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51660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048737.0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力变压器故障组合诊断模型建立方法以故障诊断方法,其中诊断模型建立方法包括:采用朴素贝叶斯诊断模型、RVM诊断模型和物元诊断模型中的至少两种诊断模型对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数据进行初步诊断;将上述初步诊断的诊断结果进行加权平均,经二次RVM诊断模型进行二次诊断,从而得到组合诊断模型。模型建立后,采用建立的模型进行故障诊断。该方法充分利用各个诊断模型的优点,能有效地提高诊断精度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9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078471.X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现有传统孤岛保护问题的完善方案,旨在解决配电网故障时电压/频率保护动作速度慢以及快速动作整定方案下分布式电源电压穿越的问题。该方案借鉴国际经验,选择慢速动作整定方案,并引入电压故障分量检测用于判断孤岛运行状态。通过检测电压故障分量(如零序电压、相电压突变量),实现切换至快速动作定值组,加速解列分布式电源,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孤岛保护方案,该方案同时具备慢速动作整定方案及快速动作整定方案的优点,满足孤岛保护对解列速度的要求和电压穿越的要求,解决了传统孤岛保护中解列速度与电压穿越的矛盾,操作简单易行,有利于防孤岛保护快速、准确动作,提升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472366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0781551.9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F30/3308 , G06F30/392 , G06F17/13 , G06F17/16 , H02J13/00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波信号在中压配电网地埋电缆线路传输的解耦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中压配电网地埋电缆传输线模型;步骤2:对中压配电网地埋电缆传输线模型进行回路分析,得到在回路形式下地埋电缆对应的多导体传输线微分方程;步骤3:根据矩阵正交变换理论对地埋电缆回路形式下的多导体传输线微分方程参数矩阵进行线性变换,实现参数矩阵对角化,从而得到载波信号在地埋电缆各导电体的线性解耦。本发明提供的载波信号在中压配电网地埋电缆线路传输的解耦方法,两次线性变换均与载波信号频率无关,变换矩阵的求解只需计算一次,在分析载波信号在地埋电缆中的传输特性时,能够节省计算时间,提高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47236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81551.9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波信号在中压配电网地埋电缆线路传输的解耦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中压配电网地埋电缆传输线模型;步骤2:对中压配电网地埋电缆传输线模型进行回路分析,得到在回路形式下地埋电缆对应的多导体传输线微分方程;步骤3:根据矩阵正交变换理论对地埋电缆回路形式下的多导体传输线微分方程参数矩阵进行线性变换,实现参数矩阵对角化,从而得到载波信号在地埋电缆各导电体的线性解耦。本发明提供的载波信号在中压配电网地埋电缆线路传输的解耦方法,两次线性变换均与载波信号频率无关,变换矩阵的求解只需计算一次,在分析载波信号在地埋电缆中的传输特性时,能够节省计算时间,提高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98890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24744.3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4B3/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压配电网载波通信卡式电感耦合器设置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确定中压配电网电缆三相缆芯或屏蔽层上的耦合电压的计算公式;结合卡式电感耦合器结构原理,改进罗氏线圈互感计算公式,得到改进后的互感计算公式;将改进后的互感计算公式代入耦合电压的有效值公式中,得到改进的耦合电压的有效值公式;根据改进的耦合电压的有效值公式,设置卡式电感耦合器的气隙、初级线圈匝数、磁芯材质和骨架尺寸。本发明提供的中压配电网载波通信卡式电感耦合器设置方法及系统,为电缆线路中卡接式电感耦合器的参数设置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83722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082821.4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红外图像分辨率的方法及其用途,属于红外图像分辨率提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基于改进分块压缩感知理论的支持,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原始压缩感知图像超分辨率基础模型;b.引入图像降质模型;c.建立改进压缩感知图像超分辨率模型;d.建立基于改进分块压缩感知理论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目标函数;e.目标函数的优化,获取重建高分辨率图像信号。方法在检测电力设备故障中的应用。该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加有效地恢复图像细节、加强红外图像边缘轮廓,便于图像分割。该用途具有便于故障区域定位和故障类型识别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903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1335765.7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F30/27 , G06N3/126 , G06N7/08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11/06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Tent混沌映射NSGA‑II算法的微电网能量优化调度方法,步骤为:S1建立微电网能量优化管理方法,该方法采用双层能量优化管理:上层采用模糊管理系统确定微电网运行模式,下层采用改进NSGA‑II算法对能量进行优化管理;S2结合各火力发电机组出力、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储能电池荷电状态、微电网与配电网的电能交换量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以微电网运行经济性、网络中碳排放量和有功功率损耗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S3以增加求解算法的种群多样性、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为目标,对NSGA‑II算法进行改进,引入Tent混沌映射方法;S4基于Tent混沌映射NSGA‑II算法对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进行求解;S5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确定微电网多目标优化函数的最优解。本方法使NSGA‑II算法的种群的多样性、精度以及全局搜索能力显著提高,更加适用于微电网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539715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10648.8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监测缺失数据的预处理系统及方法。其技术方案包括:防护壳、固定板和数据储存模块,固定板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防护壳,防护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警报器,数据储存模块顶部的防护壳内部固定安装有数据采集模块,定时控制器一侧的防护壳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流电压检测器,隔板顶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之间活动安装有备用电源。本发明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对数据进行预先备份处理,有效的避免了数据丢失的情况,同时可避免电力故障导致装置备份数据丢失,并且便于使用人员根据需要选择装置的安装使用方式,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8933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82645.X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红外图像非盲超分辨率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电力设备红外图,根据图像降质模型对压缩感知基本模型进行改进,构建出压缩感知超分辨率模型;S2)以压缩感知超分辨率模型为基础,结合图像反卷积先验信息,引入图像边缘分布先验约束,构建出压缩感知非盲超分辨率模型,对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进行重建;S3)采用双先验二次估计的方式对重建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中显著边缘区域加以提取,根据生成的标签图像区分边缘区域和平滑区域,采用不同λ取值对正则项强度加以调整,获得重建结果。本发明提供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非盲超分辨率方法,可有效解决电力设备红外图像模糊、分辨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15024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710505630.8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变电站拓扑结构的中压配网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组网方案,首先按照中压配网拓扑结构建立PLC网络整体架构,每条配电出线对应一个具有中继节点的“主‑从”结构PLC子网;然后确定建立节点间链路的选频过程,利用双向信道特性的不对称性加快选频速度,通过两次频点测试与简单计算完成频点优选,算法中权重系数的调整可灵活控制双向信道质量;最后在母线上装设PLC中心节点,将子网主节点设置于线路中部并完成分层搜索子网组网过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减弱变电站拓扑结构对PLC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载波系统节点数量,提高PLC网络性能,有利于消除PLC子网并行运行时的信道冲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