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7626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0412392.8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B17/309 , H04B17/382 , H04L1/00 , H04W72/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介质和电子设备。本申请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投屏领域,具体包括:第一电子设备获取与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通信模式下进行通信的信道状态,在判断出信道状态不满足数据传输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通信模式切换指令,以指令第二电子设备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至第二通信模式,即切换至超宽带模式;第一电子设备以超宽带模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超宽带模式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本申请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在信道状态不满足数据传输条件的情况下,将通信模式动态切换至超宽带模式,并且能够基于电子设备现有的无线保真模块或者5G模块实现超宽带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367626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0412392.8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B17/309 , H04B17/382 , H04L1/00 , H04W72/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介质和电子设备。本申请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投屏领域,具体包括:第一电子设备获取与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通信模式下进行通信的信道状态,在判断出信道状态不满足数据传输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通信模式切换指令,以指令第二电子设备从第一通信模式切换至第二通信模式,即切换至超宽带模式;第一电子设备以超宽带模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超宽带模式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本申请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在信道状态不满足数据传输条件的情况下,将通信模式动态切换至超宽带模式,并且能够基于电子设备现有的无线保真模块或者5G模块实现超宽带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700606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580067517.5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W88/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包括: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其中,所述第一虚拟机中设置有用户设备的虚拟用户设备,所述第二虚拟机中设置有应用服务器的虚拟应用服务器,所述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设置有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所述虚拟用户设备和所述虚拟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无线接入网设的配置方法和装置。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减少用户设备和应用服务器的访问时延和流量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7079008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580050981.3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本发明用户认证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应用注册请求,所述应用注册请求包括所述UE请求注册的第一应用的信息;根据所述应用注册请求查询所述第一应用的服务标识和所述UE的用户标识;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账号注册请求,所述账号注册请求包括所述服务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从所述核心网设备获取所述应用账号以将所述应用账号作为所述UE后续登录所述第一应用的认证标识,并向所述UE返回应用注册响应。本发明实施例解决平台应用管理的局限性,减少用户信息冗余,降低管理负荷,提高系统鉴权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03617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480000948.5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W40/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网络设备和一种实现数据回传的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网络中回传资源的集中动态分配,提高整个网络的数据回传容量。该方法包括:根据信息状态信息、第二网络设备的回传请求和第三网络设备的剩余回传能力信息,获取控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进行数据回传的回传控制信息,所述回传控制信息包括回传网络拓扑控制信息和物理资源分配信息;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回传控制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回传控制信息进行数据回传。
-
公开(公告)号:CN10665643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741183.7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行数据反馈方法、设备及系统;通过UE对每一个MAC PDU进行CRC校验和EEC校验,确定每一个MAC PDU的反馈类型(CRC类型或EEC类型)和与反馈类型对应的反馈结果;UE向基站发送包括所述每一个MAC PDU的反馈类型和反馈结果的反馈信息;基站根据反馈信息,获得每一个MAC PDU的反馈类型和反馈结果;使得UE能够确定出包括CRC类型和/或EEC类型对应的反馈结果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发送至基站;实现了UE根据CRC校验结果及EEC校验结果来向基站进行下行数据的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03312433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210059397.2
申请日:2012-03-08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5/0037 , H04L1/00 , H04L1/0075 , H04L1/08 , H04L5/0044 , H04L5/0064 , H04L5/0094 , H04W28/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其方法包括:基站根据第一PRB数量获取第二PRB数量;第二PRB数量小于第一PRB数量,且第二PRB数量能够被第一PRB数量整除。基站向UE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以指示第二PRB数量或者编码后的比特重复的倍数,其中该编码后的比特重复的倍数等于第一PRB数量除以第二PRB数量;并由UE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编码后的比特重复的倍数,并根据编码后的比特重复的倍数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根据编码后的比特重复的倍数进行数据传输,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编码率,实现小于0.1的编码率的数据传输,进而能够进一步增强无线通信系统的最大覆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178888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110439303.X
申请日:2011-12-23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01 , H04B7/0626 , H04B7/063 , H04B7/0639 , H04B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可以在多维天线阵列中基于合成码本的多层数据传输下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并且降低反馈比特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根据预定义的第一基向量组确定第二正交基向量组和所述第二正交基向量组的组号,根据所述第二正交基向量组,确定各个数据层对应的第三基向量组,再分别计算各个数据层第二级码字,将所述第二正交基向量组的组号、所述各个数据层对应的第三基向量组和所述各个数据层对应的第二级码字发送给基站,以便所述基站可以合成多层码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适合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时采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1092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10099514.X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管理的方法和设备,第一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资源请求信息,所述资源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设备授权所述第一设备使用第一频段进行通信,所述第一频段是第二设备通信时使用的频段;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授权所述第一设备使用第二频段进行通信,所述第二频段是所述第一频段中的部分或全部频段;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在所述第二频段发起通信连接。本申请的连接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利用频谱资源实现高速率低延时的短距离无线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6604221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611015612.3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管理的方法,用于终端发生状态切换时,不需要通过基站向核心网发送状态切换的信令消息,而是由网络侧设备根据没有上下行数据的传输和第一定时器超时,来确定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所以,降低了系统实现的复杂度,并且节约了时间和通信资源。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当终端处于省电状态时,所述终端判断第一定时器是否超过第一预置阈值,若是,则所述终端从所述省电状态切换为空闲状态;所述终端不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状态变化通知,并根据所述终端从所述省电状态切换为所述空闲状态的变化,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跟踪位置区更新TAU消息;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