稻安全无害,且对千金子具有防治作用,在运用中具有安全性,适用于稻田千金子的生物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0973545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0128115.1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诱变尖角突脐孢菌及其在防治稗草中的应用。该分类命名为Exserohilum monoceras X27‑UV148,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513,于2018年12月7日保藏于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该菌株是从水稻田稗草叶片上分离的尖角突脐孢菌X27菌株通过紫外诱变得到,其对水稻等作物安全无害,且对稗草具有防治作用,在运用中具有安全性,适用于稻田稗草的生物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0973545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28115.1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诱变尖角突脐孢菌及其在防治稗草中的应用。该分类命名为Exserohilum monoceras X27-UV148,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513,于2018年12月7日保藏于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该菌株是从水稻田稗草叶片上分离的尖角突脐孢菌X27菌株通过紫外诱变得到,其对水稻等作物安全无害,且对稗草具有防治作用,在运用中具有安全性,适用于稻田稗草的生物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05544647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510946175.6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蓄水装置,属于农业灌溉技术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蓄水容器、水阀、大带轮、皮带、入水管、齿条、顶盖I、横轴、齿轮、小带轮、弹簧、锁紧螺母、底座;蓄水容器通过弹簧安装在底座上,水阀安装在蓄水容器顶部,入水管下部通过锁紧螺母安装在底座上,入水管上部与水阀连接,齿条安装在蓄水容器外侧,横轴安装在底座上,顶盖I安装在底座上,大带轮安装在水阀上,齿轮安装在横轴上,齿轮与齿条啮合,小带轮安装在横轴上,皮带安装在大带轮、小带轮上。本发明能自动蓄水,避免水资源浪费,节省人力资源;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护,具有良好的调节性;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运行稳定可靠,能提高灌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561043B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10009631.4
申请日:2015-01-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稻B3转录因子家族基因RAV2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采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克隆到了控制水稻叶夹角的RAV2基因,该基因属于B3类转录因子家族的RAV亚家族;通过遗传学分析以及基因功能互补试验表明RAV2是控制水稻叶夹角的一个关键基因。再者,对该基因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水稻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方法,设计育种,对提高谷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利用该基因的功能特性,在水稻中进行分子设计育种,选育适宜的水稻株型的品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所述的RAV2基因具有如SEQ ID NO:1中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43699.9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备草铵膦抗性的水稻质体谷氨酰胺合成酶突变体,由水稻质体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第255位谷氨酸突变为赖氨酸获得。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水稻质体谷氨酰胺合成酶突变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由本发明提供的培育具备草铵膦抗性的水稻的方法通过基因编辑使受体水稻的质体谷氨酰胺合成酶第255位的谷氨酸突变为赖氨酸,得到具备草铵膦抗性的水稻。获得的水稻植株不仅能在自然环境中正常生长,还提高了对草铵膦的耐受性,与野生型未喷药处理水稻相比未受到草铵膦显著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25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72907.6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嘴突凸脐蠕孢菌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方法,构建含嘴突凸脐蠕孢菌LAC12基因的根癌农杆菌,与嘴突凸脐蠕孢菌共培养获得转化体,其中,所用的培养基中含有100‑200μM乙酰丁香酮。本发明优选了培养基中的乙酰丁香酮为100‑200μM,提高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688709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662315.8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同辣椒品种间作缓解连作障碍和控制病虫害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生长高度、抗病、抗虫性不同的辣椒间作;所选辣椒品种存在生长高度差异,依照辣椒的生长高度依次循环间作;地块畦面宽170cm,沟宽30cm、深25cm;每畦六行,行距34cm,穴距25-30cm;每畦间作不同品种的辣椒。所述种植方法提高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不同辣椒品种间作栽培可有效地缓解辣椒连作障碍,实现辣椒常年连续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同时使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达76~89%,辣椒烟青虫的防治效果达73~91%,确保辣椒生产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达到增效、增产和增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68870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62315.8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同辣椒品种间作缓解连作障碍和控制病虫害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生长高度、抗病、抗虫性不同的辣椒间作;所选辣椒品种存在生长高度差异,依照辣椒的生长高度依次循环间作;地块畦面宽170cm,沟宽30cm、深25cm;每畦六行,行距34cm,穴距25-30cm;每畦间作不同品种的辣椒。所述种植方法提高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不同辣椒品种间作栽培可有效地缓解辣椒连作障碍,实现辣椒常年连续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同时使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达76~89%,辣椒烟青虫的防治效果达73~91%,确保辣椒生产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达到增效、增产和增收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