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007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08243.5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嵌套结构微针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双层嵌套结构微针包括模板微针和嵌套层,所述嵌套层覆盖于所述模板微针的尖端,所述嵌套层包括茶多糖‑二氧化锰@聚多巴胺纳米粒子和嵌套层基质。
-
公开(公告)号:CN11997113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61681.X
申请日:2025-04-1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A61L26/00 , A61N1/04 , A61F13/0203 , A61B5/0531 , A61N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水凝胶敷料、制备方法及其在电促愈合中的应用,属于绷带、敷料、吸收垫或外科用品的化学方面的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该导电水凝胶敷料制备方法为:将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硼砂、单宁酸和角蛋白混合充分反应,得到导电水凝胶;所述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0%,所述单宁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5‑2%,所述角蛋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5‑2%,所述硼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所述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选自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聚乙烯醇衍生物、聚丙烯酸中衍生物的一种。该导电水凝胶敷料优异的导电性能,可用于促进细胞迁移、增殖,加速伤口愈合,还能通过其导电性质实时监测伤口愈合的电信号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9881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92361.8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球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聚合物微球一体化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其中制备装置包括微流体驱动装置、相分离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的微流体驱动装置包括分散相流体推进器、连续相流体推进器和收集相流体推进器;所述的相分离装置集成了相变化通道、连续相通道、收集相通道和流速控制器,所述的连续相通道连接流速控制器;所述的收集装置包括连续相收集器和微球收集装置,所述的微球收集装置包括微球收集器、相过滤膜和收集相收集器;所述的相分离装置的入口处端连接所述的分散相流体推进器、连续相流体推进器和收集相流体推进器,所述的连续相通道的出口处连接所述的流速控制器的一端,流速控制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连续相收集器,所述的收集相通道的出口处连接所述的微球收集器。本发明优化了微球制备过程,提高了制备效率,可实现高可控性规模化、连续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37681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66584.3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球共混生物3D打印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生物3D打印凝胶材料,包括光固化水凝胶和负载有目标细胞的聚合物多孔微球;所述目标细胞负载于所述聚合物多孔微球的孔结构中。本发明提供的生物3D打印凝胶材料利用聚合物多孔微球的三维孔结构负载目标细胞,形成“细胞球微组织”,能够使目标细胞在聚合物多孔微球中形成三维结构的微观生存环境,有效模拟目标细胞在体内的生存环境;同时聚合物多孔微球作为载体,在紫外灯照射固化下,多孔结构能保护微球内的目标细胞降低紫外线的损伤和3D打印造成的细胞损伤,使其保持良好的细胞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5523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41718.0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长余辉发光膜材的方法及应用,通过将超长余辉粒子混入高分子溶液中,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以铝箔为接收装置,接收距离18~22cm,设置电压18~20kV、流速10~1000μL/min,持续纺丝制备长余辉发光膜材。本发明制备的长余辉发光膜材制备装置简单、成本低廉、可成型种类多、工艺可控,可广泛应用于黑暗环境指示标识、黑暗环境的应急微光照明、穿戴类指示标识等,且可无限制次数的“充放”光能,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具有极大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06809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47708.3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ECM基促伤口修复敷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乙醇等有机溶剂作为共溶剂,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制备动物源的脱细胞化细胞外基质(dECM),后经过化学偶联的方法将NO供体亚硝酸异戊酯接枝在dECM上,NO供体的修饰提高敷料使用过程中生物信号的传导,进而加速伤口的愈合。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生物相容性好、易降解吸收、可促进伤口的愈合,为dECM基生物敷料的后续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