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肿瘤手术后护理床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701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90563.4

    申请日:2022-11-25

    Inventor: 成蕾 韩克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脑肿瘤手术后护理床及使用方法,涉及术后护理床技术领域,包括床体、枕头、限位块、固定组件、升降组件和调节组件:床体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板,旋转板上表面设有枕头,枕头两侧均设有限位块,枕头上开设有观察槽,观察槽内设有支撑枕;固定组件设置于限位块与旋转板之间,用于固定患者头部两侧;升降组件设置于枕头与床体之间,用于改变支撑枕的高度;及调节组件设置于旋转板与床体之间,用于改变旋转板的倾斜角度。该种护理床通过观察槽、支撑枕、升降组件固定组件的设置,能够让伤口位于后脑勺的患者采用仰卧的体位休息,以及固定患者头部,同时配合调节组件,对后脑勺部位的伤口进行观察和换药等操作。

    一种脑伤口护理用引流支架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878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89761.9

    申请日:2022-11-25

    Inventor: 成蕾 韩克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脑伤口护理用引流支架及使用方法,涉及护理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包括箱体、调节组件和固定组件:箱体顶部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上表面设有排线板,升降板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引流瓶;调节组件设于箱体与升降板之间,用于调节引流瓶的高度;及固定组件设于放置槽内,用于保证引流瓶的稳定。该种通过固定组件和排线板的设置,能够对引流瓶横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固定,提高引流瓶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将引流管吸附在排线槽内,减少引流管的扭曲、折弯带来的影响。

    一种可调式肘部支具及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3724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90591.6

    申请日:2022-11-25

    Inventor: 成蕾 韩克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式肘部支具及调节方法,涉及肘部支具技术领域,包括:主套筒,主套筒内部开始有用于放置患者手臂的空腔;辅助套筒,辅助套筒转动连接于主套筒一侧,用于辅助支撑患者的上臂;悬挂组件,悬挂组件设于主套筒顶部。该种可调式肘部支具及调节方法能够利用采用柔性固定的固定组件来对患者的小臂进行固定,防止刚性夹持对患者的小臂造成二次伤害,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同时采用两个能够吸附在患者肩膀处的支撑环对手臂进行悬挂,在提供稳定的承重效果的同时也能够防止患者颈椎受压过大导致受伤,具有舒适度较佳的优点。

    防臭止逆型负压引流器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14865U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20638529.0

    申请日:2016-06-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臭止逆型负压引流器,包括引流管和负压引流瓶,述引流管的一端置于患者体内,另一端与负压引流瓶连通,其负压引流瓶包括瓶身和瓶嘴,瓶嘴与瓶身的连接处设置有防臭止逆装置;防臭止逆装置包括可密封瓶嘴的覆盖板和可支撑覆盖板密封瓶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覆盖板的底面,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瓶身的内壁上;瓶嘴与引流管的另一端螺纹配合;引流管的另一端插入瓶嘴内压动覆盖板使弹性件收缩,从而与瓶身连通。本实用新型不但方便搜集患者的排泄物,而且在护士更换负压引流瓶时能够大量减少异味,并防止负压引流瓶内的排泄物流出。

    可固定式口咽通气道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515881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153650.4

    申请日:2016-0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固定式口咽通气道,包括本体,本体依次由咽端、缓冲段、弧形段和口端组成,咽端的端部设置有防损伤段,防损伤段的长度为0.12~0.15cm,缓冲段的外表面为径向截面呈均匀凹凸相间圆弧的波纹,口端内套设有连接插口,连接插口伸出口端的距离L1为2.5~2.8cm,口端的端部向外侧延伸形成翼缘,翼缘的厚度为0.11~0.14cm,翼缘的左右两侧对称各设置有一个通孔,通孔的孔径为0.4~0.6mm,固定带通过通孔固定在本体上,固定带的长度为3.0~3.8cm。其制造简单,成本低,非常有利地保护患者口腔及其咽喉部粘膜;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所有需要使用口咽通气道的适应症患者,能够固定、不滑出。

