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85964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510975154.7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地源热泵控制装置,包括地埋管机构以及分别与地埋管机构使用水管连接的用户侧导热盘管、加热锅炉和冷却塔,所述地埋管机构包括与用户侧导热盘管连接的第一进水回路和第一出水回路、与加热锅炉连接的第二进水回路和第二出水回路、与冷却塔连接的第三进水回路和第三出水回路,第二进水回路和第三进水回路分别通过第一导热机构和第二导热机构与第一出水回路接触,第一进水回路、第一出水回路、第二进水回路、第二出水回路、第三进水回路和第三出水回路上分别设置有水温计。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源热泵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地源热泵联合系统的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57199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48053.X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0 , F24F11/30 , F24F2110/50 , F24F2110/64 , G01N15/06 , G01N2015/0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颗粒浓度测量及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测量环境搭建,第二步,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测量数据,第三步,数据整理,第四步,室内空气组合途径,第五步,室内空气优化,上述室内空气颗粒浓度测量及控制方法其装置,包括气溶胶粉尘检测仪和激光粒子计数器,及与气溶胶粉尘检测仪电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还与激光粒子计数器电连接;及与处理器电连接的空气处理响应设备;本发明的室内空气颗粒浓度测量及控制方法和装置,对影响室内总悬浮颗粒物的因素包括室内活动和室内外空气交换,确定哪些因素会对室内空气颗粒物含量造成影响,能够有针对性的降低室内颗粒物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07373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34864.6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A61B5/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2055 , A61B5/0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生理应激指标监测手环装置,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心率采集传感器、血压传感器、无创血糖检测装置、体温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块,指纹识别传感器、心率采集传感器和体温传感器与第一转发模块通讯连接,血压传感器和无创血糖检测装置与第二转发模块通讯连接,第一转发模块和第二转发模块与无线通讯模块通讯连接,第一转发模块和第二转发模块通过监控模块通讯连接。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485964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975154.7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0/06 , F25B49/00 , F25B250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地源热泵控制装置,包括地埋管机构以及分别与地埋管机构使用水管连接的用户侧导热盘管、加热锅炉和冷却塔,所述地埋管机构包括与用户侧导热盘管连接的第一进水回路和第一出水回路、与加热锅炉连接的第二进水回路和第二出水回路、与冷却塔连接的第三进水回路和第三出水回路,第二进水回路和第三进水回路分别通过第一导热机构和第二导热机构与第一出水回路接触,第一进水回路、第一出水回路、第二进水回路、第二出水回路、第三进水回路和第三出水回路上分别设置有水温计。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源热泵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地源热泵联合系统的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808032U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20503105.9
申请日:2015-07-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5B19/418 , G05B15/02
Abstract: 一种民用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智能控制系统,涉及室内空气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换气扇(1)、室内空调(2)、加湿器(3)和抽油烟机(4),它还有空气信息采集模块和自动控制模块,空气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5)、危险气体监测模块(6)、烟雾报警器(7)和油烟传感器(8),温湿度传感器(5)用于监测室内的温湿度信息,危险气体监测模块(6)用于监测室内的危险气体浓度信息,烟雾报警器(7)用于监测室内的火宅烟雾信息,并发出报警;本实用新型的推广,能够提供一种民用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智能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能全面的监控室内的空气质量信息,并做出空气质量改善应对措施,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5374235U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20067599.5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7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颗粒浓度测量装置,包括气溶胶粉尘检测仪和激光粒子计数器,及与气溶胶粉尘检测仪电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还与激光粒子计数器电连接;及与处理器电连接的空气处理响应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室内空气颗粒浓度测量装置,通过研究室内空气质量,对影响室内总悬浮颗粒物的因素包括室内活动和室内外空气交换,通过记录大量数据及记录相应的实验环境分析出有哪些因素会对室内空气颗粒物含量造成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对室内颗粒物含量具体影响;采用单位面积内的颗粒质量含量为检测浓度和单位面积内的颗粒含量为检测浓度,其能够实现精确检测,明确污染源后,有针对性的降低室内颗粒物含量,提高人们生活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205492725U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20164120.X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用雾霾防护帽,包括帽体和透明的软质防护罩,软质防护罩为双层充气薄层,其外层设有充气嘴,放气后可向上翻折收纳于帽体内,充气后可由帽体内向下伸出,与帽体共同围成一头部空腔;双层充气薄层的内层开设有呼吸开口,呼吸开口中嵌入防雾霾过滤布;帽体上安装有小型风机,小型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软管通入双层充气薄层的夹层中,小型风机的外部包裹有防尘过滤布。本实用新型的两用雾霾防护帽可以自由充放气,充气后可变为头盔式帽子,放气后可将软质防护罩向上折至帽顶,使其成为一顶普通的帽子,方便实用。另外,在帽顶还设有减震器和空气加热器,以达到减震和保温的效果,令佩戴者更为舒适。
-
公开(公告)号:CN205481875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249253.7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外框架,外框架内设置有钢化玻璃罩和铜管,钢化玻璃罩内设置有导热油,铜管连接有储热水箱,所述钢化玻璃罩的侧壁连接有保温套,铜管包裹在保温套内;钢化玻璃罩内设置有两个导热板和两个隔热板,隔热板位于导热板的内侧,导热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弹簧片;铜管外设置有翅片,铜管内设置有套筒,套筒的内侧设置有螺旋导流槽,套筒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804637U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20503312.4
申请日:2015-07-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E06B7/02
Abstract: 一种新型气流式窗户,涉及窗户技术领域,包括一对塑钢窗户(1),它还有换气装置,换气装置包括四对换气扇(2)、两对换气管道(3)和控制器(4),塑钢窗户(1)的边框外侧上分别设有一对透气通道(1-1),换气管道(3)的中部设有过滤网卡槽,换气管道(3)安装在透气通道(1-1)内,并与透气通道(1-1)的内壁密封贴合,一对换气扇(2)分别安装在换气管道(3)的两端,控制器(4)分别控制四对换气扇(2)的启动和停止。本实用新型的推广能够提供一种用于室内换气的新型气流式窗户,结构设计合理,换气效果好,且在不换气时能完全封闭,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5885417U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20475232.7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A61B5/0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生理应激指标监测手环装置,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心率采集传感器、血压传感器、无创血糖检测装置、体温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块,指纹识别传感器、心率采集传感器和体温传感器与第一转发模块通讯连接,血压传感器和无创血糖检测装置与第二转发模块通讯连接,第一转发模块和第二转发模块与无线通讯模块通讯连接,第一转发模块和第二转发模块通过监控模块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