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4269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1647048.2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113 , A01H5/00 , A01H6/46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因LOC_Os06g02960在提高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基因在感病单倍型材料中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诱导后表达量降低。在敲除该基因后能提高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将LOC_Os06g02960编辑位点序列连接到基因编辑载体pRGEB32S上转化水稻,结果表明该基因可以负调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可利用本发明构建的基因编辑载体,应用于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育种中。本发明有助于更好地了解LOC_Os06g02960的作用机制,LOC_Os06g02960的克隆为进一步了解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菌互作,抗病信号传导通路奠定基础,在育种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0205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08104.9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Q1/680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育性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水稻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水稻关键育性基因Rf3和Rf4,在已有检测育性恢复能力的KASP引物基础上,扩展思路,利用多个KASP引物形成引物组合,一次性对基因上多个位点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同时增加了检测的准确率。本发明在多位点检测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结合材料理论表型、用计分制评估引物组合对材料检测的准确度。检测准确度一方面可以确定该引物组合对某批次材料检测的合适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检验某材料理论表型的准确度,进而将育性恢复能力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尽早筛除。
-
公开(公告)号:CN1188797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43929.1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低氧萌发基因OsEE1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植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明确了OsEE1基因结构中含有厌氧诱导元件、胚芽鞘在低氧条件下高表达,为该基因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转基因技术,创制过表达和敲除材料,从过表达和抑制表达正反两个维度证明了OsEE1对种子低氧萌发的生理效应,包括促进低氧萌发的胚芽鞘伸长、正调控糖酵解和TCA循环、缓解水稻种子低氧萌发过氧化胁迫并促进淀粉利用等。可见,本发明公开了水稻低氧萌发的关键基因烯醇化酶基因OsEE1在促进水稻种子低氧萌发中的机理和相关应用,为直播稻育种提供理论支撑、候选基因及育种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59105.3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东兆华航天育种创新研究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69 , G16B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水稻单细胞基因序列变异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方法主要包括取样、测序和生信分析三方面,其中取样获取的是单个水稻小孢子性细胞。本发明成功分离出单个水稻小孢子性细胞,并对已有水稻单细胞变异检测技术流程所存在的完整性不强、检测连贯性有待提升等缺陷进行了完善,此外还通过重离子诱变技术,鉴定确认了变异位点的真实性。本发明中的方法拓宽了水稻单细胞诱变材料的来源范围,为创制更多样的育种材料、进行更高效的诱变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小孢子性细胞作为雄配子,基因组携带的突变能够通过杂交进入子代,可实现变异的遗传和固定,也为优异变异基因的快速利用提供了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111800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911366075.0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稻瘟病抗性相关的miRNA、相应的前体与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mi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发明人鉴定并证实了miRNA‑T21可以通过抑制OsCYS1及OsPAO4的表达以调控半胱氨酸的合成和H2O2的积累,从而负调控稻瘟病抗性。结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miRNA‑T21,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199803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1910555001.5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两系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有效低温累积效应的鉴定方法,包括有效低温累积值的鉴定、有效低温累积效应的响应天数的鉴定和幼穗花粉育性调查等步骤。本发明创新地对不育起点温度、有效低温值与响应天数、日照长短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两系不育系水稻在育性敏感期内,只需每天当中有一定时段的低温诱导,其他时段可以高出临界温度,达到一定的有效低温累积后既可实现转育的有效低温累积效应法则,将有利于对两系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规律的拓展和有效补充,亦将有利于两系不育系繁种、制种地的时空选择,确保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安全或扩大繁种的时空选择范围,促进两系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62197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444015.9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84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稻瘟病抗性相关基因OsMYB1R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稻瘟病抗性相关基因OsMYB1R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1所示。本发明发明人鉴定并证实了证实OsMYB1R参与了水稻对稻瘟病菌的防御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参与水稻抗病性的负调控基因。本发明有助于更好地了解OsMYB1R的作用机制,OsMYB1R的克隆为进一步了解水稻‑病原菌互作,抗病信号传导通路奠定基础,在育种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21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174103.5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低温萌发相关基因OsDJC58及其应用。本发明的OsDJC58基因受低温萌发诱导后表达量增加,敲除之后显著降低水稻低温萌发的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利用OsDJC58基因构建表达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或宿主菌,可有助于了解OsDJC58的作用机制,OsDJC58的克隆为进一步了解水稻低温萌发的遗传调控,抗逆信号传导通路奠定了基础,可用于培育低温萌发转基因水稻品种。本发明还提供了基因OsDJC58的分子标记检测引物和包含该引物的检测试剂盒,可通过检测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快速判定目标品种低温防御水平,选育低温萌发新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248972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74109.0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制作方法技术领域的一种水稻基因样品的分类标识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数据库生成;步骤二:数据库细化;步骤三:格式编辑;步骤四:数据录入;步骤五:数据查询;该种水稻基因样品的分类标识方法,可设定基于水稻基因样品的数据库,并在数据库细化过程中,进行不同识别模块的增设,通过样品的识别、检测状态的识别和溯源识别的不同编码分类,使水稻基因样品的分类过程更易管理,标示性强,使水稻基因样品从选样、检测到溯源均可进行数据查取,保证了水稻基因样品的安全性、不可重复利用性和可溯源性,使水稻基因样品检测中的数据有效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21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74103.5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低温萌发相关基因OsDJC58及其应用。本发明的OsDJC58基因受低温萌发诱导后表达量增加,敲除之后显著降低水稻低温萌发的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利用OsDJC58基因构建表达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或宿主菌,可有助于了解OsDJC58的作用机制,OsDJC58的克隆为进一步了解水稻低温萌发的遗传调控,抗逆信号传导通路奠定了基础,可用于培育低温萌发转基因水稻品种。本发明还提供了基因OsDJC58的分子标记检测引物和包含该引物的检测试剂盒,可通过检测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快速判定目标品种低温防御水平,选育低温萌发新品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