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化生物炭量子点掺杂导电纤维电极制备及电强化微生物负载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58579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544461.0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一种功能化生物炭量子点掺杂导电纤维电极制备及电强化微生物负载中的应用。将BCQDs引入PA66中,BCQDs表面功能化形成的胺基能增加其与PA66的相容性;纳米级别的BCQDs有利于其在PA‑BC纤维丝表面均匀分散,提高纤维丝的导电能力;均匀分散的BCQDs作为微生物负载的有效位点,其良好的导电性能也可有效强化微生物电子传递过程,促进微生物代谢作用。将PA‑BC纤维丝制备成纤维电极作为功能微生物载体,通过改变运行条件,构建定向电强化功能菌群高效增殖体系。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可强化菌群内部微生物电子传递过程,促进该过程对降解特征污染物的选择性,实现该电强化体系对特征污染物的高效、低耗降解与矿化。

    一种Sc单原子桥连g-C3N4/MoSe2异质结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58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09467.2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Sc单原子桥连g‑C3N4/MoSe2异质结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Sc单原子引入具有二维片层结构g‑C3N4/MoSe2异质结界面间通过配位键形成单原子桥连异质结。Se‑Sc‑N桥连结构形成隧穿效应,能有效提高g‑C3N4/MoSe2异质结界面间电荷迁移速率;Sc单原子的非对称的配位环境还能有效的调控其d带中心位置,并形成表面驰豫现象,提高其对H2O2分子的吸附能力,并引起局域原子空间的变化,强化单原子桥连处异质结界面间的电子迁移能力,进而强化Sc位点活化H2O2结构能力,降低其向·OH转化的反应能垒,增加类芬顿催化活性。

    一种铋掺杂中空纳米球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产甲酸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8850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98692.1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铋掺杂多孔中空纳米球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电还原CO2产甲酸应用。以铋掺杂多孔中空纳米球电极为阴极,铂片电极为阳极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其特征在于,能在温和条件下还原二氧化碳高效产甲酸。本发明由于采用电化学还原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甲酸产量高且效果稳定。所采用的铋掺杂多孔中空纳米球电极具有CO2还原性能好、产甲酸电流效率高、甲酸产量高、使用寿命长、易于加工及廉价等优点。

    一种硫化锡铜电极的制备及其高效活化分子氧去除废水中抗生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298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853971.4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硫化锡铜电极的制备及其高效活化分子氧去除废水中抗生素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合成异质金属铜修饰的硫化锡催化剂,并通过气喷法将所述催化剂均匀喷涂在导电基底上,制备出CuSnS电极。利用此电极作为工作电极进行分子氧活化,用于废水中多种抗生素的去除。本发明的核心在于通过异质金属Cu对催化位点的有效调控,显著提升分子氧活化的反应动力学,并促使强氧化性羟基自由基高选择性生成,实现废水中多种抗生素降解效率达95%以上。本发明在绿色电化学水处理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有望克服传统芬顿技术所面临的铁泥产量过大等难题,推动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一种铁掺杂碳化聚蒽醌负载聚己二酰己二胺纤维填料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5831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544742.6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铁掺杂碳化聚蒽醌负载聚己二酰己二胺纤维填料制备及应用。通过在聚己二酰己二胺中引入C‑Fe‑PAQ,提高填料整体导电性;利用C‑Fe‑PAQ结构中氧化铁纳米颗粒表面存在的Fe(III)‑Fe(II)价态循环体系,强化微生物菌群中电子受体微生物与电子供体微生物间电子传递过程,结合碳化PAQ表面空位结构可提升微生物电子传递作用,促进菌群互营代谢作用和增殖过程;碳化的PAQ表面含氧官能团能够利用氢键作用和静电引力作用选择性的吸附表面带有对应特种官能团的功能微生物,进而形成对功能微生物的选择性富集和驯化。该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易于大规模化生产。

    一种电化学强化多级食物链型生物膜体系构建及其在医药废水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2667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44334.0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强化多级食物链型生物膜体系构建及其在医药废水中的应用,以P/F‑TiO2‑n多孔膜电极为基础构建穿透式电化学降解模块,与PA‑N‑rGO固定式纤维丝载体共同构建多级穿透式复合电化学‑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并应用于医药废水高风险物质深度净化。穿透式电化学降解模块也能够有效降解水中的抗性基因和难降解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体系的降解性能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因此该多级穿透式复合电化学‑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能够实现对医药废水的高效、低耗处理,同时有效减少剩余污泥的产生。

    一种生物捕食污水处理反应装置的填料布设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304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84459.2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捕食污水处理反应装置的填料布设优化方法。通过建立生物捕食污泥减量反应器中微生物食物网能量逸散效率E、生物群落多样性D与污染物去除率R的优化模型,确定三者最优条件下微生物食物网各营养级生物量,计算污水生物处理反应器中填料的布设量。按照计算结果布设的填料用量在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和污泥减量效果的同时,提高多级微生物食物网的耐冲击负荷能力,使受冲击的微生物食物网恢复到优化后的稳定状态,最终提高整个生物捕食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本发明的方法避免填料过度布设带来的浪费以及布设不足导致的系统低效、失稳等问题,显著提高生物捕食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率、污泥减量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