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8134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499148.X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F9/0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眶隔脂肪固定线结推动器及控制系统,包括表面设置有内螺纹的结线引线轴以及依附于氧化铝陶瓷基板上的第一贯穿导体棒和第二贯穿导体棒,所述氧化铝陶瓷基板两侧上表面均通过密封圈紧密连接有旋进金属盖,通过安装于所述波导丝左右两端的激发驱动电路以及信号采集电路,所述信号采集电路接收来自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位移信息,所述激发驱动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有激励换能器,通过磁致伸缩换能器结合位移传感器获取待测线位移量,能够有效控制结线引线轴内螺纹壁上缠绕的结线位置,通过磁场力牵引结线并将结点推送至缝线固定处,从而能够精确、有效地控制结线位移,使得眼袋手术深度打结变得轻松,可以适当缩小眼结膜处的切口。
-
公开(公告)号:CN215994096U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22150428.2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眶隔脂肪固定线结推动器,包括用于固定打结线端的头部和用于推送头部的杆部,且所述头部安装在所述杆部上;所述头部包括推线台和开设在所述推线台顶部用于卡住线结的凹槽;所述杆部包括安装在推线台尾端的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推线台的一端固定有用于握持的手柄;本实用新型在手柄上通过支撑杆设置推线台,在推线台上设置用于卡住活线结的凹槽,在固定眶隔脂肪时首先将活线结卡在凹槽上,通过支撑杆将推线台送入到眶缘处,此操作改变传统的体内打结固定的方式,通过在腔隙外打结使得眶隔脂肪的固定操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207980875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20079791.5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nventor: 黎媛 , 汪振星 , 孙家明 , 冯晓玲 , 肖芃 , 郭亮 , 吴顺 , 陈雳风 , 刘再鹏 , 李嘉伦 , 周楚超 , 刘绍恺 , 曾宇阳 , 牟珊 , 罗超 , 侯金飞 , 方慧敏 , 张馨月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脂肪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是由上下敞口的内层过滤腔和上部敞口的外层过滤物质收集腔组成,所述内层过滤腔的下腔口设有脂肪过滤膜,上腔口设有口径大于外层过滤物质收集腔上腔口口径的扩大部件,并在内层过滤腔嵌入外层过滤物质收集腔时,通过扩大部件固定在外层过滤物质收集腔的腔口;在内层过滤腔上腔口的扩大部件其中一侧设有脂肪收集口,另一侧设有手柄;所述脂肪过滤膜为倒锥形,其周边通过连接构件与内层过滤腔的下腔口连接,并将内层过滤腔的下腔口完全遮盖。本实用新型的膜结构可以减少脂肪回收时的损失量,并能将脂肪细胞破损后漏出来的油滴吸收干净,减少过滤时间,整个装置方便脂肪的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212308188U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21002589.6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F9/0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眶隔脂肪固定线结推动器,包括表面设置有内螺纹的结线引线轴以及依附于氧化铝陶瓷基板上的第一贯穿导体棒和第二贯穿导体棒,所述氧化铝陶瓷基板两侧上表面均通过密封圈紧密连接有旋进金属盖,所述旋进金属盖的外表面通过金属盖板螺纹连接有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L型连接所述氧化铝陶瓷基板两端的环形支架,所述氧化铝陶瓷基板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贯穿导体棒、第二贯穿导体棒之间贯穿连接有圆形导电膜,所述圆形导电膜的外表面铺设有弹性贴合的弧形绝缘膜。本实用新型能够精确地控制结点位置,不需要再睑缘处直接缝合打结,使得眼袋手术深度打结变得轻松,可以适当缩小手术在眼结膜处的切口。(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985520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0118155.6
申请日:2020-01-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眶隔脂肪转位牵引针,包括针柄、针管和手持部,所述针柄和所述针管呈120°连接,所述针管为空心金属针,所述针管的顶端设有针尖,所述针管的后端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与所述针管的内部连通,所述手持部为扁平长方体形结构,设置在所述针柄的侧面。本实用新型用于眶隔脂肪转位手术中缝合线的牵引,手术中针管经皮肤平行刺入,最大程度地增加手术安全,减少了在狭小的手术区域操作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并有效增强手术操作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664599Y
公开(公告)日:2004-12-22
申请号:CN200320116162.9
申请日:2003-12-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nventor: 冯晓玲
Abstract: 皮下组织充填缝合器,它包括外筒(1)、内芯(2)、缝针(3),内芯(2)在外筒(1)内,其特征在于内芯(2)前段为空心,内嵌有橡胶块(4),外筒(1)前段内侧有一隔板(5),其上有两条供缝针(3)滑行的凹槽,缝针(3)的后端嵌插固定在橡胶块(4)上。它克服了现有充填缝合器械操作复杂、可靠性差的不足。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可靠性高,提高了工作效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皮下组织充填缝合使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