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000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44302.6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抢险动力锚的可视化侵彻试验系统,包括弹力发射模块、透视侵彻模块、图像采集模块、锚固力测试模块和在线数据处理模块,弹力发射模块、透视侵彻模块和锚固力测试模块自左向右依次设置在同一个基座上,弹力发射模块用于将连接有锚索的锚体强力侵彻到透视侵彻模块内,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锚体侵彻运动轨迹,锚固力测试模块用于测试牵拉锚索将锚体从透视侵彻模块内拉出的拉力数据。本发明以可视化侵彻为核心,利用图像识别、设备远端控制等技术,集侵彻与拉拔测试两大功能为一体,实现对侵彻过程、界面效应、锚固力进行深入研究;本发明为江河堤防溃口抢险新技术提供火箭钻地锚设计的关键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746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973681.9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潜嵌式示踪的堤坝根石走失监测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河流堤坝监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丁坝根石台所在区域的河面的监控视频;对监控视频进行目标识别,识别出监控视频是否存在与填充的示踪体颜色匹配的目标示踪体;当监控视频中存在与填充的示踪体颜色匹配的目标示踪体时,通过流场实时测量系统获取河面的当前水流速度;基于目标示踪体在监控视频中首次出现的位置、河面的当前水流速度以及目标示踪体的扰流阻力系数,反演出目标示踪体在丁坝根石台的填充位置以便确定出当前走失根石所对应的走失位置。本发明公开的方法、装置及介质可实现丁坝根石走失情况的实时监测,避免出现由于大量根石走失而导致丁坝出现险情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286072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910554826.5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风沙输移动态量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实践得到若干的风沙图像和对应的风沙浓度,计算风沙图像的特征值,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到风沙图像的特征值与风沙浓度的关系;S2:通过图像采集技术和风速采集技术采集得到要测量位置的风沙图像和该位置的风速;S3:提取要测量位置的风沙图像的特征值,并根据步骤S1中的风沙图像的特征值与风沙浓度的关系得到要测量位置的风沙浓度;S4:根据要测量位置的风沙浓度和该位置的风速测算出该位置的单位时间的风沙输移量。本发明应用图像采集设备对不同浓度风沙进行图像采集,并分析风沙图像获取风沙浓度,巧妙地化解了传统接触式风沙浓度测量方法的缺陷和效率低下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1161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0224344.6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E02B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堰结合型生态鱼道过渡段及其设计方法,所述过渡段为水深递减、顶宽递增、底宽递减的梯形边坡明渠,过渡段沿程设置多级潜堰;所述潜堰顶宽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加,潜堰底宽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潜堰堰高从过渡段上游至下游阶梯型降低;所述潜堰的底部设置有过鱼孔。本发明利用溢流堰与孔口不同的过流特点,创新地设计孔堰结合型生态鱼道过渡段,实现了上部过水、下部过鱼、控制流速、保持鱼道生态特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21116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631772.8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大型明渠不停水修复施工用的吸附式水下空间站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穹拱,穹拱的两侧面底部分别安装有侧翼,侧翼上安装有真空吸盘阵,真空吸盘阵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穹拱上表面安装有气囊,穹拱内部设置有抽水泵组件;所述穹拱底面边缘固设有密封止水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优点为:1.采用轻型穹拱结构,满足单元结构的抗压强度,通过真空吸盘阵的巨大真空吸附力有效增强水下空间站的抗浮稳定性;2.通过设置气囊,结合通过控制真空吸盘阵的真空度来进行空间站的整体水下快速沉降与移动;3.本发明能形成三种类型空间站;4.真空吸盘阵设置在穹拱侧边的侧翼上,将整个结构的受力均匀分散在护翼上,减少对明渠衬砌板结构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92903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18527.3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抢险动力锚动水侵彻试验系统,包括动床及动水循环模块、动力锚发射模块、动力锚拉拔模块、视频采集模块和辅助照明模块;动床及动水循环模块模拟溃口水流及河床边界,动力锚发射模块用于将动力锚强力侵彻到动床及动水循环模块内,视频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动力锚侵彻运动轨迹,动力锚拉拔模块用于测试将动力锚从动床及动水循环模块内拉出的拉力数据,辅助照明模块设置向动床及动水循环模块内部提供均匀光线的照明。本发明以侵彻发射模块为核心、以大型循环水槽为基础,利用图像识别、多工况冷发射等技术,集动水侵彻与锚体拉拔两大功能为一体,在动水环境下实现对锚体侵彻过程、界面效应、锚体偏移量、锚固力测试的实时观测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141161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24344.6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E02B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堰结合型生态鱼道过渡段及其设计方法,所述过渡段为水深递减、顶宽递增、底宽递减的梯形边坡明渠,过渡段沿程设置多级潜堰;所述潜堰顶宽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加,潜堰底宽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潜堰堰高从过渡段上游至下游阶梯型降低;所述潜堰的底部设置有过鱼孔。本发明利用溢流堰与孔口不同的过流特点,创新地设计孔堰结合型生态鱼道过渡段,实现了上部过水、下部过鱼、控制流速、保持鱼道生态特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28607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54826.5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风沙输移动态量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实践得到若干的风沙图像和对应的风沙浓度,计算风沙图像的特征值,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到风沙图像的特征值与风沙浓度的关系;S2:通过图像采集技术和风速采集技术采集得到要测量位置的风沙图像和该位置的风速;S3:提取要测量位置的风沙图像的特征值,并根据步骤S1中的风沙图像的特征值与风沙浓度的关系得到要测量位置的风沙浓度;S4:根据要测量位置的风沙浓度和该位置的风速测算出该位置的单位时间的风沙输移量。本发明应用图像采集设备对不同浓度风沙进行图像采集,并分析风沙图像获取风沙浓度,巧妙地化解了传统接触式风沙浓度测量方法的缺陷和效率低下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138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91816.5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7/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浮移反演的堤坝走失根石位置探测方法,包括:通过构建垂向悬浮实验模型获取PU高聚物作为走失根石在水流作用下的悬浮速度与绕流阻力系数,通过构建丁坝水槽模型获取所述走失根石在水流作用下的上浮点坐标、水流流速、水深和来流角度;基于力学平衡方程建立利用走失根石的浮移反演理论数学模型;基于浮移反演理论数学模型确定若干修正系数,从而确定浮移反演数学模型的修正系数;基于修正系数,所述绕流阻力系数与根石浮体形状之间的关系,堤坝走失根石的浮体形状,水深,水流流速,水的密度,堤坝走失根石的密度以及来流角度构建浮移反演数学模型;根据浮移反演数学模型确定堤坝走失根石的位置。本申请能够精准的确定堤坝走失根石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58750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710726215.5
申请日:2017-08-22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箭钻地锚,包括弹头、二次触发扩张锚机构部分、火箭发动机部分和防扭陀螺体,弹头的尾部与二次触发扩张锚机构部分的头部固定连接,二次触发扩张锚机构部分的尾部与火箭发动机部分的头部固定连接,火箭发动机部分的尾部与防扭陀螺体的头部固定连接,防扭陀螺体的尾部与地下锚索连接;弹头外壳、扩张锚外壳和火箭发动机外壳的外表面上局设置有双螺旋切削翼。本发明利用火箭推力强劲的技术优势,可使锚体钻地深,在土体内快速形成生根据点,再结合尾部锚索与岸上固定桩相连,在锚索上悬挂抛投物进行滑投可快速使抛投物在口门处稳定生根,不被水流冲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