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化阵列光栅传感光纤制备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6105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18762.7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功能化阵列光栅传感光纤制备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放纤模块、光纤曝光模块、光纤曝光平台和涂覆收纤模块;放纤模块用于存储和放出待刻写涂覆的原始透紫外涂层光纤,控制放纤过程中的张力和方向;光纤曝光平台用于放置原始透紫外涂层光纤;光纤曝光模块用于透过原始透紫外涂层光纤的涂层对光纤的芯层进行相干曝光,完成不同波长光纤光栅的刻写;涂覆收纤模块用于对刻写完光栅后的透紫外涂层光纤进行功能化涂层的涂覆与固化。本发明的系统制备流程简单、成本低廉,能对阵列光栅进行功能性涂覆,其总距离范围取决于光栅反射率、光纤衰减损耗、探测器范围、光源等,可实现长距离感知,极大地扩展了光纤光栅阵列的工程应用场景。

    具有高交联密度的高透紫外光纤内涂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991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204070.3

    申请日:2022-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交联密度的高透紫外光纤内涂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高交联密度的高透紫外光纤内涂层涂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包括:50~99%的可聚合的多官能度丙烯酸酯有机硅树脂预聚物、0~50%的活性稀释剂和0.5%~3wt%的光引发剂。本发明具有高交联密度的高透紫外光纤内涂层涂料中的可聚合的多官能度丙烯酸酯有机硅树脂既可作为树脂使用,又可作为交联剂使用,无需额外加入小分子交联剂,固化速率快,所得涂层仍然具有很高的交联密度,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并显著提高了紫外光透过率。

    具有高交联密度的高透紫外光纤内涂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991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04070.3

    申请日:2022-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交联密度的高透紫外光纤内涂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高交联密度的高透紫外光纤内涂层涂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包括:50~99%的可聚合的多官能度丙烯酸酯有机硅树脂预聚物、0~50%的活性稀释剂和0.5%~3wt%的光引发剂。本发明具有高交联密度的高透紫外光纤内涂层涂料中的可聚合的多官能度丙烯酸酯有机硅树脂既可作为树脂使用,又可作为交联剂使用,无需额外加入小分子交联剂,固化速率快,所得涂层仍然具有很高的交联密度,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并显著提高了紫外光透过率。

    一种偏振光谱成像激光雷达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402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66341.7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成像激光雷达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偏振光谱成像激光雷达系统。宽带光源产生激光经过准直镜、第一聚焦透镜后照射在二维扫描振镜上,经过二维扫描振镜反射照在成像物体上,成像物体反射的光经过望远镜采集后进入光纤准直器,通过光纤传输至电动偏振控制器,经过电动偏振控制器偏振态调制后进入倾斜光纤光栅,倾斜光纤光栅衍射到自由空间;第二聚焦透镜将自由空间中的波长衍射光聚焦通过阵列探测器探测聚焦后的衍射光。本发明简化传统偏振光谱成像系统的结构,提升系统集成度。

    一种无溶剂型光固化耐高温光纤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296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0857719.0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溶剂型光固化耐高温光纤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耐高温光纤涂层涂料技术领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45‑95份的含有不饱和键的可聚合聚酰亚胺树脂、40‑100份的活性稀释剂、5‑10份的交联剂和2‑5份的光引发剂;含有不饱和键的可聚合聚酰亚胺树脂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式:#imgabs0#式(I)中,m、n、x、y均为1‑200之间的整数。本发明含有不饱和键的可聚合聚酰亚胺树脂能够溶解在活性稀释剂中,在紫外光下光引发剂产生自由基,引发含有不饱和键的聚酰亚胺树脂、活性稀释剂、交联剂产生聚合反应,得到耐高温的光纤涂层涂料,无需额外加入其它高沸点溶剂,光固化后涂层无需进行高温烘烤除溶剂过程,具有固含量高,无溶剂,耐高温等优势。

    基于光纤的准分布式柔性光电传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2541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1692872.X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基于光纤的准分布式柔性光电传感系统,涉及分布式光纤传感领域。该系统包括纤芯、包层、涂覆层、电光转换模块组以及解调系统;纤芯、包层以及涂覆层构成光纤结构;且电光转换模块的光输出端与纤芯的位置相对;纤芯中包括至少两组45度光纤光栅阵列;解调系统的信号接收端与纤芯的输出端位置相对。电光转换模块在接收到传感器参数后,转换出的光信号在通过对应的45度光纤光栅阵列后,通过纤芯进行传输,并发送至解调系统中,得到传感器示数。通过电光转换模块、45度光纤光栅阵列以及解调系统的组合,利用单根光纤实现了传感测量,解决现有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多物理量探测时较差敏感、解调装置与算法复杂、易受干扰的问题。

    一种波长编码的光纤阵列

    公开(公告)号:CN221883943U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23631739.6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长编码的光纤阵列。本实用新型包括玻璃基板、编码光纤、玻璃盖板。编码光纤一端剥除涂覆层,并在剥开涂层区域刻写特定波长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实现对光纤阵列连接的每一条光纤链路赋予特定的编码信息。编码光纤通过粘合胶固定于玻璃基板的V型槽中,玻璃盖板通过粘合胶固定在玻璃基板上方,将组成后的光纤阵列组合体端面进行研磨,完成一种用于光纤链路编码的光纤阵列制备。本发明将光纤布拉格光栅引入光纤阵列中,使无源光网络的光纤链路获得特定的编码信息,进而实现对光纤链路智能化、主动式运维。

    切趾光栅制备系统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037425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22251941.5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切趾光栅制备系统;通过设置工作台、光栅制备单元和调整单元,光栅制备单元包括固定于工作台上的激光生成模块和切趾光栅生成模块,切趾光栅生成模块设置有幅度掩膜板,幅度掩膜板内设置有第一整形图案和第二整形图案,在进行切趾光栅的制备工作时,激光生成模块向幅度掩膜板发射紫外脉冲激光,切趾光栅生成模块先通过第一整形图案对紫外脉冲激光进行一次曝光,完成一次曝光后,调整单元对切趾光栅生成模块调整,使切趾光栅生成模块通过第二整形图案对紫外脉冲激光进行二次曝光,最终形成反射旁瓣抑制率较高的切趾光栅,通过调整单元的设置,可有效减少切趾光栅生成模块的调节时间。

    一种高速解调仪采集端电路

    公开(公告)号:CN221709831U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23595413.2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解调仪采集端电路。本实用新型包括光探测模块,包括光电转换模块、AC/DC转换模块和电压控制模块,所述电压控制模块用于为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AC/DC转换模块提供基准电压,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交流电信号,所述AC/DC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AD模块,与所述AC/DC转换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直流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FPGA控制模块,与所述AD模块相连,所述FPGA控制模块连接有存储模块;通信模块,与所述FPGA控制模块相连。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高速解调仪采集端电路高度集成,这使得电路体积更小,能够采集数据的速度。

    窄线宽光纤激光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290104U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20958722.2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窄线宽光纤激光器控制系统,涉及光纤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供电控制模块、控制器模块、激光器电流驱动模块以及激光器温控模块;供电控制模块用于向控制器模块、激光器电流驱动模块以及激光器温控模块供电;控制器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供电控制模块、激光器电流驱动模块以及激光器温控供电模块通信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通过供电控制模块、控制器模块、激光器电流驱动模块以及激光器温控模块的设置,将对于激光器的工作电流控制以及温度控制分配至不同模块执行,并设置独立供电模块与控制模块,使得在系统结构简明的同时,模块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影响,提高对于激光器的控制精度以及通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