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体位装置以及体位调控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067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959594.9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体位装置以及体位调控管理系统,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智能体位装置包括气囊阵列、摄像阵列以及透明保护层。摄像阵列与气囊阵列交错排布。摄像阵列用于获取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状态信息。透明保护层将气囊阵列与摄像阵列包覆,用于与患者的皮肤接触。气囊阵列起到了支撑、缓冲减震以及视野调整的作用,能够使得分散在气囊阵列中的摄像阵列可以准确的拍摄各个气囊之间的间隙空间的视野。透明保护层与患者的皮肤接触时,能够将患者的受压部位的皮肤状态信息展现在摄像阵列的拍摄视野内。从而,摄像阵列可以实时获取患者的皮肤状态信息,来获知患者的受压情况,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无法获知患者受压情况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腔镜手术的淋巴结标本袋

    公开(公告)号:CN221431105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23257063.9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在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腔镜手术的淋巴结标本袋,淋巴结标本袋包括:袋体、扩口件和收紧件,其中,袋体用于在腔镜手术中装取淋巴结;扩口件呈环形结构,并设置在袋体的开口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扩口件使袋体的开口展开,能够有效防止袋体的袋口粘连,进而使得医生能够轻易的将淋巴结送入袋体内;其次,在袋体的中部还设有收紧件,收紧部向内凹陷,以此形成向内凹陷的收口,通过该收口能够防止袋体内的淋巴结漏出,进而极大的避免了在操作过程中有淋巴结掉落及引起肿瘤种植体腔的风险。

    一种可塑性胆道探条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865910U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20056645.6

    申请日:2024-0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塑性胆道探条,探杆内部空心,探杆的尾部具有可与输液管相插接的接头,接头上沿轴向于不同位置开设多个孔洞,探杆的头部逐渐窄缩变细,探杆头部窄缩变细的区段可塑性为弧形状。有益效果为:开腹状态下,打开胆总管,调整探杆头部窄缩变细的区段的形状,以适应当前实际操作需求,再将探条从被肿瘤压迫的胆管内穿过,顺着远端扩张的胆管,钝性穿透肝实质,探条引导输液管从肝膈面引出自体外,形成外引流,达到减黄的目的,该胆道探条可以很方便连接输液管,以及其头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弯曲的角度,适用于不同走行的胆管,没有传统胆道探条的手柄,可以引导输液管全层穿行肝实质,方向角度更容易操作。

    一种腔镜手术中胸腹腔内快速寻针器

    公开(公告)号:CN221555754U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23076033.8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腔镜手术中胸腹腔内快速寻针器,用于在手术中寻找掉落患者体内的缝合针,包括手柄、固定管套和磁吸件,固定套管包括依次设置连接部、柔性部和磁吸部,手柄连接在连接部,磁吸部内设有空腔,磁吸件置于空腔内,在使用过程中,将设有固定套管的一端伸入患者体内,当磁吸部移动至缝合针附近时,利用磁吸件强大的磁力吸附缝合针,极大的减低了医生的寻针难度;其次,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套管包括依次设置连接部、柔性部和磁吸部,其中柔性部为内部无支撑、且柔性部质地柔软,因此当磁吸部与患者接触时,磁吸部在柔性部的作用下会顺应胸腹腔内的器官结构发生偏转,进而有效防止固定套管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甲状腺体位颈枕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787163U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23319112.7

    申请日:2023-12-06

    Inventor: 陈梦妮 陈红 李岩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甲状腺体位颈枕,涉及医学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支撑机构,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调节组件、颈椎支撑组件和头部支撑组件,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顶端安装有颈椎支撑组件,所述底座的后端安装有头部支撑组件,通过支撑机构的设置,在使用时,通过调整伸缩杆的高度,可以适当调整保护垫的高度,以便更好地适应个体的颈部需求,通过头位垫和头颈支撑槽为头部提供额外的支撑,通过记忆海绵适应颈部和头部的曲线,在暴露甲状腺的同时又增加了舒适度,再缝合时,只需要通过伸缩杆调整保护垫的位置就可以完成体位垫复原,大大降低了术后体位性并发症的发生的可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