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过鱼设施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7055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825823.0

    申请日:2019-09-03

    Inventor: 郭文献 王鸿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过鱼设施,在拦河坝体背水侧靠近坝肩的位置设置有提升通道,提升通道以坝体为主体建立两侧壁垒,两侧壁垒内围成的半封闭区域内设置诱鱼设备,在提升通道封闭区域靠近坝体一侧的内层设置有封闭的竖井,保持竖井内具有高水位;竖井远离坝体的外侧井壁中设置滑轨系统,当鱼池被提升至竖井顶部时通过泄水机构将鱼池放水至坝体上游。本发明设计合适的浮体体积并计算浮体浮力与整体重力接近时,只需要很少的提升驱动力即可实现驱动,从而能够实现小动力驱动的效果,其结构简单可靠,更可实现循环高效过鱼。

    考虑下游农业作物适宜生长的水库生态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919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910171150.1

    申请日:2019-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下游农业作物适宜生长的水库生态调度方法,根据库区特定作物生长期跟踪监测资料统计建立特定作物生长适合度模型。然后对水库排水主管道进行分类改造和控制,再根据各排水主管与种植区域高度差,在相应的低水位排水主管上安装水泵和在高水位排水主管安装电磁阀或水泵,以及在各库区种植区域的排水支管上分别安装电磁阀或水泵,控制不同排水主管的水泵或电磁阀开度,实现排水总管水温和流量控制。本发明根据作物不同生长周期的最佳温度和湿度调节参数,实现由水库不同梯度不同水温通过调控后向种植区域内注入,进而调控种植区域作为生长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目的。通过水库资源进行种植作物生态调度的作用。

    雨洪资源化利用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8554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726927.6

    申请日:2019-08-07

    Inventor: 郭文献 王鸿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洪资源化利用方法与系统,将城市地域划分为多个独立子区域,适合改造的子区域通过人工改造为生态蓄水区域,在适合改造的子区域地势较低位置建立沉降蓄水池,不适合改造的区域通过设置过流通道,将其连通于相邻生态蓄水区域直至连通于具有沉降蓄水池的生态蓄水区域内,过流通道是指相邻区域之间的地表或地下建立人造水流疏浚通道,通过地表径流或地下汇流暗管汇流的方式引流至相应沉降蓄水池,本发明能够结合各城市现状改造,无论城市改造程度如何,都能将目前适合改造的区域列为生态蓄水区域的改造区域,并配合生态蓄水区域的多项功能,进行有效改造和雨水资源化利用,使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率不断得到提高。

    城市河道生态提防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6124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828791.X

    申请日:2019-09-03

    Inventor: 王鸿翔 郭文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河道生态提防,在原有河道提防之外的适当低洼区域,通过在低洼区域周围围建新的提防,使原有河道提防和扩建提防之间形成新水域;河道与联河水域之间的部分提防被改造形成改建提防,在河道内且与改建提防对应的位置修建拦河浅坝,位于拦河浅坝上游和下游位置的改建提防底部,分别开设有连通河道和联河水域的通道,各通道的高度分别低于拦河浅坝的高度;本发能够实现在常年大多数降水少的月份或枯水期,实现河道与联河水域通过过滤引出通道和过滤引入通道实现互通,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建设需求,在少数洪水期时,实现河道与联河水域通过底部的过滤引出通道、过滤引入通道和顶层的引洪通道实现互通,达到消洪功能。

    生态过鱼设施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7055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825823.0

    申请日:2019-09-03

    Inventor: 郭文献 王鸿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过鱼设施,在拦河坝体背水侧靠近坝肩的位置设置有提升通道,提升通道以坝体为主体建立两侧壁垒,两侧壁垒内围成的半封闭区域内设置诱鱼设备,在提升通道封闭区域靠近坝体一侧的内层设置有封闭的竖井,保持竖井内具有高水位;竖井远离坝体的外侧井壁中设置滑轨系统,当鱼池被提升至竖井顶部时通过泄水机构将鱼池放水至坝体上游。本发明设计合适的浮体体积并计算浮体浮力与整体重力接近时,只需要很少的提升驱动力即可实现驱动,从而能够实现小动力驱动的效果,其结构简单可靠,更可实现循环高效过鱼。

