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1456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078108.5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水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雨水蓄存及缓释再利用的地下浅层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植被层、反滤层、透水层、净水层、排水层以及蓄水层,反滤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粗骨料层、中骨料层和细骨料层,反滤层中顺着水流的方向骨料颗粒逐渐增大;透水层由再生粗骨料、水泥和水混合制成;净水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高分子纳米层、陶瓷层和活性炭层;排水层内设排水空腔,排水空腔内上、下层分别设置有排水板,排水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通过六层不同的功能层,实现下雨时存储干净雨水,在平时混凝土孔隙非饱和时,依据“毛细吸水原理”缓慢释放,保证植被所需水分,改善周围小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4095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21313.1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芦苇残体的生态护岸养护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护岸施工技术领域。该养护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芦苇提取液40‑50份、肥料1‑2份、聚天门冬氨酸8‑20份、氯化钙0.1‑0.3份、硅酸钠0.2‑0.5份和水1‑3份。将芦苇提取液与肥料、聚天门冬氨酸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将氯化钙和硅酸钠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倒入预混物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采用造粒机械将混合物压缩成颗粒,即得到生态护岸养护剂。本发明所制得的生态护岸养护剂不仅具有减少岸坡土壤氮素淋溶损失,增加土壤养分,促进植物生长等特点,而且,养护剂原料来源丰富,绿色无污染,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实现生物体的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4843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10853.4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菠萝蜜果皮制备助凝剂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菠萝蜜果皮进行预处理,制得菠萝蜜果皮粉末;b将菠萝蜜果皮粉末与柠檬酸溶液混合,在温度40‑90℃条件下加热搅拌浸提30‑90min,得到混合液;c对混合液进行过滤,得到菠萝蜜果皮提取液,再将菠萝蜜果皮提取液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菠萝蜜果皮助凝剂溶液。该方法所制得菠萝蜜果皮助凝剂溶液可用于降低水体浊度。本发明从菠萝蜜果皮废弃物中提取果胶、纤维素木质素等多糖类物质,并将其作为新型的天然高分子助凝剂,与无机絮凝剂复合使用,具有分子量高,吸附架桥能力强,易于生物降解等优点,能有效降低水体浊度并去除水体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44843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1010853.4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菠萝蜜果皮制备助凝剂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菠萝蜜果皮进行预处理,制得菠萝蜜果皮粉末;b将菠萝蜜果皮粉末与柠檬酸溶液混合,在温度40‑90℃条件下加热搅拌浸提30‑90min,得到混合液;c对混合液进行过滤,得到菠萝蜜果皮提取液,再将菠萝蜜果皮提取液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菠萝蜜果皮助凝剂溶液。该方法所制得菠萝蜜果皮助凝剂溶液可用于降低水体浊度。本发明从菠萝蜜果皮废弃物中提取果胶、纤维素木质素等多糖类物质,并将其作为新型的天然高分子助凝剂,与无机絮凝剂复合使用,具有分子量高,吸附架桥能力强,易于生物降解等优点,能有效降低水体浊度并去除水体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209958462U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20139889.X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水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雨水蓄存及缓释再利用的地下浅层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植被层、反滤层、透水层、净水层、排水层以及蓄水层,反滤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粗骨料层、中骨料层和细骨料层,反滤层中顺着水流的方向骨料颗粒逐渐增大;净水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高分子纳米层、陶瓷层和活性炭层;排水层内设排水空腔,排水空腔内上、下层分别设置有排水板,排水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通过六层不同的功能层,实现下雨时存储干净雨水,在平时混凝土孔隙非饱和时,依据“毛细吸水原理”缓慢释放,保证植被所需水分,改善周围小环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