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67809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243701.9
申请日:2012-07-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1V29/00 , F21Y10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热流密度电子元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功率LED散热器,圆柱形的导热腔的外壁上水平固接4~16片圆环形的翅片,每片翅片上同轴固接一个发散式振荡流热管,发散式振荡流热管的加热段穿过导热腔的外壁置于导热腔的腔体内,发散式振荡流热管与导热腔的外壁密封固接,圆形的LED基座同轴固接在导热腔的下端面上,LED芯片固接在LED基座的中心,导热腔为密闭容器,导热介质充填于导热腔内。本发明通过发散式振荡流热管与充填低沸点导热介质或导热油的导热腔的联合运行,将LED产生的热量及时释放,为一种高效、轻便、美观的新型的大功率LED散热器,适用于高热流密度的电子元件的散热,尤其适用于大功率LED?的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00402944C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610011153.1
申请日:2006-01-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4J2/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屋顶式振荡流热管太阳能热水器,属于太阳能热水器技术领域。包括:振荡流热管集热板、集热板联箱、储热水箱、透明玻璃钢盖板、吸热板、隔热层、外壳、给水、排水管道与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集热板(1)由3~50组振荡流热管组成,振荡流热管(4)的加热端置于吸热板(6)上,并与吸热板紧密接触,热管的冷却端放置在集热板联箱(2)中,集热板上部做成坡形屋顶形状,集热板下部弯曲成圆弧状进入集热板联箱(2),集热板联箱(2)位于集热板(1)下部并被集热板遮挡,与集热板联箱相连的储热水箱(3)置于集热板(1)后。优点在于:重量轻、易于满足各种建筑物屋面的承重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734942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209121.8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太阳能热电联供能源系统,包括振荡流热管散热太阳能光电池发电装置、振荡流热管集热太阳能热水装置、用户供电系统和用户热水系统。本发明中,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振荡流热管从高温太阳能光电池板背面吸收热量,使光电池板温度降低,光电转换效率显著提高,保证光电池板稳定运行和对外供电;太阳能热水装置利用振荡流热管集热装置吸收光热加热热水水箱内的水;太阳能发电装置中的太阳能光电池板冷却水循环装置与太阳能热水装置中的热水循环装置构成密闭的冷却水循环回路进行热交换,利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在光照下产生的热量。本发明实现了用户的利用太阳能热电联供要求,适用于单个用户或集体用户供电供热。
-
公开(公告)号:CN101907414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238856.4
申请日:2010-07-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8D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 F28D15/027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蒸发换热联接段的组合式振荡流热管。初级振荡流热管的冷凝端和次级振荡流热管的蒸发端均置于蒸发换热联接段内分别水平固接在蒸发换热联接段的下部和上部,蒸发换热联接段内抽真空充填工作液后密封,工作液浸没初级振荡流热管的冷凝端,构成振荡流热管组合单元,1~3级振荡流热管组合单元串联组成带蒸发换热联接段带蒸发换热联接段的组合式振荡流热管。振荡流热管组合单元的初、次级振荡流热管也可由2~5支振荡流热管并联构成。通过振荡流热管的串联组合达到延长热传输距离的目的,并联组合达到扩展散热面积的目的,显著改善振荡流热管传热能力。本发明适用于高效紧凑换热器、工业余热回收、太阳能热利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734942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09121.8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4J2/00 , F24J2/32 , F24J2/46 , H02N6/00 , H01L31/0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太阳能热电联供能源系统,包括振荡流热管散热太阳能光电池发电装置、振荡流热管集热太阳能热水装置、用户供电系统和用户热水系统。本发明中,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振荡流热管从高温太阳能光电池板背面吸收热量,使光电池板温度降低,光电转换效率显著提高,保证光电池板稳定运行和对外供电;太阳能热水装置利用振荡流热管集热装置吸收光热加热热水水箱内的水;太阳能发电装置中的太阳能光电池板冷却水循环装置与太阳能热水装置中的热水循环装置构成密闭的冷却水循环回路进行热交换,利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在光照下产生的热量。本发明实现了用户的利用太阳能热电联供要求,适用于单个用户或集体用户供电供热。
