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机组配煤方案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92028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510422764.4

    申请日:2015-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配煤方案获取方法,该方法以配煤比例为目标函数,将混煤煤质参数计算和锅炉校核热力计算得到的配煤参数作为输入量,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环保性和现场的实用性指标作为约束条件,建立求取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配煤比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经济性分析、实验验证、引入辅机电耗等手段,选择经济性最优的配煤比例,得到优选的、可靠的配煤方案。本发明将通过模型计算获得的多种配煤方案进行经济性分析,根据不同约束条件选择相对较优的配煤方案,可拓宽锅炉对煤种的适应范围,在保证机组安全、环保运行的情况下,提高购煤的灵活性,并有效降低电厂的生产成本。

    鼓泡流化床型O2/H2O增压富氧燃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50903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49402.0

    申请日:2015-12-18

    Abstract: 一种鼓泡流化床型O2/H2O增压富氧燃烧系统,系统整体从空分制氧、锅炉燃烧与换热,直到CO2捕集的全过程均维持在6-8MPa的高压下进行,相比于传统的富氧燃烧技术大大减少压缩耗能与压降损失。利用蒸汽调节系统代替烟气再循环系统,由于水汽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汽化潜热,其调温能力较强,因此同样条件下烟气量更小,与O2/CO2循环相比,可以大幅节省风机能耗和余热损失。此外,鼓泡流化床燃烧温度较低,可有效降低NOx的生成量。本发明采用增压O2/H2O富氧燃烧技术,既能够利用水蒸气的汽化潜热,又可以大幅节省风机能耗和余热损失,和常压相比增加了大约7%的毛发电功率,非常的可观。

    一种火电机组配煤方案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92028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22764.4

    申请日:2015-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配煤方案获取方法,该方法以配煤比例为目标函数,将混煤煤质参数计算和锅炉校核热力计算得到的配煤参数作为输入量,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环保性和现场的实用性指标作为约束条件,建立求取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配煤比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经济性分析、实验验证、引入辅机电耗等手段,选择经济性最优的配煤比例,得到优选的、可靠的配煤方案。本发明将通过模型计算获得的多种配煤方案进行经济性分析,根据不同约束条件选择相对较优的配煤方案,可拓宽锅炉对煤种的适应范围,在保证机组安全、环保运行的情况下,提高购煤的灵活性,并有效降低电厂的生产成本。

    一种基于恒温热重分析的煤质在线工业分析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23863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181151.0

    申请日:2016-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恒温热重分析的煤质在线工业分析测量方法,属于火电厂煤质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从煤粉管道或输煤皮带自动取煤样;在恒温炉中、特定气氛下加热,燃烧所取的煤样;测量恒温热重曲线;分析恒温热重曲线,取特征值点和特征值;构建满足精度要求的神经网络模型;以从恒温热重曲线中得到的特征值作为输入层、以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等工业分析数据和发热量等作为输出层,用神经网络计算工业分析和发热量等值。本发明用于实时、高频率、全自动的在线煤质分析,所获取的实时煤质数据用于指导电厂运行人员及时掌握入炉煤质变化情况,及时作出运行调整,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窗户防雨自动控制器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100109U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20165813.8

    申请日:2011-05-23

    Abstract: 一种窗户防雨自动控制器,属控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它由单片机、红外接收器、降雨信号采集电路、关窗电机和电机驱动模块组成,所述红外接收器接单片机的P3.2端口,所述降雨信号采集电路由湿敏电阻、运算放大器和电阻组成,所述湿敏电阻与第一电阻串联后接直流电源,它们的串接点接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参考电压,输出端接单片机的P3.5端口并经第二电阻接同相输入端,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的IN1、IN2端分别接单片机的P3.6、P3.7端口,OUT1、OUT2端之间接关窗电机。本实用新型不仅可方便地控制窗户的打开和关闭,而且可以在雨天自动将窗户关闭,有效保护了室内物品的安全。

