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83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0660.7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31/5377 , A61P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吉非替尼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瘢痕疙瘩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体外实验及动物实验表明,吉非替尼能阻断激活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细胞过度合成胶原及抗纤维化。在瘢痕疙瘩的治疗中,无论是细胞实验还是动物实验,补充吉非替尼均能有效降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细胞迁移和细胞外基质合成,进而减轻纤维化,有效遏制了导致瘢痕疙瘩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细胞活动,从细胞层面为治疗瘢痕疙瘩提供了有力支持。本发明通过构建人源化瘢痕疙瘩小鼠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吉非替尼显著减轻了瘢痕疙瘩的纤维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8378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47744.9
申请日:2025-03-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31/7084 , A61P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在制备治疗瘢痕疙瘩药物中的应用,通过研究瘢痕疙瘩的病理生理机制,发现瘢痕疙瘩患者力学相关成纤维细胞存在代谢重编程改变。瘢痕疙瘩主要致病的成纤维细胞群存在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代谢重编程,尤其是细胞内糖酵解水平增强,和乳酸的堆积。本发明通过细胞和动物实验寻找并验证了能调控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糖酵解及线粒体代谢的药物——NAD+,NAD+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减少乳酸堆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和胶原蛋白合成,抑制瘢痕疙瘩的发展。本发明首次将NAD+这种安全性良好的常见药物应用于瘢痕疙瘩,该方案毒副作用小,同时对抗氧化、抗衰老和抗癌也有积极作用,为药物治疗瘢痕疙瘩提供了新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222055659U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20308292.4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D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动物皮肤拉伸装置,动物皮肤拉伸装置,包括承载盘以及设置在承载盘一侧表面的底部载盘,所述底部载盘上呈环形等距设置四组导轨槽,所述导轨槽内滑动设置调节臂,所述调节臂底部设置拉伸结构,所述调节臂上表面一侧设置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一端滑动设置在弧形导槽内,所述弧形导槽呈环形等距设置在承载盘下侧面上;其中,所述承载盘中部设置用于对底部载盘转动的驱动结构,本实用新型在调节过程中,在调节过程中,并不会对视野进行遮挡,便于实验人员进行观察以及对创口进行缝合,同时能够模拟皮肤张力,实现横向张力以及环形张力的转换模拟,并对皮肤进行牵拉,大大增加了本装置的使用范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