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8752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67038.9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1/433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3,4‑噻二唑苯基呋喃硫代甲酸酯类化合物在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1,3,4‑噻二唑苯基呋喃硫代甲酯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十分显著,明显优于对照药物阿卡波糖,IC50值范围为0.2μM‑49.6μM,在制备预防或治疗II型糖尿病药物研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304687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564991.6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23K50/30 , A23K20/189 , A23K20/174 , A23K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霉菌毒素降解吸附剂,由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酸杆菌、乳明串珠菌、德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唾液乳杆菌、维生素C、维生素E、黄芪、蛋氨酸锌、氯化钾、桂皮、丁香、茵陈、艾叶、青蒿、野菊花、车前子、酵母细胞壁和植酸酶组成。所述霉菌毒素降解吸附剂对饲料中多种常见霉菌毒素均具有抑制产生、降解和吸附多重作用,还可提高猪群免疫力、促进毒物的排泄,具有综合的优良性能,对仔猪生产性能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减少发病率,提高日增重,提高饲料消化率,降低料肉比。而且使用量低而有效,对药物及其他营养物质无吸附作用,排出后能被生物降解,本身不含污染物,对于养殖业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587526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1567038.9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1/433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3,4‑噻二唑苯基呋喃硫代甲酸酯类化合物在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1,3,4‑噻二唑苯基呋喃硫代甲酯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十分显著,明显优于对照药物阿卡波糖,IC50值范围为0.2μM‑49.6μM,在制备预防或治疗II型糖尿病药物研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183428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0473201.6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405/12 , A01N43/713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1,2,3,4‑四氮唑的呋喃硫代甲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如式(Ⅲ)所述;其中,所述R选自氢、卤素、硝基、羟基、C1~4烷基、C1~4卤代烷基、C1~4烷氧基或C1~4卤代烷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化合物结构中同时含有四氮唑类杂环结构和5‑苯基‑2‑呋喃环结构,其结构新颖,同时化合物对于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和/或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oryzae pv.oryzicola均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甚至明显低于叶枯唑和噻菌铜,降低了18~25倍,在防治由上述两种病原菌引发的植物病害中的防治和/或治疗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可制备成为植物杀菌剂进行应用;同时,本发明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快速,且产率高,便于大批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7880035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711085061.2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417/12 , C07D413/12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1,3,4‑噻(噁)二唑‑吩嗪‑1‑甲酰胺类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其中,R为氢、卤素、硝基、羟基、碳原子总数为1~4的烷基或烷氧基中至少一种;X为O或S。本发明所述1,3,4‑噻(噁)二唑‑吩嗪‑1‑甲酰胺类化合物在抑制禾谷镰刀菌的活性方面,活性显著高于申嗪霉素,活性最优的化合物Ⅰ‑8其EC50与PCA相比,降低了95.29μg·mL‑1;化合物Ⅰ‑8和Ⅰ‑22活性在抑制立枯丝核菌、稻梨孢菌和辣椒疫霉菌的活性方面,与申嗪霉素活性相当。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快速,且产率高,便于实际生产过程中大批量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294749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910507402.3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417/12 , A01N43/78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1,3‑噻唑苯基呋喃硫代甲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对于病原菌T3SS系统中的hpa1基因启动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部分化合物的抑制率超过97%,可作为T3SS系统抑制剂进行使用;其中部分化合物在强烈抑制植物病原菌T3SS系统的同时,不影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而仅显著性地降低植物病原菌的致病性,达到了预防和/或治疗植物病原菌引发的植物病害;所述化合物可作为植物病原菌III型分泌系统抑制剂,或制备成为相关植物病害的药物,用于预防和/或治疗植物病害,同时还具有降低和延缓植物病原菌对所述化合物抗药性产生的作用,在植物病害的预防和/或治疗方面具有较长的有效使用期限,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653537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0505734.4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307/68 , C12N9/04 , C12Q1/32 , A01N47/44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胍的苯基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通过实验证明,所述含胍的苯基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不管在体内还是体外,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柑橘溃疡病菌、十字花科黑腐病菌等黄单胞菌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发现所述化合物与细菌中的组氨醇脱氢酶具有较好的结合亲和力,可通过结合组氨醇脱氢酶来抑制组氨酸的降解从而抑制细菌生长,实验结果也表明组氨醇脱氢酶可以作为抑制黄单胞菌活性的靶点,用来进一步筛选高活性抑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653537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05734.4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307/68 , C12N9/04 , C12Q1/32 , A01N47/44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胍的苯基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通过实验证明,所述含胍的苯基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不管在体内还是体外,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柑橘溃疡病菌、十字花科黑腐病菌等黄单胞菌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发现所述化合物与细菌中的组氨醇脱氢酶具有较好的结合亲和力,可通过结合组氨醇脱氢酶来抑制组氨酸的降解从而抑制细菌生长,实验结果也表明组氨醇脱氢酶可以作为抑制黄单胞菌活性的靶点,用来进一步筛选高活性抑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0294749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07402.3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417/12 , A01N43/78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1,3-噻唑苯基呋喃硫代甲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对于病原菌T3SS系统中的hpa1基因启动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部分化合物的抑制率超过97%,可作为T3SS系统抑制剂进行使用;其中部分化合物在强烈抑制植物病原菌T3SS系统的同时,不影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而仅显著性地降低植物病原菌的致病性,达到了预防和/或治疗植物病原菌引发的植物病害;所述化合物可作为植物病原菌III型分泌系统抑制剂,或制备成为相关植物病害的药物,用于预防和/或治疗植物病害,同时还具有降低和延缓植物病原菌对所述化合物抗药性产生的作用,在植物病害的预防和/或治疗方面具有较长的有效使用期限,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0183428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73201.6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405/12 , A01N43/713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1,2,3,4-四氮唑的呋喃硫代甲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如式(Ⅲ)所述;其中,所述R选自氢、卤素、硝基、羟基、C1~4烷基、C1~4卤代烷基、C1~4烷氧基或C1~4卤代烷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化合物结构中同时含有四氮唑类杂环结构和5-苯基-2-呋喃环结构,其结构新颖,同时化合物对于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和/或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oryzae pv.oryzicola均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甚至明显低于叶枯唑和噻菌铜,降低了18~25倍,在防治由上述两种病原菌引发的植物病害中的防治和/或治疗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可制备成为植物杀菌剂进行应用;同时,本发明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快速,且产率高,便于大批量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