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濒危孑遗树种水松种子组培苗瓶外生根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38456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10996132.9

    申请日:2015-12-2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濒危孑遗树种水松种子组培苗瓶外生根培养方法。将水松种子表面消毒后接种于MS培养基中,30d时50%种子发芽,取带1.5cm长下胚轴的无菌苗顶芽为外植体,在培养基I中进行丛生芽诱导,诱导率达80%,切下新生的顶芽和带侧芽芽段,在培养基II中进行继代培养,获得继代芽,继代增殖系数7.5,反复切下继代芽顶芽和芽段,在培养基II中增殖扩繁,获得大量增殖继代芽。单个切下4‑6cm长顶芽,用含有500mg.L‑1的α‑萘乙酸溶液进行速蘸处理后,移栽至穴盘中瓶外生根,盖上塑料穴盘盖保湿。生根处理60d后,生根率达64%,生根苗移栽至营养钵,移栽成活率达95%。本方法简便易行,可以使瓶内难生根树种水松成功完成组培快速繁殖,可应用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濒危孑遗树种水松,解决了水松试管无性繁殖问题。

    一种十溴联苯醚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33272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1010103021.8

    申请日:2010-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十溴联苯醚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该方法是先采用直径为10mm的打孔器将多孔菌打成菌片,再将多孔菌菌片与被十溴联苯醚污染的土壤在室温下均匀混合,利用多孔菌对十溴联苯醚的降解作用,从而实现对十溴联苯醚污染土壤的修复。本发明的修复方法,其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而且降解土壤中十溴联苯醚的效果很好。本发明通过对修复方法中的一些参数优化,从而使得多孔菌能够直接添加到待修复土壤中,不会受到土壤中成分复杂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将土壤中的十溴联苯醚进行降解。

    一种濒危孑遗树种水松种子组培苗瓶外生根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3845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996132.9

    申请日:2015-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4/00 A01G24/00 A01G31/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濒危孑遗树种水松种子组培苗瓶外生根培养方法。将水松种子表面消毒后接种于MS培养基中,30d时50%种子发芽,取带1.5cm长下胚轴的无菌苗顶芽为外植体,在培养基I中进行丛生芽诱导,诱导率达80%,切下新生的顶芽和带侧芽芽段,在培养基II中进行继代培养,获得继代芽,继代增殖系数7.5,反复切下继代芽顶芽和芽段,在培养基II中增殖扩繁,获得大量增殖继代芽。单个切下4-6cm长顶芽,用含有500mg.L-1的α-萘乙酸溶液进行速蘸处理后,移栽至穴盘中瓶外生根,盖上塑料穴盘盖保湿。生根处理60d后,生根率达64%,生根苗移栽至营养钵,移栽成活率达95%。本方法简便易行,可以使瓶内难生根树种水松成功完成组培快速繁殖,可应用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濒危孑遗树种水松,解决了水松试管无性繁殖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