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小应力滞后的受损双钢板组合剪力墙修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3778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539990.0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应力滞后的受损双钢板组合剪力墙修复方法,包括步骤:预备各个部件;将固定装置固定于下方的未损坏区域上;将外包装置与上方的未损坏区域连接;将高度调节装置的底部与固定装置进行连接,顶部与外包装置连接,并调节高度调节装置,以对外包装置提供顶升力;将替换钢板包围于损坏区域外侧,使替换钢板与损坏区域之间能够形成浇筑空间;在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凝结硬化后,调节高度调节装置,使其对外包装置提供的顶升力降为零;拆除外包装置与高度调节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减小应力滞后的受损双钢板组合剪力墙修复装置。本发明能够降低未替换混凝土和钢板的应力水平,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减小钢筋应力滞后的受损钢筋混凝土柱修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0970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10394.X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钢筋应力滞后的受损钢筋混凝土柱修复方法,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步骤:准备外包装置、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包围板;将第二连接件的底部固定于受损钢筋混凝土柱的底部基础上;通过第一连接件将外包装置与受损钢筋混凝土柱的损坏区域上方的未损坏区域进行连接,并将第二连接件的顶部与外包装置连接;调节第二连接件,以对外包装置提供顶升力;安装包围板,在包围板与受损钢筋混凝土柱之间形成浇筑空间;在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完全覆盖外包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减小钢筋应力滞后的受损钢筋混凝土柱修复装置。本发明能够降低未替换混凝土的应力水平,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并能够减小钢筋应力滞后。

    减小钢管应力滞后的受损钢管混凝土柱修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9301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497315.6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钢管应力滞后的受损钢管混凝土柱修复方法,包括步骤:预备外包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固定装置和包围钢板;将固定装置固定于受损钢管混凝土柱的下部钢管上;将高度调节装置的底部与固定装置进行连接;将外包装置包裹于受损钢管混凝土柱的上部钢管外侧,并使外包装置对上部钢管产生夹紧力;将高度调节装置的顶部与外包装置连接,并调节高度调节装置,以对外包装置提供顶升力;将包围钢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部钢管以及下部钢管连接;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凝结硬化后,拆除外包装置与高度调节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减小钢管应力滞后的受损钢管混凝土柱修复装置。本发明能够降低未替换混凝土的应力水平,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内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和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391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1628996.7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内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平台、浇筑桶、滚轮滑轨和升降装置,所述施工平台包含上环板、下环板、竖肋、钢套和限位支座;所述浇筑桶包含无盖圆桶、滚轮、钩扣位和推拉装置;所述滚轮滑轨包含槽钢、T型钢和盖板;所述升降装置包含卷扬机、绳索和钩扣。该装置通过卷扬机升降浇筑桶,减小混凝土浇筑倾落高度,有效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通过更换限位支座以及调整滚轮滑轨的位置,可以实现同一套装置浇筑不同尺寸的钢管混凝土柱。

    减小应力滞后的受损双钢板组合剪力墙修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3778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539990.0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应力滞后的受损双钢板组合剪力墙修复方法,包括步骤:预备各个部件;将固定装置固定于下方的未损坏区域上;将外包装置与上方的未损坏区域连接;将高度调节装置的底部与固定装置进行连接,顶部与外包装置连接,并调节高度调节装置,以对外包装置提供顶升力;将替换钢板包围于损坏区域外侧,使替换钢板与损坏区域之间能够形成浇筑空间;在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凝结硬化后,调节高度调节装置,使其对外包装置提供的顶升力降为零;拆除外包装置与高度调节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减小应力滞后的受损双钢板组合剪力墙修复装置。本发明能够降低未替换混凝土和钢板的应力水平,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内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和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3917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111628996.7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内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平台、浇筑桶、滚轮滑轨和升降装置,所述施工平台包含上环板、下环板、竖肋、钢套和限位支座;所述浇筑桶包含无盖圆桶、滚轮、钩扣位和推拉装置;所述滚轮滑轨包含槽钢、T型钢和盖板;所述升降装置包含卷扬机、绳索和钩扣。该装置通过卷扬机升降浇筑桶,减小混凝土浇筑倾落高度,有效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通过更换限位支座以及调整滚轮滑轨的位置,可以实现同一套装置浇筑不同尺寸的钢管混凝土柱。

    减小钢筋应力滞后的受损钢筋混凝土柱修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0970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0510394.X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钢筋应力滞后的受损钢筋混凝土柱修复方法,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步骤:准备外包装置、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包围板;将第二连接件的底部固定于受损钢筋混凝土柱的底部基础上;通过第一连接件将外包装置与受损钢筋混凝土柱的损坏区域上方的未损坏区域进行连接,并将第二连接件的顶部与外包装置连接;调节第二连接件,以对外包装置提供顶升力;安装包围板,在包围板与受损钢筋混凝土柱之间形成浇筑空间;在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完全覆盖外包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减小钢筋应力滞后的受损钢筋混凝土柱修复装置。本发明能够降低未替换混凝土的应力水平,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并能够减小钢筋应力滞后。

    减小钢管应力滞后的受损钢管混凝土柱修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9301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97315.6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钢管应力滞后的受损钢管混凝土柱修复方法,包括步骤:预备外包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固定装置和包围钢板;将固定装置固定于受损钢管混凝土柱的下部钢管上;将高度调节装置的底部与固定装置进行连接;将外包装置包裹于受损钢管混凝土柱的上部钢管外侧,并使外包装置对上部钢管产生夹紧力;将高度调节装置的顶部与外包装置连接,并调节高度调节装置,以对外包装置提供顶升力;将包围钢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部钢管以及下部钢管连接;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凝结硬化后,拆除外包装置与高度调节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减小钢管应力滞后的受损钢管混凝土柱修复装置。本发明能够降低未替换混凝土的应力水平,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自复位耗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757949U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23161579.9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自复位耗能装置,包括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和自复位耗能装置;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包含短梁和第一加劲肋,所述短梁垂直焊接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所述第一加劲肋沿所述短梁翼缘分布,且一侧焊接于所述短梁,另一侧焊接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所述自复位耗能装置包含U型耗能板、角钢、SMA螺杆和第二加劲肋,所述SMA螺杆用于实现自复位,所述U型耗能板设置有两个,且开口朝向相反,所述U型耗能板一面外侧连接至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另一面外侧连接至所述钢梁,所述U型耗能板与钢管混凝土柱螺纹连接,所述U型耗能板与钢梁之间设置所述角钢,所述角钢一面焊接于所述钢梁,另一面与所述U型耗能板螺纹连接。

    一种装配式方钢管柱与工字型钢梁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7630438U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22993944.1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方钢管柱与工字型钢梁连接结构,包括:方钢管柱、螺栓、T型件和工字型钢梁;其中,所述方钢管柱的外表面凸出设置有多个所述螺栓;所述T型件的一面连接于所述螺栓凸出于所述方钢管柱的外表面一端上;所述工字型钢梁通过所述T型件的另一面连接于所述方钢管柱上。通过本方案,使方钢管混凝土柱与工字型钢梁的连接更方便,减少了焊接工作量,有助于缩短工期,提高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