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329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09896.7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张国斌 , 胡宏彬 , 景志滨 , 郭琦 , 张红光 , 李晗 , 杨志豪 , 丛雨 , 王立强 , 王琪 , 刘小恺 , 辛晓钢 , 张谦 , 郭瑞君 , 牛玉广 , 陈玥 , 张光明 , 韩翔宇 , 樊慧 , 边舒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阶梯碳交易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风速数据和光照强度数据预测风电、光伏可用输出功率;根据风电可用输出功率和光伏可用输出功率建立弃风弃光成本模型;采用氢储能系统建立氢储能充放电出力模型;建立火电燃煤成本模型;基于阶梯碳交易机制构建当阶梯碳交易计算模型;根据弃风弃光成本模型、氢储能充放电出力模型、火电燃煤成本模型和阶梯碳交易计算模型构建目标虚拟电厂的优化调度目标函数;在设定约束条件的约束下,对优化调度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优化调度结果;优化调度结果包括:风电实发功率和光伏实发功率。本发明能提高系统新能源的消纳率,减少系统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687797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35460.5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基于炉膛压力的低氮燃烧状态分析及优化控制方法,包括:压力采样点、高精度绝对压力表、高精度差压变送器、数据处理模块、计算站、DCS接口,吹灰管路及阀门;压力采样点位于燃烧器高温区并通过压力取样管分别与高精度绝对压力表、高精度差压变送器的管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与计算站电气连接。本发明无需对锅炉进行额外的改造,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成本低,且便于操作。通过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燃烧器主燃区氧气浓度和高温区温度,使锅炉能根据燃烧器高温区燃烧状况灵活调整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和燃烧温度,充分发挥低氮分级燃烧作用,达到降低炉膛中NOx生成浓度,减轻SCR运行压力和提高脱硝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21283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770748.9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F23N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炉膛压差的燃烧稳定性定量分析装置及方法,包括:高精度差压变送器,高精度绝对压力表,数据处理模块,DCS接口,旋流燃烧器上压力采样点和旋流燃烧器下压力采样点,以及旋流燃烧器上压力采样点和旋流燃烧器下压力采样点连接管路上安装的吹灰电磁阀;所述高精度差压变送器的高压端、低压端分别通过压力取样管对应连接到旋流燃烧器上、下压力采样点,以获取旋流燃烧器上下压力采样点间的炉膛压差;高精度绝对压力表通过压力取样管对应连接到旋流燃烧器下压力采样点,以获取各采样点的炉膛绝对压力值,旋流燃烧器上压力采样点和旋流燃烧器下压力采样点间必须位于旋流燃烧器上方和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1037479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0672159.0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03D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大工况范围控制方法,通过综合考虑风力发电系统的非线性特性,针对额定风速以上至切出风速以前的大工况范围,利用几何线性化构造涵盖大运行工况范围的风电机组线性模型,并调节极点配置区域,调节系统动态性能直至满足需求,实现风电机组的状态反馈控制。本发明基于区域极点配置实现机组大工况范围的性能调节,实现机组控制,可应用于不同类型风电机组的额定风速以上至切出风速以下的大工况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947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11117633.X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03D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电机组偏航校准方法及系统。所述校准方法包括:首先,根据历史风电场运行数据,建立风资源分布柱坐标图,以确定风电场的主势入流风况所在的风向区间;然后,计算每个风速子区间的有功功率有效值,采用曲线拟合的方式,获得每个细化区间的拟合功率曲线;然后,设置为每个待校准风向区间的校准曲线,将每个风速范围内的校准曲线对应的拟合功率曲线所在的细化区间的中轴线与所述待校准风向区间的中轴线的夹角设置为所述风速范围内的偏航误差校准值,建立风速‑偏航误差校准值查找表;最后,采用查表的方式确定当前风向和当前风速下的偏航误差校准值,对风电机组偏航角进行校准,实现了风电机组偏航误差的校准,提高了机组发电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09129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326716.X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 , G06F16/215 , G06K9/6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场流场耦合特性评估与智能分群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首先获取风电场的历史运行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根据清洗后目标数据中的风向测量数据确定主要入流风向,根据主要入流风向及机组结构运行参数确定风轮面实时有效风速,根据实时有效风速进行尾流影响评估;根据风向测量数据进行流场耦合特性评估,生成流场耦合特性评估结果;根据尾流影响评估结果及流场耦合特性评估结果对风电场中的机组进行聚类分群。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风电场的历史运行数据,深度挖掘场内机组间的耦合关系,实现对风电场的初步尾流评估;随着风电场的规模的增大,本发明通过智能分群算法实现了场级的聚类分群,提高了机组分群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28066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993237.7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电场扇区优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获取每台风电机组的历史数据,建立每台风电机组的风速与发电功率的关系曲线;然后基于工程尾流模型、尾流偏转模型和尾流叠加模型,计算每台风电机组在前排风电机组影响下的有效风速;根据风速与发电功率的关系曲线及有效风速,确定每台风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并计算所有发电机组的总发电功率;然后,采用优化算法确定所述总功率最大时的最优偏航角。本发明基于模型确定每台风电机组的有效风速,并结合根据历史数据获取的关系曲线,确定每台发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并采用优化算法确定总功率最大时的最优偏航角,将模型计算、机组特性提取及优化结合实现了风电场扇区的快速有效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29028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217858.9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火电机组协调系统的预见式预测控制方法,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超临界火电机组协调系统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前馈参考和ANFIS校正的预见式预测控制方法,来对机组进行优化控制。该方法改进了传统火电机组控制策略的不足,充分利用未来信息,来提高火电机组电网AGC指令的跟踪效果,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实现电网AGC指令的快速稳定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1091298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1326716.X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 , G06F16/215 , G06K9/6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场流场耦合特性评估与智能分群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首先获取风电场的历史运行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根据清洗后目标数据中的风向测量数据确定主要入流风向,根据主要入流风向及机组结构运行参数确定风轮面实时有效风速,根据实时有效风速进行尾流影响评估;根据风向测量数据进行流场耦合特性评估,生成流场耦合特性评估结果;根据尾流影响评估结果及流场耦合特性评估结果对风电场中的机组进行聚类分群。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风电场的历史运行数据,深度挖掘场内机组间的耦合关系,实现对风电场的初步尾流评估;随着风电场的规模的增大,本发明通过智能分群算法实现了场级的聚类分群,提高了机组分群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28066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93237.7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电场扇区优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获取每台风电机组的历史数据,建立每台风电机组的风速与发电功率的关系曲线;然后基于工程尾流模型、尾流偏转模型和尾流叠加模型,计算每台风电机组在前排风电机组影响下的有效风速;根据风速与发电功率的关系曲线及有效风速,确定每台风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并计算所有发电机组的总发电功率;然后,采用优化算法确定所述总功率最大时的最优偏航角。本发明基于模型确定每台风电机组的有效风速,并结合根据历史数据获取的关系曲线,确定每台发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并采用优化算法确定总功率最大时的最优偏航角,将模型计算、机组特性提取及优化结合实现了风电场扇区的快速有效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