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5813081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610133535.5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选择增强认知中继网络安全性能的中继节点的方法,用户间通信过程中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网络的安全性能,具体表现在安全中断概率和遍历安全容量这两个重要安全指标上的提升,且无需获知窃听信道的瞬时信道增益,仅需获知窃听信道的平均信道增益,实现复杂度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7426792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495666.2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34 , Y02D70/39 , H04W40/12 , H04W40/22 , H04W52/241 , H04W52/267 , H04W52/346 , H04W52/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目的用户加扰的功分能量采集中继安全传输方案,该方案包括:在第一时隙,中继从所有目的用户节点中选择一个信道功率增益最大的用户节点作为合法用户进行服务,剩余未被选中的目的用户均作为潜在的窃听用户,信源将有用信息发送给中继,合法用户发送加扰信号给中继,中继节点将接收到信号的部分功率用于能量采集,剩余的另一部分功率用于接收来自信源发送的有用信息和合法用户发送的加扰信号;在第二时隙,中继接收到的信号广播给信宿,所述信宿包含合法用户和潜在的窃听用户。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将协作加扰技术与信能同传技术相结合,使得窃听信道的接收信噪比降低,提升了网络的安全性能,从而保障了信息的安全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699283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182255.8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K3/825 , H04B1/525 , H04L5/14 , H04W72/0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可信中继网络中全双工加扰传输方法,应用在包括信源、中继和目的端三个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所述中继为非可信中继;方法包括:第一时隙中,信源发送信息给中继和目的端,目的端接收信源信息同时向中继发送干扰信号;第二时隙中,中继采用放大转发协议将第一时隙内接收的信号放大后转发至目的端;目的端根据估计得到的信道信息进行自干扰消除,并将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最大比合并;根据中继在第一时隙内的接收信噪比和目的端在两个时隙内的接收信噪比计算出系统的瞬时安全容量。本发明方法既能使信源高效地发送信息到目的端,又能使目的端有效地干扰中继节点接收有用信息,从而让系统的安全容量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45265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634068.4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K3/62 , H04B7/15542
Abstract: 本发明中的结合协作干扰与时分能量采集技术的系统安全传输方法,信源与信宿之间信息传输过程分为第一传输时隙、第二传输时隙和第三传输时隙完成,在第一传输时隙中,信源广播人工噪声至中继,中继通过两根天线进行能量采集,中继采用时间分配的能量采集技术;在第二传输时隙中,信源广播信息至中继和窃听者,中继接收信源信息的同时将第一时隙所采集能量全部用于发送人工噪声来干扰窃听者对信源的窃听;在第三传输时隙中,信源广播人工噪声信号给中继和窃听者,中继通过对噪声信号采集能量,同时将采集的能量用于转发信息至信宿,窃听节点对中继转发过程的窃听受到了信源发送噪声信号的干扰,该安全传输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协同中继网络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81308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33535.5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选择增强认知中继网络安全性能的中继节点的方法,用户间通信过程中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网络的安全性能,具体表现在安全中断概率和遍历安全容量这两个重要安全指标上的提升,且无需获知窃听信道的瞬时信道增益,仅需获知窃听信道的平均信道增益,实现复杂度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490684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856740.X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H03M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M13/1131 , H03M13/6362
Abstract: 本发明中的有限长LDPC码的打孔算法,该打孔算法将母码中所有具有高译码恢复可靠性的节点提取出来,然后重新构造一个均匀分配有效校验信息的待删除序列,再把高译码恢复可靠性的节点按照一定规则插入到待删除序列中,既克服了传统分组排序算法中贪婪选择的缺点,又避免了过度均匀分配造成的低码率译码性能损失,使得整体译码有所提高,并降低了整体译码的错误平层。
-
-
公开(公告)号:CN11246815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1324461.6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不等错误保护方法,包括信源节点对图像进行DCT变换;信源节点对DCT变换后的高频信息与低频信息进行信源信道编码;信源节点将编码后的码流发送给中继节点与目的节点;中继节点接收来自信源节点的信息,译码恢复出原始的发送信息,并提取出低频信息;中继节点对所述低频信息进行二次信道编码,获得校验比特,并将其传送给目的节点;目的节点在接收到信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信息后,采用多模块联合迭代译码算法进行译码,以实现低功耗和高效的传输,提升系统性能,恢复图像质量在相同信噪比下质量更高,与原始图像基本一致,无明显失真,实现传输的高可靠性和高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6279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70456.0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H03M1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速率兼容的5G LDPC码的编码装置及编码方法,主要解决了5G标准中LDPC码高效编码和硬件实现问题。编码过程主要包括确定编码参数,信息位的分组和缩短,校验位第一部分的计算,校验位第二部分的计算,码字拼接,码字的打孔输出等步骤,算法支持5G标准中的所有矩阵,运算速度快。编码装置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进行实现,主要电路可分为程序控制模块,参数计算选择模块,地址发生器,速率匹配缓冲模块,循环移位系数存储模块和编码运算模块,通过采用所提出的多路并行的电路结构可以将编码装置的吞吐率提升一倍并降低了布线复杂度,同时通过硬件复用大幅度提高了逻辑资源的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