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稳定裕度的交直流互联系统稳定边界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5954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111109901.0

    申请日:2021-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稳定裕度的交直流互联系统稳定边界确定方法,属于交直流互联系统稳定分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交直流互联系统稳定分析方法,未考虑直流线路发生故障的具体影响,难以准确确定系统稳定边界和对交直流互联系统稳定情况进行准确分析的问题。方法包括:当检测到交直流互联系统发生直流线路故障,采集交直流互联系统的运行参数;根据采集的运行参数,得到系统加速能量、系统裕度能量和系统位置能量,进而得到稳定裕度指标;基于所述稳定裕度指标,得到交直流互联系统的稳定边界。该方法能够确定准确的稳定边界,进而能够使得控制系统在系统发生直流系统障碍时进行更及时的控制。

    基于动态能量梯度的直流受端系统暂态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4458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143458.7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动态能量梯度的直流受端系统暂态控制方法和装置,属于交直流互联系统暂态稳定控制领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应对传统直流输电系统出现的短路故障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在确定直流受端系统发生交流线路故障,且故障类型为三相短路或单相短路时,采集直流受端系统的运行参数;根据故障类型、直流受端系统的运行参数和预设动态能量梯度模型,确定梯度函数,梯度函数用于指示与逆向触发角相关的动态能量梯度;根据梯度函数和预设边界值,确定动态能量梯度的最小值;根据动态能量梯度的最小值,确定相应的逆向触发角;根据确定的逆向触发角,控制直流受端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直流受端系统的稳定性。

    一种并网直驱风电机组振荡主动阻尼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5957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616024.X

    申请日:2021-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网直驱风电机组振荡主动阻尼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对振荡频率变化场景下的并网直驱风电机组进行有效振荡抑制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基于多个子系统的互联模型构建电流内环控制子系统的存储能量函数、耗散能量函数、各子系统间的交互能量函数,进而建立并网直驱风电机组的能量反馈模型;当发生振荡时,获得锁相环子系统中锁相环的当前角频率,基于能量反馈模型调整无功外环控制子系统产生的电流内环q轴电流参考值,使存储能量函数值随时间递减,进而抑制振荡,在次同步频段、超同步频段内,无论振荡频率如何变化,该方法均能对振荡进行实时、高效抑制,保证并网直驱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一种并网直驱风电机组振荡主动阻尼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5957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110616024.X

    申请日:2021-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网直驱风电机组振荡主动阻尼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对振荡频率变化场景下的并网直驱风电机组进行有效振荡抑制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基于多个子系统的互联模型构建电流内环控制子系统的存储能量函数、耗散能量函数、各子系统间的交互能量函数,进而建立并网直驱风电机组的能量反馈模型;当发生振荡时,获得锁相环子系统中锁相环的当前角频率,基于能量反馈模型调整无功外环控制子系统产生的电流内环q轴电流参考值,使存储能量函数值随时间递减,进而抑制振荡,在次同步频段、超同步频段内,无论振荡频率如何变化,该方法均能对振荡进行实时、高效抑制,保证并网直驱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一种虚拟同步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5957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989148.2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同步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及系统,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无法解决虚拟同步双馈风机中次同步振荡的问题。方法包括:采集虚拟同步双馈风机的运行数据;基于所述运行数据,得到虚拟同步双馈风机增加附加能量支路前的能量耗散率和增加附加能量支路后的能量耗散率变化量,进而得到虚拟同步双馈风机的总能量耗散率;以增加附加能量支路后的能量耗散率变化量小于0、且所述总能量耗散率取最小值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建立控制参数优化模型,确定各附加能量支路的控制参数,并启用参数确定后的各附加能量支路,实现虚拟同步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

    一种基于稳定裕度的交直流互联系统稳定边界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5954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1109901.0

    申请日:2021-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稳定裕度的交直流互联系统稳定边界确定方法,属于交直流互联系统稳定分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交直流互联系统稳定分析方法,未考虑直流线路发生故障的具体影响,难以准确确定系统稳定边界和对交直流互联系统稳定情况进行准确分析的问题。方法包括:当检测到交直流互联系统发生直流线路故障,采集交直流互联系统的运行参数;根据采集的运行参数,得到系统加速能量、系统裕度能量和系统位置能量,进而得到稳定裕度指标;基于所述稳定裕度指标,得到交直流互联系统的稳定边界。该方法能够确定准确的稳定边界,进而能够使得控制系统在系统发生直流系统障碍时进行更及时的控制。

    一种风电系统经柔直外送的振荡传导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4466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1032127.8

    申请日:2021-0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系统经柔直外送的振荡传导路径确定方法,属于风力发电系统技术领域,用以探明系统产生振荡的具体诱因及内部的详细动态特性。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风电系统经柔直外送振荡时,采集柔直换流器、网侧变流器滤波电感出口的电压,流过柔直换流器、网侧变流器的电流,以及,网侧变流器锁相环的相角;基于所采集的信息获取每一控制子系统的动态能量流非周期分量;基于动态能量流非周期分量的正负性确定对应于每一控制子系统的能量汇聚点的流入、流出路径;整合全部能量汇聚点的流入、流出路径确定为振荡传导路径;风电系统经柔直外送包括:柔直内环d/q轴子系统、柔直外环d/q轴子系统、网侧内环d/q轴子系统及直流环节子系统。

    基于虚拟接地电阻的高压直流线路纵联保护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1786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426274.1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虚拟接地电阻的高压直流线路纵联保护方法及系统,属于继电保护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耐过渡电阻能力差、区外故障时易误动的问题,一种基于虚拟接地电阻的高压直流线路纵联保护方法,包括:交直流混联系统在发生故障后一个换相周期内,获取所述换流器的导通状态信息以及所述换流器所属一侧电路的特性参数;根据所述导通状态信息和所述特性参数,确定所述电路的特征频率;根据所述特征频率和所述特性参数,确定虚拟接地电阻;根据所述虚拟接地电阻,确定故障区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故障判断结果的可靠性和灵敏性。

    一种虚拟同步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5957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110989148.2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同步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及系统,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无法解决虚拟同步双馈风机中次同步振荡的问题。方法包括:采集虚拟同步双馈风机的运行数据;基于所述运行数据,得到虚拟同步双馈风机增加附加能量支路前的能量耗散率和增加附加能量支路后的能量耗散率变化量,进而得到虚拟同步双馈风机的总能量耗散率;以增加附加能量支路后的能量耗散率变化量小于0、且所述总能量耗散率取最小值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建立控制参数优化模型,确定各附加能量支路的控制参数,并启用参数确定后的各附加能量支路,实现虚拟同步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

    一种风电系统经柔直外送的振荡传导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4466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111032127.8

    申请日:2021-0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系统经柔直外送的振荡传导路径确定方法,属于风力发电系统技术领域,用以探明系统产生振荡的具体诱因及内部的详细动态特性。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风电系统经柔直外送振荡时,采集柔直换流器、网侧变流器滤波电感出口的电压,流过柔直换流器、网侧变流器的电流,以及,网侧变流器锁相环的相角;基于所采集的信息获取每一控制子系统的动态能量流非周期分量;基于动态能量流非周期分量的正负性确定对应于每一控制子系统的能量汇聚点的流入、流出路径;整合全部能量汇聚点的流入、流出路径确定为振荡传导路径;风电系统经柔直外送包括:柔直内环d/q轴子系统、柔直外环d/q轴子系统、网侧内环d/q轴子系统及直流环节子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