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程序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535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194140.6

    申请日:2023-02-2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在该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安装有应用程序,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显示该应用程序的控件;这样,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响应于第二用户对第二电子设备上的该控件的第二操作,运行该应用程序。通过该方案,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建立第一电子设备安装的应用程序的控件,并通过对该控件进行操作,可以实现对第一电子设备上该应用程序的分布式控制,最终提高对第一电子设备中应用程序的控制管理的灵活性。

    获取人工智能模型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46920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246686.8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获取人工智能模型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客户端执行该方法为例,客户端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一人工智能AI模型,第一AI模型包括多个神经元;客户端在多个神经元中确定参与本轮训练的目标神经元,本轮训练为非首轮训练,目标神经元的数量小于多个神经元的总数量;客户端基于本地数据对目标神经元进行训练;客户端向服务端返回目标神经元对应的参数数据,目标神经元对应的参数数据用于服务端获取收敛的目标AI模型。由于无需对模型中的所有神经元进行训练,而是按照活跃条件来训练目标神经元,从而能够降低功耗,加快训练速度。又由于客户端向服务端仅传输训练的神经元对应的参数,因而可节省通信带宽。

    更新应用识别模型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326946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132251.0

    申请日:2020-02-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更新应用识别模型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本申请中,客户端设备可以根据多条数据流量的识别结果来确定多个训练样本,进而通过该训练样本来训练应用识别模型,之后,客户端设备可以将训练得到的应用识别模型的模型数据上传至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多个客户端设备上传的模型数据进行联合更新。之后,客户端设备可以根据服务器下发的联合更新后的模型数据来获取联合更新后的应用识别模型。由此可见,联合更新后的应用识别模型相当于是根据多个客户端设备收集到的实时数据流量的特征更新得到的,这样,即使应用更新或出现了其他新兴应用,也可以更好的保证应用识别模型的识别准确率。

    实现模型更新的方法及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159332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0077143.8

    申请日:2020-01-2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实现模型更新的方法,用于联合更新框架下。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服务设备接收至少两个客户端上传的差异信息,服务设备根据至少两个客户端上传的差异信息计算得到第一差异一致信息,第一差异一致信息用于表示至少两个客户端上传的差异信息的一致程度,服务设备根据第一差异一致信息计算得到第一训练信息,第一训练信息用于训练第三模型,第三模型为服务设备根据至少两个客户端上传的差异信息更新第一模型得到,服务设备向至少两个客户端发送第一训练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设备根据至少两个客户端上传的差异信息计算第一训练信息,客户端使用该第一训练信息训练时可以提升模型的准确率。

    流量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53246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877623.X

    申请日:2019-09-17

    Inventor: 胡新宇 司晓云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量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网络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接收到的各路数据流的特征信息;基于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分别确定每一路所述数据流的业务类型;基于所述各路数据流的业务类型、以及所述数据流的特征信息,确定每一路所述数据流的应用类型。该方案在根据数据流的特征信息确定出业务类型后,再结合多个数据流的业务类型和特征信息确定出数据流的应用类型,由于不同应用所包括的数据流的业务类型可能不同,且不同应用中的同样业务类型的数据流的特征信息又可能不同,所以按照本申请的方案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出流量的应用类型,为后续流量传输配置方案做准备,以提高网络传输质量。

    一种硬件加速方法、编译器以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6325967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510373054.7

    申请日:2015-06-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硬件加速方法、编译器和设备,用于提高代码执行效率从而实现硬件加速。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编译器获取编译策略信息以及源代码;所述编译策略信息指示第一代码类型与第一处理器匹配,第二代码类型与第二处理器匹配;所述编译器根据所述编译策略信息分析所述源代码中的代码段,确定属于第一代码类型的第一代码段或属于第二代码类型的第二代码段;所述编译器将第一代码段编译为第一可执行代码,将所述第一可执行代码发往所述第一处理器;将第二代码段编译为第二可执行代码,将所述第二可执行代码发往所述第二处理器。

    一种实现故障检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21805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547278.4

    申请日:2017-07-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实现故障检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检测设备指示被测设备配置被测路径和返回路径,所述被测路径为从所述被测设备的第一物理端口到所述被测设备的第二物理端口且经过目标单元的路径,所述返回路径为从所述第二物理端口到所述检测设备的路径,所述目标单元为所述被测设备的VNF或所述被测设备的加速器;通过所述被测设备的第一物理端口向所述被测设备发送检测报文;并在接收到通过所述被测路径和所述返回路径传输的所述检测报文时确定所述被测路径无故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具体确定所述被测设备中经过VNF或加速器的路径无故障,从而提升了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一种网络功能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8143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58486.3

    申请日:2016-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7/10 H04L67/1097 H04L6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功能的实现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在NFV场景中用户切换网络功能时,不能快速切换到用户所需要的网络功能的问题。该方法为,业务模块配置器接收用户加载第一网络功能时发送的加载请求消息;根据所述加载请求消息选择目标计算节点,确定目标计算节点上部署的第二网络功能,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功能包括但所述第二网络功能不包括的网络功能模块,得到待安装的网络功能模块,生成包括所述待安装的网络功能模块的标识的网络功能模块差异列表;向用户发送针包括目标计算节点的标识、所述网络功能模块差异列表和第一网络功能的配置文件的响应消息,这样能够快速切换到用户需要的网络功能,大大降低了传输的数据量。

    一种在P2P网络中实现重定向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72958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0810171984.4

    申请日:2008-10-28

    Inventor: 陈建 胡新宇 周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7/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P2P网络中实现重定向的方法、系统及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重定向设备接收路由设备转发的携带能够提供P2P对等节点所需资源的P2P对等节点列表的消息;重定向设备根据预设策略以及接收到的P2P对等节点列表,形成新的能够提供P2P对等节点所需资源的P2P对等节点列表;重定向设备将形成的新的P2P对等节点列表通过路由设备转发给P2P对等节点。系统包括:重定向设备和路由设备。本发明通过重定向设备形成新的P2P对等节点列表来实现P2P重定向,具有优化P2P流量、减少对网络流量的冲击、提高P2P用户体验的效果。

    一种数据编解码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446802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442882.2

    申请日:201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编解码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在当前编码端检测到用于标识当前数据段的指纹值未存在于当前编码端的指纹字典中时,查看当前数据段的指纹值是否存在于全局指纹服务器中,在当前数据段的指纹值存在于全局指纹服务器中时,生成包含指纹值的压缩数据,将压缩数据发送至编码端,从而避免了数据被重复存储的问题,进而减少了存储空间的占用量以及存储空间的浪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