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3812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080921.2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法集料堆叠空隙率方法和系统,包括1)拍摄集料颗粒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获得集料颗粒的外轮廓;2)扫描集料颗粒获得集料颗粒的高度轮廓;3)将4.75mm‑31.5mm集料粒径区间的集料颗粒等分成若干份,根据外轮廓中的粒径、面积结合高度轮廓中的集料高度统计出不同粒径区间的级配体积占比;4)对轮廓数据进行运算,得出颗粒的棱角性、针片状、扁平度和凸度;5)将级配体积占比和步骤4)的粒形参数作为输入值,运用深度学习算法预测集料的空隙率。本发明是将图像处理技术、扫描仪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在堆叠空隙率预测方面有效的运用。可以快速的测量多颗粒的粒度分布参数及粒形表征参数平均值,并且可以精确的预测多颗粒之间的空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7790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357964.1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含砂浆的再生骨料多模态视觉检测方法,通过控制器控制传送带的速度将放在传送带上的再生骨料依次输送到各个图像采集模块的测量区域;然后进行高度图像、彩色图像以及高光谱图像的采集;对采集到的高度图像、彩色图像以及高光谱图像进行预处理后,提取再生骨料的投影轮廓和高度轮廓,通过骨料颗粒的多维特征匹配手段,实现对再生骨料多维轮廓的棱角性、表面纹理特征以及有效光谱特征的提取;以再生骨料高度轮廓、表面纹理特征以及有效光谱特征为输入,通过多特征信息融合实现再生骨料表面砂浆的识别。本发明方法为再生骨料破碎加工及质量检测和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解决建废处理和原生骨料短缺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696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080905.3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三维图像法测量的级配表征预测空隙率的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1)拍摄集料颗粒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获得集料颗粒的外轮廓;2)利用一字线激光器照射集料颗粒获得集料颗粒各点的厚度数据,根据粒形选择最合适的厚度来表征该颗粒的厚度;3)根据外轮廓和厚度数据计算颗粒的体积;4)将4.75-31.5mm的粒径区间等分为若干份,根据集料颗粒的粒径和体积计算得到不同粒径区间的级配体积占比;5)将级配体积占比结合深度学习算法预测集料的空隙率。本发明可以精确的预测多颗粒之间的空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6960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205181.0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法的机制砂级配修正系统,包括图像预处理模块、颗粒轮廓提取模块、级配计算模块、粒形计算模块和级配修正模块;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将原始的机制砂图像转化二值图像;颗粒轮廓提取模块从二值图像中提取各个颗粒的轮廓形状;级配计算模块处理所有机制砂颗粒轮廓,得到机制砂的原始级配参数;粒形计算模块处理所有机制砂颗粒轮廓,得到机制砂的粒形参数;级配修正模块根据粒形参数对原始级配参数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级配测量结果。本发明一种基于图像法的机制砂级配修正系统能够对图像法的级配检测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其级配检测精度符合工程实际要求,有效提升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9248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111141968.2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工程机械领域的一种基于maskrcnn的堆叠粗骨料图像分割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CCD相机拍摄粗骨料颗粒图片,然后将图片传送到计算机中;通过标注工具对图像进行标注得到训练所需的粗骨料图像数据集;使用maskrcnn模型对现有的coco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权重作为初始模型;在初始模型的基础上训练粗骨料图像数据集得到最终需要的图像分割权重及图像分割模型;将采集到的待处理图像输入到所述图像分割模型中进行处理得到分割后的图像;统计所述分割后的图像中每一个粗骨料颗粒的面积;根据粗骨料颗粒的面积计算粗骨料各级配占比。本发明通过得到性能优良的分割模型,提高分割准确度,同时可适应不同工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096960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205181.0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11 , G06T7/136 , G06T7/62 , G06V10/28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1N15/02 , G01N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法的机制砂级配修正系统,包括图像预处理模块、颗粒轮廓提取模块、级配计算模块、粒形计算模块和级配修正模块;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将原始的机制砂图像转化二值图像;颗粒轮廓提取模块从二值图像中提取各个颗粒的轮廓形状;级配计算模块处理所有机制砂颗粒轮廓,得到机制砂的原始级配参数;粒形计算模块处理所有机制砂颗粒轮廓,得到机制砂的粒形参数;级配修正模块根据粒形参数对原始级配参数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级配测量结果。本发明一种基于图像法的机制砂级配修正系统能够对图像法的级配检测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其级配检测精度符合工程实际要求,有效提升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92485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141968.2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工程机械领域的一种基于maskrcnn的堆叠粗骨料图像分割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CCD相机拍摄粗骨料颗粒图片,然后将图片传送到计算机中;通过标注工具对图像进行标注得到训练所需的粗骨料图像数据集;使用maskrcnn模型对现有的coco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权重作为初始模型;在初始模型的基础上训练粗骨料图像数据集得到最终需要的图像分割权重及图像分割模型;将采集到的待处理图像输入到所述图像分割模型中进行处理得到分割后的图像;统计所述分割后的图像中每一个粗骨料颗粒的面积;根据粗骨料颗粒的面积计算粗骨料各级配占比。本发明通过得到性能优良的分割模型,提高分割准确度,同时可适应不同工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261169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15322.4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N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图像的粗骨料等效粒度级配方法,包括:通过CCD相机获得粗骨料图片,并将它们通过一系列的图像处理操作(例如图像滤波、图像二值化、图像填充和轮廓提取等),得到颗粒的外轮廓的坐标点和厚度信息;根据上述获得的厚度信息及外轮廓坐标点计算粗骨料的等效粒度及各种粒形参数(例如针片度、扁平度、三角度和球形度),通过对粗骨料厚度的表征方法进行对比;通过对不同形状的粗骨料提出新的等效粒度表征方法,并进一步修正了图像法与筛分法之间差生误差,实现准确级配。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三维图像的粗骨料等效粒度级配方法,实现粗骨料等效粒度的精确测量,提高粗骨料颗粒的级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7790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357964.1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含砂浆的再生骨料多模态视觉检测方法,通过控制器控制传送带的速度将放在传送带上的再生骨料依次输送到各个图像采集模块的测量区域;然后进行高度图像、彩色图像以及高光谱图像的采集;对采集到的高度图像、彩色图像以及高光谱图像进行预处理后,提取再生骨料的投影轮廓和高度轮廓,通过骨料颗粒的多维特征匹配手段,实现对再生骨料多维轮廓的棱角性、表面纹理特征以及有效光谱特征的提取;以再生骨料高度轮廓、表面纹理特征以及有效光谱特征为输入,通过多特征信息融合实现再生骨料表面砂浆的识别。本发明方法为再生骨料破碎加工及质量检测和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解决建废处理和原生骨料短缺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3812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080921.2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法集料堆叠空隙率方法和系统,包括1)拍摄集料颗粒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获得集料颗粒的外轮廓;2)扫描集料颗粒获得集料颗粒的高度轮廓;3)将4.75mm-31.5mm集料粒径区间的集料颗粒等分成若干份,根据外轮廓中的粒径、面积结合高度轮廓中的集料高度统计出不同粒径区间的级配体积占比;4)对轮廓数据进行运算,得出颗粒的棱角性、针片状、扁平度和凸度;5)将级配体积占比和步骤4)的粒形参数作为输入值,运用深度学习算法预测集料的空隙率。本发明是将图像处理技术、扫描仪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在堆叠空隙率预测方面有效的运用。可以快速的测量多颗粒的粒度分布参数及粒形表征参数平均值,并且可以精确的预测多颗粒之间的空隙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