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革污泥-粉煤灰复合水泥基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6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16450.5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革污泥‑粉煤灰复合水泥基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制革污泥‑粉煤灰复合水泥基再生混凝土按照质量份数由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制革污泥、碱性活化剂、细骨料、双粒级再生粗骨料以及水组成。细骨料为天然中河砂;双粒级再生粗骨料由4.75~9.5mm、9.5~19.5mm的处理后废弃混凝土路面按照1:2的比例混合得到。碱性活化剂由硅酸钠溶液和NaOH混合得到。本发明采用制革污泥和粉煤灰部分取代水泥,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再生混凝土,并添加碱激发剂,改善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提高了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

    粗糙集理论-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80751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0999085.1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粗糙集理论-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结构。该粗糙集理论-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结构采用粗糙集理论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约简,确定关键影响因素,并将确定的关键影响因素作为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因素,循环神经网络通过隐含层相互连接的方式完成数据的预测。能够保留数据中隐含的历史信息,与一般循环神经网络相比,具有预测精度高、收敛速度快、迭代步数少等优点,而且还能够确定输入层单个因素在预测过程中正负相关性的影响,更能实现有效预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