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露天矿边坡的孔间延期时间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7640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64500.6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保护露天矿边坡的孔间延期时间计算方法,涉及爆破工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不同爆心距的露天矿边坡爆破地震波主振频率样本集;计算不同爆心距的露天矿边坡爆破地震波主振频率样本集的平均值;采用Bootstrap方法对不同爆心距的露天矿边坡爆破地震波主振频率样本进行重复抽样模拟;获得不同爆心距的爆破地震波主振频率总体均值置信区间;根据不同爆心距的爆破地震波主振频率总体均值置信区间的交集确定主振频率区间,并将该主振频率区间内的整数频率作为优势频率;根据优势频率和孔间延期时间计算公式确定孔间最佳延期时间。本发明可降低矿山爆破对露天矿边坡的振动影响。

    一种高效油页岩破碎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6479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42227.2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油页岩破碎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分离部、连接部、以及分离入口装置;其中在所述分离部、连接部、以及分离入口装置内分别设置有固定格栅;其中在所述分离部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格栅适配的可移动格栅;其中所述可移动格栅通过驱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格栅升降调节或摆动调节。其中通过分离装置中可移动格栅的上下往复运动,可以对油页岩块体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其层理面方向与格栅方向平行。在经过连接装置,进入分离入口装置,使油页岩块体的层理面与颚式破碎机压缩方向平行。这样在破碎过程中,油页岩便会沿着层理面破碎,更容易破碎成较小的块度。从而简化破碎流程,减少破碎能量消耗。

    一种露天转地下矿山覆盖层分层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50967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05934.4

    申请日:2015-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22 E21C41/30

    Abstract: 一种露天转地下矿山覆盖层分层控制方法,根据覆盖层分层控制理论,将结构稳定的整体下移层作为渗漏平衡层;将流动层作为覆盖层损失控制层;整体下移层位于流动层的上部,流动层与矿石层衔接;依据排储平衡条件和漏风控制要求确定渗漏平衡层厚度;依据放矿椭球体高度确定损失控制层。覆盖层总厚度为渗漏平衡层厚度与损失控制厚度之和。可以结合实际需要提高覆盖层结构调整的针对性,有利于覆盖层系统理论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建立渗透平衡层厚度和损失控制层厚度的确定方法,从而确定覆盖层的合理厚度,同时整体下移层和流动层联合起到预防、缓解冲击地压灾害和防寒保暖的作用,具有防透水、防泥石流、防漏风、防寒保暖、防贫化、防冲击地压的功能。

    一种固定式异型聚能爆破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593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42186.7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式异型聚能爆破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工程爆破领域。本发明由PVC材料制作而成,包含支脚、聚能凹槽和聚能孔几部分。其优点是:将其放入炮孔中后,可以通过支脚将聚能装置有效的固定于炮孔中间位置,使聚能凹槽两侧的补偿空间均匀分布,这能够使其在不耦合聚能爆破中更好的控制聚能方向,均匀有效的利用补偿空间,提升不耦合聚能爆破效果。同时,设置异型聚能凹槽,起到聚能叠加的效果。并在聚能凹槽上设置聚能孔,进一步增加聚能效果。本发明应用广泛,不仅可以提高隧道掌子面和台阶平台的平整度,还可以应用于掏槽爆破,提高掏槽效率。

    利用岩块台阶翻卸回填形成露天转地下覆盖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70284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906141.4

    申请日:2015-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22 E21C41/30 E21C41/32

    Abstract: 一种利用岩块台阶翻卸回填形成露天转地下覆盖层的方法,该覆盖层是利用岩块的高台阶一次翻卸分级规律,根据覆盖层的技术要求,确定整体下移层和流动层的结构和厚度,控制回填材料的整体粒度构成及回填台阶的高度,由回填台阶的高度决定自然分级中岩块粒度沿覆盖层厚度方向的分布规律,由回填台阶的高度控制覆盖层的结构使其具有防止漏风、迟滞地表汇水深入井下、防冬季井下热能损失的功能。其显著效果在于:一是简化了生产工艺,覆盖层形成周期较短,形成速度快;二是有利于降低总运输功,成本相对较低;三是不仅实现了覆盖层分层结构,而且有利于实现在流动层的减少损失贫化作用和整体下移层对漏风和漏水的控制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