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堤管道减震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3240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010872693.9

    申请日:2020-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堤管道减震结构,包括布置在堤防内部的减震箱涵组,还包括固定镇墩和管道,所述减震箱涵组的前后两端均延伸出堤防,并封堵连接有固定镇墩,固定镇墩内设有与减震箱涵组相连通的管道通道,所述管道铺设于减震箱涵组内部的穿管通道内,所述管道包括管道本体和包裹在管道本体外的缓冲层;本发明结构独特、减震效果好、施工方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管道在正常运作时振动会造成管土分离现象引起不均匀沉降,使管道发生变形造成穿堤管道的渗漏,危害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堤防安全的问题。

    一种提高引水隧洞结构安全性能的防护构架

    公开(公告)号:CN11557330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47136.6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引水隧洞结构安全稳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引水隧洞结构安全性能的防护构架,包括管道主体、内张钢圈层和环氧树脂层,本发明主要用于用于引水隧洞中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拼接后形成的管道主体,结构独特新颖、稳定效果好,管道是由多组六边形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拼接而成,管道与内张钢圈层的中间加入环氧树脂层作为粘结剂,让环氧树脂层填满内张钢圈层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环氧树脂层也可以对内张钢圈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并且防止内张钢圈层和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发生位移,影响整体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引水隧洞穿越埋深较大、不良地质和围岩材料时造成管片与管片之间出现裂缝现象引起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一种驱除螺类生物的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8016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01949.8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设施和农田作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除螺类生物的方法,包括用以发射特定电磁波段的电磁波发生装置、用以释放生物信息素的信息素释放装置和用以处理螺类生物的无害化处理装置,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对水利设施或农田中的螺类生物进行驱除,适用性强,生态环保、造价低廉,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不影响水利工程设施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达到驱除螺类生物来保障水利工程设施正常运行和农作物正常生长的目的,解决了目前螺类生物会对水利工程设施造成的消极影响和农作物因螺害而染病减产的问题,补齐了水利工程设施和农业生产在螺害问题上的短板。

    一种提高引水隧洞结构安全性能的防护构架

    公开(公告)号:CN11557330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1147136.6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引水隧洞结构安全稳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引水隧洞结构安全性能的防护构架,包括管道主体、内张钢圈层和环氧树脂层,本发明主要用于用于引水隧洞中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拼接后形成的管道主体,结构独特新颖、稳定效果好,管道是由多组六边形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拼接而成,管道与内张钢圈层的中间加入环氧树脂层作为粘结剂,让环氧树脂层填满内张钢圈层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环氧树脂层也可以对内张钢圈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并且防止内张钢圈层和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发生位移,影响整体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引水隧洞穿越埋深较大、不良地质和围岩材料时造成管片与管片之间出现裂缝现象引起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一种水利施工管道对接检测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1782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04644.X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施工管道对接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罩、提拉锁止机构和检测模块,所述检测罩包括弧形内罩壳和弧形外罩壳,所述内罩壳内弧直径尺寸与待检管道外环直径尺寸相匹配,且内罩壳的内弧面匹配设有法兰卡槽;所述外罩壳包括对称设置在内罩壳左右两侧的翼罩,翼罩包括与外罩壳同轴心设置的弧形板,弧形板同轴心转动安装在相邻侧内罩壳的外弧面上,且两翼罩的弧形板通过提拉锁止机构能够锁固在一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水利施工管道对接检测装置,实现管道连接质量的现场快速检验,有效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水利设施安全可靠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