    可控制气体流量的恒压氧气枕

    公开(公告)号:CN209596348U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20170967.8

    申请日:2018-01-31

    Inventor: 韩克霞 吕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制气体流量的恒压氧气枕,涉及一种氧气枕的结构。它包括枕套、枕芯、氧气嘴、空气嘴、出氧三通阀和进气三通阀,枕芯由内部填充有氧气的氧气芯,和内部为中空结构的空气芯构成,氧气嘴和空气嘴均安装在枕套上;氧气嘴的外壁和空气嘴的外壁上均设有两个间隔布置的环形卡槽,两个环形卡槽分别为上卡槽和下卡槽,且下卡槽位于上卡槽和枕套之间,第一出氧管的端部和第一进气管的端部均连接有环形卡筒,环形卡筒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下卡槽匹配的内卡环,环形卡筒的外壁上连接有出氧挡板,环形卡筒上还套装有与所述外卡槽匹配的卡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使氧气枕内的压强始终保持恒定,进而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

    反穿式病服袍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38539U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21208367.3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反穿式病服袍,包括病服袍本体和衣袖,病服袍本体的领口为矩形领口,病服袍本体的肩部缝合有加厚保暖层,病服袍本体的正面为一整块衣布,背面中心处设有竖直开口;开口下端延伸至病服袍本体的下端;衣袖沿其袖臂方向设有一条开裂口;开裂口上端延伸至病服袍本体,开裂口下端延伸至衣袖的袖口处;衣袖在开裂口两侧设有多组用于缩紧开裂口的魔术贴。通过将领口设置为矩形,且在肩部设置有保暖层,使得本病服袍适用于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患者的肩膀处锁骨周围能得到保暖,不会诱发患者肩部疾患;由于采用反穿式,即背面开口及衣袖的开裂口作用,使本病服袍穿脱简单方便,适用于存在意识障碍或行动不便的患者。

    预防口咽粘膜损伤型口咽通气道

    公开(公告)号:CN205198628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0830477.2

    申请日:2015-10-22

    Inventor: 詹昱新 韩克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防口咽粘膜损伤型口咽通气道,包括本体,本体的一端为咽端、本体的另一端为口端,本体为弧形结构,咽端顶部设置有防损伤段,防损伤段的长度为1.7~2.3mm。根据本体的直线长度,分为不同的型号,不同的型号的本体的直线长度分别为40mm、50mm、60mm、70mm、80mm、90mm、100mm和110mm。其制造简单,成本低,非常有利地保护患者口腔及其咽喉部粘膜;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所有需要使用口咽通气道的适应症患者。

    一种康复用训练机构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662206U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23407581.X

    申请日:2022-12-20

    Inventor: 韩克霞 盛丽 刘恒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康复用训练机构,包括底板、升降机构、康复训练机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外表面设置有康复训练机构。工作人员先手握按钮,转动按钮带动蜗杆进行转动,因为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以当蜗杆转动时会带动蜗轮进行转动,当蜗轮转动时会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当转动杆运动时会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当螺纹杆转动时会带动螺纹套筒进行上下升降运动,当螺纹套筒运动时会带动固定杆进行升降运动,进一步带动座椅达到工作人员所需要的高度,再松开按钮,因为蜗轮与蜗杆具有自锁的功能,以便提高座椅的稳定性,同时当座椅运动时会带动伸缩杆进行运动,以便对座椅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一次性专用围兜

    公开(公告)号:CN210096622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21510604.0

    申请日:2018-09-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一次性专用围兜,至少包括医用无纺布以及U形槽,所述的医用无纺布为边沿进行锁边处理后的矩形无纺布,矩形无纺布长30~50厘米,宽40~60厘米,U形槽设置于宽边上,且设置有U形槽的宽边的两端均设置有系绳、纽扣或魔术贴带。该专用围兜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既能够保证患者的个人卫生,又能够避免污染病床导致交叉感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