    用于煤质工业分析的坩埚清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470242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20129241.6

    申请日:2015-03-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煤质工业分析的坩埚清扫装置,煤质工业分析实验技术领域,其包括坩埚盖、开设在坩埚盖上的吸气口、布气头、与吸气口连通的吸气管、与布气头连通的吹气管,所述吸气管末端连接真空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吹气管末端安装鼓风机;通过与坩埚盖配套设置真空装置和除尘装置,在需要进行清理时,只需将本装置的坩埚盖与使用完毕的坩埚上口对准,一方面通过鼓风机向内吹风,加速冷却,并通过布气头将空气均匀吹向坩埚内表面上,吹起的粉尘在真空装置作用下,通过吸气管和第一支管后进入螺旋分离器,并收集在集灰斗内,防止粉尘污染,提高清扫效率,改善工作环境。

    一种用于煤质工业分析的自动取煤制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479373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20130187.7

    申请日:2015-03-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煤质工业分析的自动取煤制样装置,包括纵向设在输煤皮带两侧的支架,支架的顶部设有转轴及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转轴上固设有取样臂,取样臂的末端固设有转动挖斗,并且转动挖斗位于输煤皮带的正上方;输煤皮带的正上方且位于转动挖斗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破碎机、研磨机、振动筛和收集漏斗;破碎机的出料口位于研磨机的进料口正上方,研磨机的出料口位于振动筛的进料口正上方,振动筛的出料口位于收集漏斗的进料口正上方,并且收集漏斗的出料口正下方设有取样勺。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完全的自动取煤制样,无需任何人工干预,可以消除人为主观因素的作用,制取的煤样具有代表性。

    一种新型煤粉取样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479343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20127933.7

    申请日:2015-03-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煤粉取样装置,包括设在煤粉管道外的电磁阀门、第一滑动轨道和第二滑动轨道;电磁阀门的进口与设在煤粉管道上的取粉口密封连接;第一滑动轨道与第二滑动轨道相互平行并且第二滑动轨道设在第一滑动轨道的内侧,第一滑动轨道上设有煤粉取样抽气筒,并且煤粉取样抽气筒的取样口可与电磁阀门的出口密封对接;第二滑动轨道与煤粉取样抽气筒固定连接,并且煤粉取样抽气筒的活塞的外端部设在第二滑动轨道上。本实用新型在微型计算机的控制下全自动运行,无需任何人工干预,可以以很高的频率进行取样,完全可以满足工业中的实际需求。

    用于煤质工业分析的瓷舟自动冷却吹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470258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20130188.1

    申请日:2015-03-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煤质工业分析的瓷舟自动冷却吹扫装置,包括两根导柱、水平安装在两根导柱顶端的顶板、安装在两根导柱之间的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升降装置、安装在安装板下表面上的瓷舟冷却架和安装在瓷舟冷却架下端的清扫装置;通过使用升降装置驱动瓷舟冷却架上升或者下降,方便将加热后的瓷舟放置在其内侧的容纳槽内冷却,冷却后的瓷舟直接用撑杆将其置于清扫装置下方,开启清扫电机和真空泵对其表面进行清扫,清扫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直接通过吸尘管进入螺旋分离器,最终收集在收集罐内,避免污染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

    一种用于挥发分测量的坩埚自动加盖去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479602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20126850.6

    申请日:2015-03-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的自动工业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挥发分测量的坩埚自动加盖去盖装置。包括升降滑轨、坩埚托臂和坩埚盖支架,以及用于坩埚托臂升降的驱动机构,其中坩埚托臂的水平端部设有滑套,并套装在升降滑轨上,坩埚托臂竖向端部设有水平托板,水平托板大小与坩埚底部适配,坩埚盖支架安装在升降滑轨一侧,坩埚盖支架的水平端部对应水平托板设有用于嵌放坩埚盖下部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能便捷有效的完成坩埚加盖去盖的步骤,有效避免因高温可能产生的危险,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工人操作安全,适于推广实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