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植骨窗式椎间融合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82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75463.6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了一种无植骨窗式椎间融合器,本体包括:框架、网架,所述框架是柱状结构,其顶面与底面均不设置面板,其侧面形成围合出了柱状空间用于填充网架结构,框架的底面形状类似于梯形,不同之处在于梯形的上下两个边为弧形,其中较短的边所在的面为植入侧,较长的边为夹持侧,配合现有技术的夹持装置,就可以在术中夹持并完成融合器的植入,而网架是三维网格结构,填充在框架中;提供了一种无植骨窗式椎间融合器,通过合理的空隙设置,配合无植骨窗的设计,不仅充分保证了结构强度,而且新生骨通过孔隙长入融合器内部并粘附于金属网架表面,形成骨‑内植物的紧密结合体。

    一种确定深度的颅骨缺损模型造模设备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0129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1253486.9

    申请日:2019-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深度的颅骨缺损模型造模设备,包括钻头、套筒及控制源,所述控制源包括但不限于电源线,钻头贯穿套筒,钻头与套筒之间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但不限于膨胀螺丝,所述套筒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套筒的直径大于钻头的直径,所述套筒的长度小于钻头的长度,所述套筒为硬质材质,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对于操作者的操作经验要求低,适合初学者学习使用,能够保证钻孔的深度一定,避免钻孔深度过深或过浅,在钻孔过程中对颅骨具有极好的支撑性,有效避免颅骨在钻孔过程中稳定性被破坏,从而导致坍塌破碎的情况发生,一种确定深度的颅骨缺损模型造模方法,简单易学,本发明广泛适用于医疗行业。

    一种确定深度的颅骨缺损模型造模设备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0129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253486.9

    申请日:2019-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深度的颅骨缺损模型造模设备,包括钻头、套筒及控制源,所述控制源包括但不限于电源线,钻头贯穿套筒,钻头与套筒之间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但不限于膨胀螺丝,所述套筒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套筒的直径大于钻头的直径,所述套筒的长度小于钻头的长度,所述套筒为硬质材质,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对于操作者的操作经验要求低,适合初学者学习使用,能够保证钻孔的深度一定,避免钻孔深度过深或过浅,在钻孔过程中对颅骨具有极好的支撑性,有效避免颅骨在钻孔过程中稳定性被破坏,从而导致坍塌破碎的情况发生,一种确定深度的颅骨缺损模型造模方法,简单易学,本发明广泛适用于医疗行业。

    一种3D打印多孔钽椎间融合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1201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479575.0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多孔钽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外层机构,融合器外层机构的中心处设置有支撑融合器外层机构上下端面的支撑件,支撑件与融合器外层机构之间围成的区域内腔设置有多孔结构,多孔结构与融合器外层机构相连通以使骨细胞沿着多孔结构生长并伸出融合器外层机构,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外层套和中间三维多孔结构钽金属界面能够使细胞良好的黏附和成骨分化,而新生骨能够沿多孔三维结构长入,诱导新生骨组织长入至多孔钽金属内部,新生骨与钽金属表面形成理想的骨性结合,保证了植入物的长期稳定,从而具备良好的界面骨长入活性,使得椎间融合器与椎体骨组织之间能实现紧密结合,不会发生松动或移动。

    一种移液器枪头填装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61169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068987.X

    申请日:2019-11-05

    Abstract: 一种移液器枪头填装装置,包括盒体,盒体由上至下依次为收集部、传送部和输出部,收集部沿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多个上下通透的竖向通道,通道底部设置水平抽拉板一,抽拉板一两侧与收集部左右两侧壁滑动配合连接,抽拉板一一头伸出盒体外;传送部设置在抽拉板一的下方;传送部内腔中空、包括中部的长方体形腔体和两头的弧形腔体,传送部顶端和底端均敞口,传送部内腔设置带传动装置;输出部设置在传送部下方,输出部包括多个顶部敞口的收纳室,收纳室与通道形状大小相同、正对通道设置,输出部的盒体侧壁在旋钮同侧设置开口,开口内设置竖置的抽拉板二。本发明可解决安装移液器枪头盒内枪头安装过程完全依靠实验者手工完成耗时耗力的技术问题。

    一种微量注射器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650949U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20268206.3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量注射器包括注射器筒体;推杆;手柄;注射器针头;凸起滑条周向均匀固定设置在注射器筒体外壁面上,并沿注射器筒体轴向设置;定位套筒外壁上轴向设置刻度;U型凹槽周向均匀固定设置在定位套筒内壁上,并沿定位套筒轴向设置;凸起滑条与凹槽一一对应配合滑动;定位套筒径向两侧的外壁上对称设置固定孔;具有螺栓帽的固定栓一端与夹板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定位套筒;一对弹簧分别套设在位于定位套筒外壁和夹板之间的固定栓上。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鼠尾椎间盘注射时,微量注射器能够精确控制进针深度,试验结果偏差小,试验效果好。

    一种可调节式脊柱托椎带

    公开(公告)号:CN220089719U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21681654.6

    申请日:2023-06-29

    Inventor: 杨操 王琨 梁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脊柱托椎带,包括:托板,所述托板的背面设有用于提高调节固定效果的调节机构,所述托板的正面设有用于提高脊柱支撑效果的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调节机构,经调节框、滑块、连接板、竖向固定带、搭扣和横向固定带以及穿接架等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在患者将托板与背部之间贴合后,通过拉动连接板和滑块在调节框内移动可根据患者的肩部尺寸和情况进行调节固定位置,进一步将横向固定带牵出并穿过穿接架和限位杆后可根据患者体型进行拉动调节横向固定带的伸出长度,以适应不同个体的腰围或胸围尺寸,这样可以确保托椎带能够紧密贴合患者的身体,并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

    一种移液器枪头填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800910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21886914.7

    申请日:2019-11-05

    Abstract: 一种移液器枪头填装装置,包括盒体,盒体由上至下依次为收集部、传送部和输出部,收集部沿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多个上下通透的竖向通道,通道底部设置水平抽拉板一,抽拉板一两侧与收集部左右两侧壁滑动配合连接,抽拉板一一头伸出盒体外;传送部设置在抽拉板一的下方;传送部内腔中空、包括中部的长方体形腔体和两头的弧形腔体,传送部顶端和底端均敞口,传送部内腔设置带传动装置;输出部设置在传送部下方,输出部包括多个顶部敞口的收纳室,收纳室与通道形状大小相同、正对通道设置,输出部的盒体侧壁在旋钮同侧设置开口,开口内设置竖置的抽拉板二。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安装移液器枪头盒内枪头安装过程完全依靠实验者手工完成耗时耗力的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红外发射光源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945618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0665302.9

    申请日:2019-0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红外发射光源固定装置,包括支架,放置于支架上的移动横杆,装设于移动横杆上并能沿着移动横杆移动的用于固定红外发射光源的固定机构,从而实现对红外发射光源的固定及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调整,节省人工成本,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装设于支架本体上部并水平放置的水平支架,所述移动横杆放置于水平支架上,从而实现对红外发射光源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调整,所述水平支架、支架本体以及移动横杆上均设置有标尺刻度值,从而提高对红外发射光源位置调整的精度,从而提高实验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