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废弃物联合堆肥逐步调节与控制的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8259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207438.3

    申请日:2011-0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16 Y02W30/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固体废弃物联合堆肥逐步调节与控制的系统与方法。该系统由厨余垃圾原料储存器、农作物废弃物原料储存器、调节原料罐、废气收集处理装置、混匀搅拌器、堆肥产物储存器、回用堆肥产物储存器、堆肥反应桶、通气装置、渗滤液收集装置、布气板构成。本发明的方法是将厨余垃圾堆肥,堆肥前加入粉煤灰与草木灰,堆肥后加入磷酸二氢钾与硫酸亚铁,当堆肥反应结束时,将堆肥产物转移收集,另有一部分堆肥产物转移至可回用堆肥产物储存器中,以作为后续堆肥的接种物。该方法积极利用工业废弃物,改善微生物活性,缩短堆肥稳定时间,提高厨余垃圾与农作物废弃物联合堆肥降解效率。

    一种促进厨余垃圾堆肥的复合添加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276359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206221.0

    申请日:2011-0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有机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促进厨余垃圾堆肥的复合添加剂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复合添加剂为粉煤灰、麦秸、尿素、硝酸铵、氯化镁组成的混合物。本发明的方法是将复合添加剂与厨余垃圾混合,然后在堆肥反应器内进行堆肥处理。复合添加剂及使用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厨余垃圾堆肥效果,抑制堆肥酸化,提高微生物活性,缩短稳定时间,达到更快的处理降解速率。

    一种汽车尾气三级处理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34253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94371.1

    申请日:2011-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4 Y02A50/2344 Y02C10/04 Y02T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属于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的汽车尾气三级处理装置及其分离方法。该处理装置由三元催化器、一级初处理装置、二级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处理装置和三级二氧化碳处理装置构成,其中,一级初处理装置为初级分离器,初级分离器中填充活性炭颗粒,二级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处理装置主要由光催化反应器构成,光催化反应器中填充二氧化钛,三级二氧化碳处理装置为二氧化碳分离器,二氧化碳分离器填充活性炭纤维,三元催化器、一级初处理装置、二级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处理装置和三级二氧化碳处理装置依次串联。汽车尾气经过本装置后即可实现尾气分离处理,从源头上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一种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综合修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8900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129619.9

    申请日:2011-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的一种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综合修复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由抽吸井、真空泵、汽水分离系统、油水分离系统、配药罐、注入泵、注入井、自动控制系统构成。本发明的方法结合真空抽吸与生物修复的优点,可对土壤中的自由相和高浓度气相污染物采取抽吸方法,同时又能对吸附于土壤的石油污染物采取表面活性剂强化的生物修复的方法加速其降解或转化迁移,从而提高原位土壤修复的修复效率,缩短工艺流程,降低修复成本,扩大了原位修复技术的适用范围。

    一种汽车尾气二氧化碳分离器及其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6420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130869.4

    申请日:2011-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08 Y02T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属于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的汽车尾气二氧化碳分离器及其分离方法。该分离器由三元催化器和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构成;二氧化碳吸收装置由尾气分离装置、二氧化碳吸收器、混合器构成;尾气分离装置的一条外接管道与二氧化碳吸收器相连通;尾气分离装置的另一条外接管道和二氧化碳吸收装置的外接管道汇合与混合器相连通。本发明采用廉价的活性炭纤维作为填充材料,提高了对汽车尾气中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并且降低了成本。本发明方法可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缓解了汽车尾气对温室效应的加剧影响。

    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复合人工生态床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2738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710606533.8

    申请日:2017-07-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复合人工生态床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主要由厌氧系统、多介质土壤处理系统、曝气好氧生化处理系统、表流人工湿地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四大系统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污水处理过程是通过厌氧系统的发酵、缺氧及好氧系统中各类细菌及微生物的脱氮除磷以及表流湿地系统水生植物的吸收来强化脱氮除磷。该系统通过微生物降解作用、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化学反应、植物吸收利用等过程,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氮磷类污染物。

    一种银氮掺杂多孔陶净水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65728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710480771.9

    申请日:2017-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氮掺杂多孔陶净水器,其包括由多孔陶组成的一级过滤系统和二级过滤系统,以及由天然麦饭石构成的三级过滤系统;所述二级过滤系统包括节能灯、反光板和银氮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负载的多孔陶,所述二级过滤系统的多孔陶的表面涂覆有银氮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并且,在所述二级过滤系统的多孔陶的底面涂覆有纳米银;所述一级过滤系统和所述二级过滤系统之间设有可伸缩挡板和水龙头;所述三级过滤系统的下方设有饮用水加热装置,以便提供热水。所述净水器采用三级过滤处理系统,大大提高出水水质,中间设有可伸缩挡板,可实现净水器的多功能使用,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

    一种微动力去除废水中抗生素的多介质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2338B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710494496.6

    申请日:2017-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动力去除废水中抗生素的多介质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废水预处理单元(1)、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处理单元(2)、湿地梯级处理单元(3)、微动力光催化处理单元(4)、全时段光照供给单元(5)、风光互补微动力单元(6);所述废水预处理单元依次与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处理单元、湿地梯级处理单元、微动力光催化处理单元相连;所述风光互补微动力单元分别与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处理单元、微动力光催化处理单元以及全时段光照供给单元相连。该系统创新采用多介质土壤层系统,通过对不同级多介质土壤子系统的布水层,通水层以及土壤混合模块层的组成和粒径进行优化选择,从而提升系统对抗生素类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能力。

    一种多功能陶罐过滤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61583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710481649.3

    申请日:2017-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陶罐过滤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多功能陶罐过滤装置包括镂空盖、外壳、扇叶支撑轴、扇叶和多孔过滤陶罐以及出水阀门;所述镂空盖与所述外壳配套,所述扇叶支撑轴上端连在所述镂空盖上,所述扇叶支撑轴下端与所述扇叶通过转动轴承相连接,所述多孔陶罐架在所述外壳上部,所述出水阀门位于所述外壳底端。所述多功能陶罐过滤装置的多孔陶罐具有过滤饮用水的作用,材料安全无害,成本较低,制备过程简单,便于操作。所述涂料可永久释放负离子,增加装置的负离子产生量。

    一种微动力去除废水中抗生素的多介质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233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94496.6

    申请日:2017-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动力去除废水中抗生素的多介质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废水预处理单元(1)、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处理单元(2)、湿地梯级处理单元(3)、微动力光催化处理单元(4)、全时段光照供给单元(5)、风光互补微动力单元(6);所述废水预处理单元依次与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处理单元、湿地梯级处理单元、微动力光催化处理单元相连;所述风光互补微动力单元分别与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处理单元、微动力光催化处理单元以及全时段光照供给单元相连。该系统创新采用多介质土壤层系统,通过对不同级多介质土壤子系统的布水层,通水层以及土壤混合模块层的组成和粒径进行优化选择,从而提升系统对抗生素类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