    河道近自然生态堤岸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1688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232435.1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近自然生态堤岸,以河道边坡土层为基础修整形成边坡土基层作为基础,边坡土基层包含沿河道方向延伸的斜面、底部立面和上部平面,在边坡土基层的上部平面、斜面和底部立面铺设土工膜。本发明通过在表层土壤层底部增设上下贯穿的纤维层和上下贯穿的砾石料渗滤层,利用砾石料渗滤层将收集的雨水通过渗滤方式收集至底部的积水区内以利于储水,在雨季该堤岸能够收集足够多的雨水资源储存。在确保河道护坡底层有充足水资源的调节下,能够顺利实现自然生态改造目的。

    河流或水库生态清淤装置和生态清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4455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0825730.8

    申请日:2019-09-03

    Inventor: 王鸿翔 郭文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或水库生态清淤装置和生态清淤系统,河道护坡从下而上依次包括底层生态护坡、马道、上层生态护坡和河边道路,在所述马道上沿河道方向铺设轨道,在轨道上安置牵引车和淤泥处理箱,牵引车驱动淤泥处理箱沿轨道前进,同时在所述河边道路有淤泥运输车,淤泥运输车含有载泥车箱。本发明生态清淤装置的结构简单,依靠行走轮在河床运动和依靠牵引机构驱动前进,容易实施,成本较低,维护量小。施工效率很高,而且设备可以长期留置于马道上合适区域,在施工时引出设备即可。

    一种城市河道雨洪资源调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58099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0156487.5

    申请日:2019-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河道雨洪资源调控系统,河堤一侧或两侧护坡表层自外向内依次有透水铺装层、植被土层和纤维层构成表层单元,表层单元的透水铺装层的透水孔内种植植被;表层单元上部的底部铺设砾石料渗滤层,表层单元的中部分布有梯级生物滞留净化池,在梯级生物滞留净化池的内层下方和表层单元的内层下方铺设大面积砾石料渗滤层,位于该大面积砾石料渗滤层的底部开设有清水暗渠用于积蓄过滤雨水。本发明可通过多种途径收集雨洪资源,可实现多种途径几乎全部接收利用雨洪资源。

    河道近自然生态堤岸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1688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232435.1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近自然生态堤岸,以河道边坡土层为基础修整形成边坡土基层作为基础,边坡土基层包含沿河道方向延伸的斜面、底部立面和上部平面,在边坡土基层的上部平面、斜面和底部立面铺设土工膜。本发明通过在表层土壤层底部增设上下贯穿的纤维层和上下贯穿的砾石料渗滤层,利用砾石料渗滤层将收集的雨水通过渗滤方式收集至底部的积水区内以利于储水,在雨季该堤岸能够收集足够多的雨水资源储存。在确保河道护坡底层有充足水资源的调节下,能够顺利实现自然生态改造目的。

    河道淤泥疏浚处理系统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80159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10309356.6

    申请日:2019-04-17

    Inventor: 郭文献 王鸿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淤泥疏浚处理系统,在河道上下游段之间的适当区域修建梯形坡,并在梯形坡下缘砌筑漫水坝体,漫水坝体底部设置过流通道,漫水坝体与梯形坡面之间存在的横向区间为滤水区,滤水区经过过流通道与河道下游连通,滤水区上侧横向设置支撑层并铺设砂砾石滤水材料构成淤泥沉积区,本发明能实现淤泥积累和定期收集,改造成不低,人工操作时的工作量较小,可实现自动化淤泥疏浚作业。采用并列多个淤泥收集塔时能够提高淤泥的干燥效率和干燥程度,从而可以提高淤泥的疏浚频率,也可以实现无需人为干预即可自动工作,节省人力资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