-
公开(公告)号:CN100467395C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610165530.7
申请日:2006-12-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化工环保技术领域的一种通过梯度磁场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方法及装置。其产生梯度磁场的装置是在具有V型开口的导磁体的V型槽的底部镶嵌永磁体或电磁铁。所述通过梯度磁场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方法是将水处理容器放置在产生梯度磁场的V型槽中,利用氧气是一种典型的顺磁性介质,在梯度磁场中会受到磁场的吸引,当其浓度不均匀时,会受到不均匀的Kelvin磁场力的作用,从而驱动水表面的空气产生宏观流动,提高氧气在水中溶解度。该装置不需机械运动部件,无噪声,节能降耗。
-
公开(公告)号:CN100402945C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610011156.5
申请日:2006-01-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4J2/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遮阳式振荡流热管太阳能热水器,属于太阳能热水器技术领域。包括:振荡流热管集热板、集热板联箱、储热水箱、透明玻璃钢盖板、吸热板、隔热层、外壳、给水、排水管道与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集热板(1)由3~50组振荡流热管组成,振荡流热管(4)的加热端置于吸热板(6)上,并与吸热板紧密接触,热管的冷却端放置在集热板联箱(2)中,集热板为遮阳式外形,其安装角度依太阳入射角度的变化逆行调节,集热板联箱(2)位于集热板(1)下部并被集热板遮挡,与集热板联箱相连的储热水箱(3)置于集热板(1)后。优点在于:重量轻、易于满足各种建筑物屋面的承重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793751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610011156.5
申请日:2006-01-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4J2/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屋顶式振荡流热管太阳能热水器,属于太阳能热水器技术领域。包括:振荡流热管集热板、集热板联箱、储热水箱、透明玻璃钢盖板、吸热板、隔热层、外壳、给水、排水管道与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集热板(1)由3~50组振荡流热管组成,振荡流热管(4)的加热端置于吸热板(6)上,并与吸热板紧密接触,热管的冷却端放置在集热板联箱(2)中,集热板上部做成坡形屋顶形状,集热板下部弯曲成圆弧状进入集热板联箱(2),集热板联箱(2)位于集热板(1)下部并被集热板遮挡,与集热板联箱相连的储热水箱(3)置于集热板(1)后。优点在于:重量轻、易于满足各种建筑物屋面的承重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793750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610011153.1
申请日:2006-01-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4J2/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屋顶式振荡流热管太阳能热水器,属于太阳能热水器技术领域。包括:振荡流热管集热板、集热板联箱、储热水箱、透明玻璃钢盖板、吸热板、隔热层、外壳、给水、排水管道与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集热板(1)由3~50组振荡流热管组成,振荡流热管(4)的加热端置于吸热板(6)上,并与吸热板紧密接触,热管的冷却端放置在集热板联箱(2)中,集热板上部做成坡形屋顶形状,集热板下部弯曲成圆弧状进入集热板联箱(2),集热板联箱(2)位于集热板(1)下部并被集热板遮挡,与集热板联箱相连的储热水箱(3)置于集热板(1)后。优点在于:重量轻、易于满足各种建筑物屋面的承重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632441A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申请号:CN200510001979.5
申请日:2005-01-1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33 , F28D15/0266 , F28F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截面强化自激振荡流热管传热的方法,采用变截面结构来强化自激振荡流热管的换热性能。自激振荡流热管采用两种大小不同的管径,其管直径在0.5mm~5.0mm范围内变化和组合,交替布置,以构成变截面的自激振荡流热管,使管内流体在加热端受热后沿较大的管径快速膨胀,并流向冷凝端;而在冷凝端冷凝后的液体则沿着较细管道流回加热端;由于大小管径的曲率半径不同,其液膜产生的表面张力也不同,由此获得的附加循环动力。本发明采用异形断面结构型式也可以为椭圆形、螺旋形、楔形或不规则形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传热效率高,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