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展示结构振动及控制的教具

    公开(公告)号:CN11018961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0554724.3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展示结构振动及控制的教具,包括一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结构、第二结构及第三结构;第一结构包括第一刚度提供件及第一观察件,第一观察件设置于第一刚度提供件的一端,第一刚度提供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第二结构包括第二刚度提供件及第二观察件,所述第二观察件设置于第二刚度提供件的一端,第二刚度提供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第三结构包括第三刚度提供件、阻尼提供件及第三观察件;第三观察件设置于第三刚度提供件及阻尼提供件的一端,第三刚度提供件及阻尼提供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应用本技术方案,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各个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振动反应。

    一种用于展示结构振动及控制的教具

    公开(公告)号:CN110189611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54724.3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展示结构振动及控制的教具,包括一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结构、第二结构及第三结构;第一结构包括第一刚度提供件及第一观察件,第一观察件设置于第一刚度提供件的一端,第一刚度提供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第二结构包括第二刚度提供件及第二观察件,所述第二观察件设置于第二刚度提供件的一端,第二刚度提供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第三结构包括第三刚度提供件、阻尼提供件及第三观察件;第三观察件设置于第三刚度提供件及阻尼提供件的一端,第三刚度提供件及阻尼提供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应用本技术方案,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各个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振动反应。

    一种基于STF的自复位隔震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0804951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810048327.4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黄泽伟 刘阳 梅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TF的自复位隔震支座,包括上支座单元、下支座单元、连接上下支座单元的SMA丝以及填充支座内腔的STF;所述上支座单元与所述下支座单元结合成一个密封腔体,所述的STF填充在所述密封腔中,所述SMA丝两头分别固定在上、下支座单元,将其连接起来,并且沿支座四周呈交叉对称布置;与传统隔震支座相比,本发明结合了STF和SMA的优势,利用STF的剪切增稠特性实现了隔震支座的滑动耗能,利用SMA丝实现了支座震后的自复位,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隔震效果良好等特点。

    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损伤可修复装配式组合柱

    公开(公告)号:CN10640106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48504.5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C3/34 E04C3/32 E04H9/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损伤可修复装配式组合柱,包括连接在地梁上方的下柱段、连接在下柱段上方的上柱段、连接在下柱段与地梁之间的阻尼器;下柱段包括钢筋混凝土柱体及从下往上套住钢筋混凝土柱体下端部的钢套桶;阻尼器包括多块沿着下柱段四周间隔布置的软刚阻尼板,软刚阻尼板竖直放置,内端部连接钢套桶,外端部连接T形连接板组件,T形连接板组件底部与地梁连接在一起。软钢阻尼板强度较弱、塑性好,可产生集中变形,吸收大部分的地震能量。强震时,软钢阻尼板产生剧烈变形直至损坏,预应力锚具施加的预应力可帮助下柱段钢筋混凝土柱体自复位,使其不发生过大变形,震后拆除并替换阻尼器,可实现房屋的震后原位快速修复。

    一种无附加质量块的性能可恢复质量调谐减震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97928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62998.4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附加质量块的性能可恢复质量调谐减震结构,包括上钢筋混凝土楼盖、钢筋混凝土柱和下钢筋混凝土楼盖,钢筋混凝土柱的顶端与上钢筋混凝土楼盖固连,钢筋混凝土柱的底端与下钢筋混凝土楼盖固连;钢筋混凝土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设有减震单元;减震单元包括固定套接在钢筋混凝土上的钢板桶,若干个沿钢板桶的周向布置的软钢阻尼器,软钢阻尼器中竖直设置的软钢板一端与钢板桶连接、另一端与T形连接板连接,T形连接板的另一端与上钢筋混凝土楼盖中的锚固梁或下钢筋混凝土楼盖中的锚固梁连接。本发明无附加质量块的性能可恢复质量调谐减震结构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减震效果好且能够迅速恢复性能。

    用于展示结构振动及控制的教具

    公开(公告)号:CN210271460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0963492.2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展示结构振动及控制的教具,包括一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结构、第二结构及第三结构;第一结构包括第一刚度提供件及第一观察件,第一观察件设置于第一刚度提供件的一端,第一刚度提供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第二结构包括第二刚度提供件及第二观察件,所述第二观察件设置于第二刚度提供件的一端,第二刚度提供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第三结构包括第三刚度提供件、阻尼提供件及第三观察件;第三观察件设置于第三刚度提供件及阻尼提供件的一端,第三刚度提供件及阻尼提供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应用本技术方案,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各个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振动反应。(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基于STF的自复位隔震支座

    公开(公告)号:CN207934234U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20083069.9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黄泽伟 刘阳 梅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STF的自复位隔震支座,包括上支座单元、下支座单元、连接上下支座单元的SMA丝以及填充支座内腔的STF;所述上支座单元与所述下支座单元结合成一个密封腔体,所述的STF填充在所述密封腔中,所述SMA丝两头分别固定在上、下支座单元,将其连接起来,并且沿支座四周呈交叉对称布置;与传统隔震支座相比,本实用新型结合了STF和SMA的优势,利用STF的剪切增稠特性实现了隔震支座的滑动耗能,利用SMA丝实现了支座震后的自复位,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隔震效果良好等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损伤可修复装配式组合柱

    公开(公告)号:CN206256622U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621172773.9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损伤可修复装配式组合柱,包括连接在地梁上方的下柱段、连接在下柱段上方的上柱段、连接在下柱段与地梁之间的阻尼器;下柱段包括钢筋混凝土柱体及从下往上套住钢筋混凝土柱体下端部的钢套桶;阻尼器包括多块沿着下柱段四周间隔布置的软刚阻尼板,软刚阻尼板竖直放置,内端部连接钢套桶,外端部连接T形连接板组件,T形连接板组件底部与地梁连接在一起。软钢阻尼板强度较弱、塑性好,可产生集中变形,吸收大部分的地震能量。强震时,软钢阻尼板产生剧烈变形直至损坏,预应力锚具施加的预应力可帮助下柱段钢筋混凝土柱体自复位,使其不发生过大变形,震后拆除并替换阻尼器,可实现房屋的震后原位快速修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