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81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46063.2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肠癌诊断的基因组合标志物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检测血细胞RNA中的基因组合TIPARP、PLVAP、GZMB、B3GNT7、RPL13、CCR1、PDK2、IDI1、S1PR5、SH2D2A、SH3TC1和PNP的表达水平,进行大肠癌检测,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相比于循环肿瘤DNA(cfDNA)等方法,本发明成本低、仅需要普通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或PCR方法即可完成检测,且普适性广。进一步的,本发明为无创液体活检方法,采血量低,仅需少量外周血样本即可完成检测,人群依从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5121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97869.X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N15/11 , G16B25/10 , G16B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多种肿瘤筛查、诊断的基因组合标志物及其应用,所述基因组合标志物至少包括SGK1、DNAJB6P1、HIC2、RPS7P1、MT2A和OR2W3,还可以包括GZMB、DENND3、TNIP2、FOSL1、ZNF256、LAGE3、RRAD、CCNJL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所述肿瘤包括肺癌、大肠癌、胃癌、肝癌、乳腺癌、胰腺癌、甲状腺癌、肾癌、膀胱癌、宫颈癌。本发明提供的基因组合标志物可实现多种肿瘤的筛查和诊断,尤其是早期肿瘤的筛查,且准确率、灵敏度高,对早期肿瘤的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60884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12726.5
申请日:2020-12-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类器官培养和药物实验的微流控系统及使用方法,系统包括第一外部泵、第一外部泵,用于产生药物浓度梯度的第一微流控芯片,用于进行类器官培养的第二微流控芯片和用于收集废液的离心管,所述第一外部泵、第一外部泵分别通过软管连接第一微流控芯片输入端,所述第一微流控芯片、第二微流控芯片、离心管依次通过软管连接。本发明的微流控系统能够可控地向肿瘤类器官灌注培养基或者药物,同时调节药物的浓度以及其对肿瘤类器官的作用时间,实时调控肿瘤类器官所处的液体环境,实现肿瘤类器官的批量培养及进行药物效用测试实验,并且通过配合显微镜能够实时、持续地对于肿瘤类器官的生长、药物响应等进行观察。
-
公开(公告)号:CN11260884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011512726.5
申请日:2020-12-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类器官培养和药物实验的微流控系统及使用方法,系统包括第一外部泵、第一外部泵,用于产生药物浓度梯度的第一微流控芯片,用于进行类器官培养的第二微流控芯片和用于收集废液的离心管,所述第一外部泵、第一外部泵分别通过软管连接第一微流控芯片输入端,所述第一微流控芯片、第二微流控芯片、离心管依次通过软管连接。本发明的微流控系统能够可控地向肿瘤类器官灌注培养基或者药物,同时调节药物的浓度以及其对肿瘤类器官的作用时间,实时调控肿瘤类器官所处的液体环境,实现肿瘤类器官的批量培养及进行药物效用测试实验,并且通过配合显微镜能够实时、持续地对于肿瘤类器官的生长、药物响应等进行观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