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管片接缝处预警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046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96029.X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管片接缝处预警装置,属于隧道工程领域,包括预埋于管片中的套筒,所述套筒位于两个相邻管片接缝的两侧;还包括与两侧所述套筒固定连接的检测板体,所述检测板体中部设置有软质形变部,所述检测板体两侧设置有刚性连接部;所述软质形变部下方固设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下方设置有充气变形体,所述充气变形体端部设置有警报装置;碎石掉落至所述软质形变部上时,所述支撑立柱向下移动戳破所述充气变形体,以使所述充气变形体变形接通所述警报装置。在碎石掉落时可以及时检测,且检测板体可以承接住碎石避免掉落到轨道上。

    一种隧道管片接缝处预警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046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496029.X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管片接缝处预警装置,属于隧道工程领域,包括预埋于管片中的套筒,所述套筒位于两个相邻管片接缝的两侧;还包括与两侧所述套筒固定连接的检测板体,所述检测板体中部设置有软质形变部,所述检测板体两侧设置有刚性连接部;所述软质形变部下方固设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下方设置有充气变形体,所述充气变形体端部设置有警报装置;碎石掉落至所述软质形变部上时,所述支撑立柱向下移动戳破所述充气变形体,以使所述充气变形体变形接通所述警报装置。在碎石掉落时可以及时检测,且检测板体可以承接住碎石避免掉落到轨道上。

    一种盾构隧道附属设备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3161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1497124.7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附属设备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盾构隧道附属设备的安装结构包括:盾构管片,在盾构管片底侧具有盾构手孔;纵向连接螺栓,连接两盾构管片,且纵向连接螺栓两端分别延伸进入盾构手孔;转向挂件,包括转向板和转向槽,转向板上设置有通孔,纵向连接螺栓穿过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弧形滑道,设置在盾构管片底侧,与转向槽固定连接;设备支架,设置在弧形滑道底侧,与弧形滑道滑动连接。本发明提供盾构隧道附属设备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不破坏盾构管片,无需在盾构管片上钻孔植筋或膨胀螺栓,亦无需设置沟槽,保障了盾构隧道盾构管片完整性,避免后续混凝土开裂,降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提高隧道的耐久性。

    一种盾构隧道附属设备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3161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497124.7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附属设备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盾构隧道附属设备的安装结构包括:盾构管片,在盾构管片底侧具有盾构手孔;纵向连接螺栓,连接两盾构管片,且纵向连接螺栓两端分别延伸进入盾构手孔;转向挂件,包括转向板和转向槽,转向板上设置有通孔,纵向连接螺栓穿过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弧形滑道,设置在盾构管片底侧,与转向槽固定连接;设备支架,设置在弧形滑道底侧,与弧形滑道滑动连接。本发明提供盾构隧道附属设备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不破坏盾构管片,无需在盾构管片上钻孔植筋或膨胀螺栓,亦无需设置沟槽,保障了盾构隧道盾构管片完整性,避免后续混凝土开裂,降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提高隧道的耐久性。

    一种超大断面隧道施工用的钻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5698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96494.0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蔡燕燕 朱要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超大断面隧道施工用的钻进装置,包括移动机体、控制仓、若干个移动轮以及排渣口,所述控制仓和排渣口均设置在移动机体上,若干个移动轮等距活动设置在移动机体上,所述钻进装置还包括:机座,活动设置在移动机体内;一号电动伸缩杆,设置在移动机体上且其活动端和机座连接;驱动电机,设置在机座上;以及钻进系统,活动设置在移动机体的一侧且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进行隧道钻进工作。能够利用联动的结构控制排渣模块工作,将土渣顺利排出,避免土渣影响整个装置在隧道内移动,自动化程度高,加快了对隧道的钻进工作。

    一种近接既有隧道的上跨隧道围岩洞内预注浆加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42796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636883.4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近接既有隧道的上跨隧道围岩洞内预注浆加固装置,包括机座、若干个移动轮、控制器以及混料箱,若干个所述移动轮对称活动设置在机座上,所述混料箱设置在机座上,控制器设置在混料箱上,所述预注浆加固装置还包括:监控系统,设置在机座的一侧且和机座连接,用于监控围岩洞内壁漏水位置;混料系统,设置机座和混料箱之间,用于对混合搅拌浆泥;以及注浆执行系统,活动设置在机座上且与混料系统连通,用于将混料箱内的浆泥注入到围岩洞内;通过搅拌模块和调节模块之间联动结构配合作用下,能够对浆泥进行无死角搅拌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对隧道围岩壁的加固效果。

    一种细长折线形的沉管加强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664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03635.7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长折线形的沉管加强结构及其加工方法,属于沉管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细长折线形的沉管加强结构,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为一体,所述第一管段轴线与所述第二管段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连接处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延伸且同时连接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的侧壁,所述固定筒的轴线位于所述第一管段轴线与所述第二管段轴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处。环形的固定筒受力效果好,可以承受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弯折变形作用力和扭转力等,使得连接处强度足够,沉管不易折弯变形。

    一种折弯型沉管防变形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539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03649.9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弯型沉管防变形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沉管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折弯型沉管防变形结构,包括沉管本体,所述沉管本体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之间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上均套设有调距机构,所述调距机构可沿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轴线方向移动;每个所述调距机构上均连接有配重浮箱,所述配重浮箱与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轴线之间夹角可调。配重浮箱浮力垂直于其平面,改变其在沉管本体的位置以及与沉管本体之间的夹角,可以改变沉管沉放时的角度,从而使得沉放时受力均匀不易弯折变形。

    一种用于岩石三轴试验机的智能换试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8942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396831.X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体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岩石三轴试验机的智能换试样装置,包括底板、顶板和刚性加压系统,顶板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工作人员向第二压力盒内存入新试样后启动驱动结构带动第二压力盒移动至第一压力盒内,此过程中第二压力盒顶部的滑板复位使得第二压力盒封闭,移动至第一压力盒后,通过刚性加压系统对测压板施压,试验完成后,再次启动驱动结构带动第二压力盒移动至侧盒内,第二压力盒顶部的滑板在侧盒上滑动以打开第二压力盒方便投放新试样,该装置相对于目前传统的对试样岩石的换样,较大的提升了换样速度提高了工作人员对不同试样岩石的测试效率,且方便清理第二压力盒内的碎石。

    一种大断面隧道岩体支护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784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38759.1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断面隧道岩体支护结构及方法,包括:衬板和底板,所述衬板用以对隧道顶部进行支护,所述底板用以对所述衬板进行支护,相邻两个所述衬板之间通过支撑件固接,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转动相邻两个衬板之间的限位螺杆,使得相邻两个衬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以适用于不同的岩体环境,根据最低端两个衬板之间的间距,并将最两侧的两个底板通过衬板上铰接的插杆和底板上的插孔之间的插接,来使得底板对衬板进行整体支撑,加强对隧道径向的支护能力,通过衬板侧面设置的侧接螺纹孔和连接件之间的螺纹配合,可以将相邻的两组衬板进行固定连接,以此类推,可沿着隧道轴向进行多组衬板的连接,实现对隧道更稳固的轴向和径向的支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