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建咳嗽峰流速的气管导管

    公开(公告)号:CN10872174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004441.7

    申请日:2018-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建咳嗽风流速的气管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管导管留置期间气囊上滞留物无法有效清除。本发明所述的可重建咳嗽风流速的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外部气囊、气囊导管、内部气囊、充气口、充气导管、出气口、密封腔室、出气孔;所述气管导管共包括三个单独腔;其中充气口经充气导管与出气口连通;密封腔室包括内壁上出气口和外壁上三个出气孔,环形缠绕在气管导管外壁。本发明通过在充气口给予一定流速的气流,就可以在三个出气孔均产生一定流速气流,通过调节达到正常人生理状态下咳嗽风流速,强大气流冲击力将内部气囊上滞留物冲击出声门口,达到重建人体有效咳嗽反射目的。

    一种用于辅助危重症患者气道廓清的呼吸训练游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7637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19464.8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辅助危重症患者气道廓清的呼吸训练游戏装置,涉及呼吸训练相关领域,包括:嵌入感知模块,用于对用户进行呼吸数据采集,建立呼吸数据集。联合感知模块,用于在用户授权下,获取用户的基础数据。计划构建模块,用于对呼吸数据集、基础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融合后,构建呼吸训练计划。动态反馈模块,用于当用户基于呼吸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后,通过感应装置获取用户的呼吸数据,基于呼吸数据和呼吸训练计划的映射阈值生成动态反馈,根据动态反馈进行用户训练管理,动态反馈包括激励反馈和调整反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呼吸训练设备无法实现对用户的全面、个性化数据采集与分析,导致训练效果差异较大,用户依从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可重建咳嗽峰流速的气管导管

    公开(公告)号:CN108721748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810004441.7

    申请日:2018-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建咳嗽峰流速的气管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管导管留置期间气囊上滞留物无法有效清除。本发明所述的可重建咳嗽风流速的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外部气囊、气囊导管、内部气囊、充气口、充气导管、出气口、密封腔室、出气孔;所述气管导管共包括三个单独腔;其中充气口经充气导管与出气口连通;密封腔室包括内壁上出气口和外壁上三个出气孔,环形缠绕在气管导管外壁。本发明通过在充气口给予一定流速的气流,就可以在三个出气孔均产生一定流速气流,通过调节达到正常人生理状态下咳嗽风流速,强大气流冲击力将内部气囊上滞留物冲击出声门口,达到重建人体有效咳嗽反射目的。

    用于吸引管冲洗的一次性引桥管

    公开(公告)号:CN215460653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1786471.1

    申请日:2021-08-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吸引管冲洗的一次性引桥管,设置在负压吸痰装置的吸引管与装有冲洗液的冲洗瓶之间,它包括一根细长的冲洗软管,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冲洗软管的一端设置有与吸引管的自由端相配合的吸引管接头,所述冲洗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冲洗瓶的软瓶塞相配合的冲洗瓶接头,所述冲洗软管位于冲洗瓶接头之后的管身上设置有通气阀,所述冲洗软管的管身上还设置有止流开关。其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在吸痰操作结束后,连接冲洗瓶对吸引管进行负压冲洗,并在吸痰间歇期间确保吸引管管端和冲洗瓶处于密闭状态,从而降低吸引管和冲洗液被污染的风险。

    一种具有预冲与润滑功能的集成吸痰管

    公开(公告)号:CN212038549U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21748993.5

    申请日:2019-10-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预冲与润滑功能的集成吸痰管,用以与吸痰器配合使用,包括外包装袋、吸痰管、水囊袋、手套与垫巾包,外包装为真空包装,吸痰管包括与吸痰器连接的吸痰接头和吸痰管体,吸痰接头上设有泄压口,吸痰接头与吸痰管体的一端套接,吸痰管体的另一端设有吸痰孔,吸痰管体的吸痰孔端设有亲水涂层,水囊袋内装有冲洗盐水,吸痰管、水囊袋、手套与垫巾包均设置在外包装袋的密闭环境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降低护士蘸取生理盐水到润滑吸痰管时造成的吸痰管污染风险;方便医护人员取用和更换,能够提高吸痰的速度,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由于吸痰管润滑不到位导致患者气道内壁损伤的风险,实现精准气道浅部吸引或深部吸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