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23181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462964.3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 Y02E10/727 , Y02E10/728 , Y02P80/1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海上浪、风、光综合发电船。在船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浮子,浮子在波浪的作用下上下振荡,将波浪能先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液压转换系统转化成液压油的高压能;船体的甲板上安装垂直轴风力机,风轮在来风的作用下旋转,将风能先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液压转换系统转化成液压油的高压能;携带高压能的液压油通过冲击液压马达做功,并带动直驱发电机发电;在船体的甲板上安装光伏电池方阵,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成电能。本发明解决了海洋能源发电单位成本高和稳定性差等问题,且由于系统的高灵活性,极大提高了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523181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62964.3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 Y02E10/727 , Y02E10/728 , Y02P80/1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海上浪、风、光综合发电船。在船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浮子,浮子在波浪的作用下上下振荡,将波浪能先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液压转换系统转化成液压油的高压能;船体的甲板上安装垂直轴风力机,风轮在来风的作用下旋转,将风能先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液压转换系统转化成液压油的高压能;携带高压能的液压油通过冲击液压马达做功,并带动直驱发电机发电;在船体的甲板上安装光伏电池方阵,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成电能。本发明解决了海洋能源发电单位成本高和稳定性差等问题,且由于系统的高灵活性,极大提高了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33486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302842.8
申请日:2013-07-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03B1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应潮位变化的岸基式波浪能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设置在海岸上面的岸基;沿纵向固定在岸基上的导向滑道,可沿滑道上下移动的滑动装置;在滑动装置的顶部配置制动装置;在制动装置的底部安装竖向压力传感器;滑动装置固定于基础框架上,基础框架中镶嵌了若干浮箱;若干浮子通过浮子臂与基础框架铰接;发电系统的主要设备设施安置在岸基上。发电系统置于岸上,便于维修保护,同时大大提高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性;发电系统工作无需人为操作,且在尽可能小的借助外部能源条件下,可随潮位变化适时调整浮子的工作高度,可靠性高,发电成本低,极大提高了波浪能开发利用的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334867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302842.8
申请日:2013-07-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03B1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应潮位变化的岸基式波浪能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设置在海岸上面的岸基;沿纵向固定在岸基上的导向滑道,可沿滑道上下移动的滑动装置;在滑动装置的顶部配置制动装置;在制动装置的底部安装竖向压力传感器;滑动装置固定于基础框架上,基础框架中镶嵌了若干浮箱;若干浮子通过浮子臂与基础框架铰接;发电系统的主要设备设施安置在岸基上。发电系统置于岸上,便于维修保护,同时大大提高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性;发电系统工作无需人为操作,且在尽可能小的借助外部能源条件下,可随潮位变化适时调整浮子的工作高度,可靠性高,发电成本低,极大提高了波浪能开发利用的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207196958U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21170947.2
申请日:2017-09-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一种内插液轮机的新型槽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装置;所述太阳能真空集热管装置包括:真空集热管、液轮机转子和两个端部固定件;液轮机转子由三组螺旋叶片和至少两根液轮机转轴构成,三组螺旋叶片各自焊接于液轮机转轴的轮毂上,每两根焊有螺旋叶片的液轮机转轴通过十字形凹凸槽头尾相接;两个端部固定件分别过盈配合安装于真空集热管内管两端的集热管入口和集热管出口内;液轮机转子与真空集热管内管构成转动副。本装置构造简单可靠,技术成本低,安装简单易操作,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可提高流体的混合程度,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流动阻力较小且提高了导热流体的出口温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