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80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57450.4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1/1829 , H04L5/00 , H04W72/231 , H04W80/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协议数据单元集的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使得接入网设备确定一个或多个PDU SET的重传机制;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关闭第一PDU SET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包的重传,第一PDU SET属于一个或多个PDU SET。接入网设备根据外部的指示确定PDU SET的数据包的重传机制,通过关闭第一PDU SET的部分或数据包的重传,可实现降低时延并且降低了对网络资源的占用,提升数据吞吐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89143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98151.9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通信的方法,包括:第一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从第一网络功能网元接收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目标网络功能网元的NF类型,目标网络功能网元为第一网络功能网元请求发现的网络功能网元。第一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向第二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信息,从第二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接收第二信息,向第一网络功能网元发送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包括目标网络功能网元的标识。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核心网的网络功能网元可以发现接入网的目标网络功能网元,并与目标网络功能网元建立通信连接。这种服务访问的方式将交互中的信令分布在各网元中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业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91327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075653.9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CU‑CP和至少一个DU,所述CU‑CP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所述第二实体用于执行所述基站中RRM算法的功能;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实体用于执行所述基站中PDCP层、RRC层的功能。上述架构对CU‑CP进行了进一步解耦,使得网络部署更加灵活。例如,在现有的架构中,在对CU‑CP进行算法升级时,需要对CU‑CP中的算法以及流程执行等进行全部更新;然而,应用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架构后,在仅需要对RRM算法进行升级时,即仅对第二实体进行升级即可,不必对第一实体进行不必要的升级,因此可以提高升级效率,避免升级浪费的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072297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0065499.2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架构、信息交互方法以及装置,用于确定CU‑CP、CU‑UP和DU之间的逻辑关系定义,以及CU‑CP、CU‑UP和DU之间各种业务的流程。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CU‑CP获取CU‑UP的地址;所述CU‑CP通过所述CU‑UP的地址向所述CU‑UP发送第一链路建立请求,所述第一链路建立请求携带CU‑CP的标识或/和CU‑CP的命名;所述CU‑CP接收所述CU‑UP返回的第一链路建立响应,所述第一链路建立响应携带所述CU‑UP的标识和/或所述CU‑UP的命名,以使得所述CU‑CP和所述CU‑UP完成链路建立。确定下一代网络的网络架构,且确定了CU‑CP与CU‑UP之间的链路建立流程、用户接入流程、承载修改流程和切换流程,以支持下一代网络基站节点之间通信以及与下一代核心网之间通信,确保了终端能够真正接入下一代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2001753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1531431.6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模型训练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无线接入网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模型训练需求信息,该模型训练需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模型训练的层数信息、模型训练所用时间的最大值、模型训练所用的数据量、模型训练所用的数据量的最大值、模型训练所用的数据量的最小值或模型训练的性能门限值;根据模型训练需求信息进行模型训练。通过上述方法,第一功能实体能够根据模型训练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型训练,这样,能够提高模型训练的成功率,减少模型训练时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679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010858858.7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N20/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更新机器学习模型的方法及通信装置,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和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中,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计算能力为该终端设备确定对应的模型训练配置信息,并在将该模型训练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后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模型更新参数,该模型更新参数是终端设备根据模型训练配置信息对第一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后更新的模型参数,再根据接收到的模型更新参数对第二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更新。如此,根据各个终端设备的计算能力减少各个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模型更新参数时间上的差异性,网络设备基于各个终端设备上报的模型更新参数进行模型更新时能够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提高模型更新的收敛速度,提高机器学习模型的更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73538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0615116.1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型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能够向UE传输ML模型数据,为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技术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广泛应用提供支撑。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系统信息块SIB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一SIB与第一机器学习ML模型对应,所述第一SIB包括所述第一ML模型的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SIB的调度信息获取所述第一SIB;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SIB中所述第一ML模型的信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ML模型的模型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49132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075653.9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CU-CP和至少一个DU,所述CU-CP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所述第二实体用于执行所述基站中RRM算法的功能;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实体用于执行所述基站中PDCP层、RRC层的功能。上述架构对CU-CP进行了进一步解耦,使得网络部署更加灵活。例如,在现有的架构中,在对CU-CP进行算法升级时,需要对CU-CP中的算法以及流程执行等进行全部更新;然而,应用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架构后,在仅需要对RRM算法进行升级时,即仅对第二实体进行升级即可,不必对第一实体进行不必要的升级,因此可以提高升级效率,避免升级浪费的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4170420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80004590.9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36/26 , H04W4/50 , H04W28/24 , H04W72/0493 , H04W8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放无线管道能力的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接入网的协同控制器接收能力开放网关发送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业务要求;根据该请求消息,对第一无线管道设备进行控制,使得为该第一UE分配的无线管道资源达到该业务要求。本发明实施例的开放无线管道能力的方法及其装置,通过接入网的协同控制器在无线管道设备与能力开放网关之间传输信息,并且根据能力开放网关的要求对无线管道设备进行控制,以向能力开放网关开放RAN侧的无线管道能力,能够降低能力开放网关的复杂度,提高无线管道能力开放系统的扩展性,并且根据业务需求对无线网络进行控制,从而优化业务,提高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2301810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80001651.7
申请日:2011-05-30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W7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72/0406 , H04W12/10 , H04W28/06 , H04W74/083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配信道的方法、基站设备、控制器和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向控制器申请信道资源;接收控制器分配的信道资源授权;接收终端设备的信道请求消息;根据信道请求消息和信道资源授权向终端设备分配信道。本发明实施例将无线信道资源使用授权过程和随机接入过程分离为两个独立过程,即,在随机接入过程之前执行信道分配过程,因此随机接入过程之外的时延不会引起信道被分配但不被终端设备使用的情况,从而解决了资源浪费问题,提高了无线资源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