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数据处理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12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55626.3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数据处理装置,用于解决仅基于数据量和时间间隔的备份策略不足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问题;该装置包括:感知单元,检测硬盘是否写入数据以及写入数据后的时间间隔;判断单元,在硬盘写入数据时判断硬盘写入数据的吞吐量,判断写入数据后的时间间隔和写入数据量;备份单元,数据写入量大于第一标定值时,执行数据备份;数据写入量小于第一标定值,且写入数据后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二标定值时,执行数据备份;吞吐量大于第三标定值时,执行数据备份;本发明能够根据数据的写入量、写入后的间隔时间以及硬盘吞吐量自适应的对数据进行备份,提升了对数据的保护。

    一种网络信息交换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80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47538.1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换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信息交换器,用于解决现有交换器在断电时备用电源续航时间短的问题,该交换器包括外壳以及连接于外壳上部的盖板,交换器的元件安装于外壳内;交换器上电性连接有备用电插头,备用电插头上电性连接有供电插头;外壳的外壁上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内安装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上电性连接有导线,导线与供电插头电性连接;盖板的侧部固定连接有插杆,插杆上套接有第一弹簧,连接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圆环,电磁线圈位于圆环的下部,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盖板与圆环;本发明在切换备用电源时停止散热扇的运行并打开盖板为交换器散热,提升备用电源的续航,同时保证交换器的散热效果。

    一种电子数据处理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01267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155626.3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数据处理装置,用于解决仅基于数据量和时间间隔的备份策略不足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问题;该装置包括:感知单元,检测硬盘是否写入数据以及写入数据后的时间间隔;判断单元,在硬盘写入数据时判断硬盘写入数据的吞吐量,判断写入数据后的时间间隔和写入数据量;备份单元,数据写入量大于第一标定值时,执行数据备份;数据写入量小于第一标定值,且写入数据后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二标定值时,执行数据备份;吞吐量大于第三标定值时,执行数据备份;本发明能够根据数据的写入量、写入后的间隔时间以及硬盘吞吐量自适应的对数据进行备份,提升了对数据的保护。

    基于检索信息的用户信息素养分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628628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407000.2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分析教育技术领域,解决了用户信息素养分析结果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检索信息的用户信息素养分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将预设测试周期划分为n个时间片段,并获取目标用户分别在n个时间片段内由所有检索信息组成的检索行为时间序列数据集;对每个检索行为时间序列数据集中的所有检索文本数据依次进行分词处理并提取关键词;对检索行为时间序列数据集中的检索文本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筛选后的目标信息数据集。本发明以用户日常信息搜寻过程中所涉及的检索信息为重要的分析依据,并结合相应的知识图谱对信息搜寻过程中形成的信息认知图谱(56)对比文件Abdulwahab Ali Almazroi等.A proposedcustomer relationship framework based oninformation retrieval for effectiveFirms’ competitiveness《.Expert Systemswith Applications》.2021,1-14.

    基于检索信息的用户信息素养分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6286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07000.2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分析教育技术领域,解决了用户信息素养分析结果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检索信息的用户信息素养分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将预设测试周期划分为n个时间片段,并获取目标用户分别在n个时间片段内由所有检索信息组成的检索行为时间序列数据集;对每个检索行为时间序列数据集中的所有检索文本数据依次进行分词处理并提取关键词;对检索行为时间序列数据集中的检索文本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筛选后的目标信息数据集。本发明以用户日常信息搜寻过程中所涉及的检索信息为重要的分析依据,并结合相应的知识图谱对信息搜寻过程中形成的信息认知图谱进行分析,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一种Web环境下用户行为的信任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62719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510562954.6

    申请日:2015-0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Web环境下用户行为的信任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基于web环境登录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2)当用户身份认证成功后,用户进入系统进行一系列操作,系统将用户进入之后所产生的用户行为证据划分为三个类型,系统在用户不断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依次将这些类型用户行为证据保存在后台的静态变量中;3)系统通过session监听器不断地监听用户登录系统时被分配的独立session是否销毁,如果销毁开始对用户本次行为进行信任评估;4)使用不同的无量纲化方法对二维数据流中的不同量纲的用户行为证据分别进行处理,获得无量纲化矩阵;5)获得满足主客观平衡的综合权重集合;6)以综合权重集合和本次用户行为的无量纲化证据计算用户行为信任评估值。

    一种Web环境下用户行为的信任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6271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562954.6

    申请日:2015-09-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08 H04L63/0815 H04L6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Web环境下用户行为的信任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基于web环境登录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2)当用户身份认证成功后,用户进入系统进行一系列操作,系统将用户进入之后所产生的用户行为证据划分为三个类型,系统在用户不断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依次将这些类型用户行为证据保存在后台的静态变量中;3)系统通过session监听器不断地监听用户登录系统时被分配的独立session是否销毁,如果销毁开始对用户本次行为进行信任评估;4)使用不同的无量纲化方法对二维数据流中的不同量纲的用户行为证据分别进行处理,获得无量纲化矩阵;5)获得满足主客观平衡的综合权重集合;6)以综合权重集合和本次用户行为的无量纲化证据计算用户行为信任评估值。

    一种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可信行为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4722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53294.1

    申请日:2014-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可信行为的识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用户行为可信识别集;2)根据建立的用户行为可信识别集,对登录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若身份认证成功,则允许用户进入系统;若身份认证不成功,则禁止用户进入系统;3)对于身份认证成功的用户继续进行行为前可信识别,若识别成功,则用户行为前可信识别成功,允许用户访问系统,若可信识别失败,则进入步骤4);4)在用户访问系统的过程中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动态可信识别;5)用户结束对系统访问后,服务器端更新用户的行为可信识别集及用户的信任等级,即行为后的数据更新。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互联网应用领域中。

    一种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可信行为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4722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410153294.1

    申请日:2014-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可信行为的识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用户行为可信识别集;2)根据建立的用户行为可信识别集,对登录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若身份认证成功,则允许用户进入系统;若身份认证不成功,则禁止用户进入系统;3)对于身份认证成功的用户继续进行行为前可信识别,若识别成功,则用户行为前可信识别成功,允许用户访问系统,若可信识别失败,则进入步骤4);4)在用户访问系统的过程中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动态可信识别;5)用户结束对系统访问后,服务器端更新用户的行为可信识别集及用户的信任等级,即行为后的数据更新。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互联网应用领域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