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鉴别中药材僵蚕中白僵菌真伪的分子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4471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10354083.8

    申请日:2017-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快速鉴别中药材僵蚕中白僵菌真伪的引物组以及分子鉴定方法。所述引物组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2所示。本发明在完成对广东株白僵菌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的高通量测序和多个虫草科物种的线粒体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比较白僵菌线粒体基因序列在地理种属上的差异,发现白僵菌的核糖体蛋白基因rps3变异明显;并基于此设计筛选得到了1对能特异检测白僵菌的引物,建立了高效、快速鉴别中药材僵蚕中白僵菌真伪的分子鉴定方法,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且适用性广,可实现对不同产地僵蚕中白僵菌真伪的鉴别;为中药材僵蚕的质量标准化和规范化以及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种白僵菌的分离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176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66645.7

    申请日:2013-11-13

    Inventor: 刘吉平 李香霖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白僵菌种属鉴定、分离纯化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离纯化白僵菌的方法。本发明对培养基进行了科学的优化和改进,基于科学配方的培养基并结合培养装置覆盖物的改进实现了简单、快捷、有效地对白僵菌进行分离纯化。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适用分离纯化白僵菌的样品很广泛,能够很好地达到分离纯化目的,且操作成本很低,对环境无污染。

    一种快速鉴别中药材僵蚕中白僵菌真伪的分子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4471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54083.8

    申请日:2017-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快速鉴别中药材僵蚕中白僵菌真伪的引物组以及分子鉴定方法。所述引物组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2所示。本发明在完成对广东株白僵菌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的高通量测序和多个虫草科物种的线粒体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比较白僵菌线粒体基因序列在地理种属上的差异,发现白僵菌的核糖体蛋白基因rps3变异明显;并基于此设计筛选得到了1对能特异检测白僵菌的引物,建立了高效、快速鉴别中药材僵蚕中白僵菌真伪的分子鉴定方法,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且适用性广,可实现对不同产地僵蚕中白僵菌真伪的鉴别;为中药材僵蚕的质量标准化和规范化以及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种白僵菌的分离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1760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566645.7

    申请日:2013-11-13

    Inventor: 刘吉平 李香霖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白僵菌种属鉴定、分离纯化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离纯化白僵菌的方法。本发明对培养基进行了科学的优化和改进,基于科学配方的培养基并结合培养装置覆盖物的改进实现了简单、快捷、有效地对白僵菌进行分离纯化。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适用分离纯化白僵菌的样品很广泛,能够很好地达到分离纯化目的,且操作成本很低,对环境无污染。

    一种适用于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培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613177U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20717411.3

    申请日:2013-11-13

    Inventor: 刘吉平 李香霖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皿主体和培养皿盖,培养皿主体包括皿底面和自皿底面边缘向上延伸围成一圈的侧壁,皿底面可置放培养基;所述培养装置还包括玻璃纸覆盖装置,所述玻璃纸覆盖装置包括与皿底面尺寸相适配的覆盖面和自覆盖面边缘向上设置的支撑结构,所述覆盖面为空心环,覆盖面在覆盖上玻璃纸后与皿底面置放的培养基相贴合,所述支撑结构与培养皿侧壁的内表面相贴。本实用新型简单易行地保证玻璃纸在微生物分离纯化操作中的使用,将菌丝及分生孢子与培养基分离,能够很好地避免从培养基揭开玻璃纸时操作工具直接接触玻璃纸或培养基、将生长的菌丝或分生孢子污染或破坏的情况,操作方便、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