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002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16125.8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风机场站暂态过电压量化估计与抑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暂态过电压分析及抑制领域,方法包括:对新能源风机场站中发生短路故障的风机进行暂态过电压过程分析,确定出现新能源机端工频过电压峰值的阶段并确定新能源机端输出的有功无功电流和新能源机端暂态过电压峰值表达式;确定新能源机端暂态过电压的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对应的影响规律,并确定添加无功功率补偿设备的新能源机端能够实现抑制暂态过电压的无功比例系数值范围。本发明提供了包含新能源输出的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过电压计算公式。另外,考虑了添加无功补偿设备SVG对新能源过电压的影响,并给出了考虑SVG后的新能源低电压穿越控制参数优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4443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76024.4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30/0283 , G06Q30/0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定价机制量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协同的输电定价机制量化评价方法,该种输电定价机制量化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根据输电定价机制确定评价指标;步骤S102,根据输电定价机制确定电量输电价和容量输电价;步骤S103,根据基于高斯变异策略的遗传算法构建电源投资时序和选址预测模型,并生成投资时序和选址节点的最优解;步骤S104,根据所述投资决策构建电力现货市场生产成本仿真模型和节点负荷增长模型计算市场总发电和购电成本;步骤S105,通过随机潮流计算方法结合投资现值计算方法,计算出投资现值变化值。本发明提高了电网投资效率,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2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3416.3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李庆海 , 徐衍会 , 董烨 , 李雪松 , 李付强 , 孙宇航 , 罗亚洲 , 刘一民 , 张晶 , 梁明亮 , 季节 , 刘健 , 王超 , 李玟萱 , 高杨鹤 , 赵伟 , 徐鹏 , 潘艳 , 訾鹏 , 姜尚光 , 肖伟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频率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考虑新能源参与调频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建模方法。包括:引入系数α,得到新能源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引入系数A,保证新能源在系统中的占比为1‑α,得到新能源系统频率响应简化模型;将固定参数涡轮机模型改进为随深度调峰程度而变化的变参数涡轮机模型,忽略中、低压缸之间连通管的蒸汽体积影响参数,得到涡轮机简化模型;将涡轮机简化模型代替固定参数涡轮机模型,得到考虑新能源参与调频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本发明提高了系统对频率波动的适应能力,有助于更精准地评估深度调峰工况下电力系统的频率控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81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07159.6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并联系统的功角失稳确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交直流并联系统中直流故障导致的直流功率变化量;根据所述直流功率变化量,计算交直流并联系统的潮流转移通道强度因子;基于所述潮流转移通道强度因子判断所述直流并联系统是否存在功角失稳的风险。本发明将交流联络线功率峰值达到静稳极限作为判断系统可能失稳的关键特征,通过计算交直流并联系统的潮流转移通道强度因子,作为功率转移支撑强度指标,实现了直流故障后系统功角失稳的快速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51398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339420.3
申请日:2022-10-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火打捆送端系统暂态过电压计算方法、系统及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直流控制系统中低压限流器的最小输出限值;根据直流控制系统稳态电压以及整流侧变压器参数确定整流侧空载直流电压;根据整流侧空载直流电压以及所述最小输出限值确定计算换相失败期间送端交流侧最大无功偏差;基于风机虚拟惯性参数以及锁相环输出频率,计算所述送端交流侧最大无功偏差对应的有功偏差;根据所述送端交流侧最大无功偏差以及所述有功偏差确定送端换流母线暂态过电压峰值;根据所述送端换流母线暂态过电压峰值确定送端风机的脱网风险结果。本发明能够快速计算出换相失败场景下的送端换流母线暂态过电压峰值,快速判断出送端风机是否存在脱网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20629.4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构网型储能并网容量配置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并网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拓扑结构确定新能源支路电路向量关系和构网型储能支路电路向量关系;确定送端等效电路向量关系;确定构网型储能并网点电压以及并网点有功坐标和无功功率坐标;确定构网型无功‑电压控制及有功‑频率控制公式,确定构网型控制约束向量;根据送端等效电路向量关系及构网型控制约束向量确定送端等效电路;根据送端等效电路及构网型储能暂态响应过程确定送端暂态过电压峰值场景下考虑构网型控制约束等效电路;确定构网型并网容量配置。本发明能够保证构网型储能并网容量的计算结果下暂态过电压的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19209.4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调相机暂态功角稳定判别方法及系统,涉及分布式调相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考虑新能源故障过程中的控制切换过程,确定故障后以及故障期间不同故障类型下调相机功角特性;基于所述调相机功角特性构建系统能量函数;基于所述系统能量函数计算调相机功角稳定裕度;基于所述调相机功角稳定裕度确定系统功角稳定临界切除角;在设定极限切除时间,基于所述系统功角稳定临界切除角,对调相机暂态功角稳定进行判别。本发明在判别调相机暂态功角稳定时考虑了新能源控制切换,提高了判别的准确性,相比于现有的时域仿真法,大幅减小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513989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339420.3
申请日:2022-10-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火打捆送端系统暂态过电压计算方法、系统及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直流控制系统中低压限流器的最小输出限值;根据直流控制系统稳态电压以及整流侧变压器参数确定整流侧空载直流电压;根据整流侧空载直流电压以及所述最小输出限值确定计算换相失败期间送端交流侧最大无功偏差;基于风机虚拟惯性参数以及锁相环输出频率,计算所述送端交流侧最大无功偏差对应的有功偏差;根据所述送端交流侧最大无功偏差以及所述有功偏差确定送端换流母线暂态过电压峰值;根据所述送端换流母线暂态过电压峰值确定送端风机的脱网风险结果。本发明能够快速计算出换相失败场景下的送端换流母线暂态过电压峰值,快速判断出送端风机是否存在脱网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86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30334.1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李庆海 , 徐衍会 , 董烨 , 李雪松 , 李付强 , 孙宇航 , 罗亚洲 , 刘一民 , 张晶 , 梁明亮 , 季节 , 刘健 , 王超 , 李玟萱 , 高杨鹤 , 赵伟 , 徐鹏 , 潘艳 , 訾鹏 , 姜尚光 , 肖伟栋
IPC: H02J3/48 , H02J3/24 , H02J3/28 , H02J3/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机组组合优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频率约束与风‑储调频控制的机组组合优化方法,包括:构建系统频率安全约束;构建满足风储调频及所述系统频率安全约束的机组组合优化模型;基于所述机组组合优化模型实现考虑频率约束与风‑储调频控制的机组组合优化。通过频率最低点约束、控制各时段内的各电源出力,以提升各类电源调节能力,实现电网频率稳定,避免风电的随机性引发频率较大波动,同时风电的消纳率,促进绿色能源利用,并提升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8475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44806.4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燃煤发电系统及燃煤发电系统的运行方法,可用于燃煤发电技术领域。燃煤发电系统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布置在锅炉尾部烟道中的第一组子烟道、第二组子烟道、SCR脱硝装置;每个子烟道的入口处设置有烟气挡板;第一组子烟道的第一子烟道内设置有省煤器、第二子烟道内设置有第一烟气‑熔盐换热器;第二组子烟道的第三子烟道内设置有第二烟气‑熔盐换热器;低温熔盐罐的出口连接低温熔盐泵,低温熔盐泵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依次经第一阀门、电加热器与高温熔盐罐的入口相连,另一路经第二阀门、第一烟气‑熔盐换热器与高温熔盐罐的入口相连;高温熔盐罐的出口经高温熔盐泵、第三阀门以及第二烟气‑熔盐换热器与低温熔盐罐的入口相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