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CU病床旁吸痰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0832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269608.3

    申请日:2023-03-20

    Inventor: 夏瑞 王婷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CU病床旁吸痰装置,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一侧表面的固定结构、设置在外壳一侧表面的控制面板、设置在外壳另一侧表面的密封门、吸痰管、与吸痰管连接的输痰管以及设置在输痰管上的吸气泵,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外壳固定在ICU病床的床架上,所述输痰管设置在外壳一侧表面,所述外壳一侧表面设置用于防止痰液中的病菌溢出的密封机构,所述外壳底部设置用于对吸痰管进行多级消毒的清洗机构,所述输痰管上设置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本发明能够对痰液进行收集,并对收集的痰液进行密封存储,避免了痰液中病菌溢出的情况发生,同时降低吸痰管的清理难度以及耗材的使用,节约成本。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多模型融合肌骨超声诊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7200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220094.X

    申请日:2021-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多模型融合肌骨超声诊断系统,诊断管理平台又包括模型库、诊断系统和显示系统,显示系统包括框选矩形模块和病灶信息显示模块,模型库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模型建立模块,诊断系统包括诊疗模块、量化对比模块、影像处理模块,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该基于深度学习多模型融合肌骨超声诊断系统,通过诊疗模块获取待诊断肌骨病灶的医学影像信息发送至模型库,模型库与诊断系统建立通信连接,根据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的输出值确定待诊断肌骨病灶的医学影像的病灶风险的输出值,人工智能帮助医生精准提示超声影像病灶位置及性质,辅助诊断、结论客观,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同时降低医生人为主观诊断失误风险。

    一种人工智能语音程控射频仪工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2100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30023.0

    申请日:2021-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语音程控射频仪工作系统,包括操控终端和语音控制系统,操控终端和语音控制系统之间实现双向连接,语音控制系统中包括声音采集模块、中央分析处理器、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仪器调节模块,本发明涉及射频仪技术领域。该人工智能语音程控射频仪工作系统,通过设置有语音控制系统,利用声音采集模块对外界传输的声音进行采集,并通过信号转换模块对语言信号和机械信号进行转换,同时通过多元因素去除模块对外界的杂音干扰,数据处理模块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比对计算,最后进行指令的操作,通过语音调控射频仪参数设置,节省人力且更佳精准,同时可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以此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绝缘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9874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53809.2

    申请日:2019-05-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绝缘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进行绝缘子的3D打印,在不同的打印参数设置条件下进行3D打印,获得不同打印参数条件下的若干个绝缘子模型;所述打印参数包括激光功率、扫描速率和扫描间距;(2)对获得的不同打印参数设置条件下的若干个绝缘子模型进行电气性能测试,所述电气性能包括交流击穿场强、直流击穿场强、相对介电常数以及体积电阻率;(3)根据绝缘子在实际工作时的电气性能的要求,确定相对应的3D打印参数;(4)根据确定的3D打印参数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进行绝缘子的3D打印,获得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优异的绝缘子。

    一种ICU患者护理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176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209198.3

    申请日:2023-03-07

    Inventor: 夏瑞 王婷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CU患者护理装置,包括底部支架、设置在底部支架一侧的前支架、设置在底部支架另一侧的后支架以及设置在前支架一侧表面的传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一侧设置用于对患者进行顶升的翻身机构,所述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另一侧设置用于对患者的躯体进行支撑的定位机构,所述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下侧设置用于对患者的躯体进行平移的横向移动机构,本发明能够对患者的躯干进行抬升,并在翻身过程中对患者的躯体进行支撑,提高翻身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翻身过程中能够形成横向交叉力,提高翻身效率。

    一种特高压直流穿墙套管故障特征气体压力计和故障特征气体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078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100933.7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高压直流穿墙套管故障特征气体压力计,包括:依次通过输气管连接,组成第一气流通路的进气口、气体压力检测模块、第一气体成分检测模块;标准气瓶与第一气体成分检测模块通过输气管连接,标定按钮用于控制标准气瓶与第一气体成分检测模块之间输气管的开通和关断;示警模块与气体压力检测模块、第一气体成分检测模块电连接,接收气体压力检测模块或第一气体成分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并在检测结果异常时发出警告。本发明提供的特高压直流穿墙套管故障特征气体压力计,显著拓展了传统气体压力计的功能,使之能够检测套管中的微量特征气体的成分及含量,可以实现特高压直流穿墙套管故障的在线监测。

    一种串并联耦合的多模型水文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60607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83497.6

    申请日:2015-10-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文学中的水文预报领域,公开了一种串并联耦合的多模型水文预报方法。充分发挥了实时校正与组合预报两种传统方法的优势,建立了一种串并联耦合的水文预报模型,按耦合方式的不同,共分为三种形式,即先串后并法、先并后串法以及一体化耦合方法。先串后并方法是先对水文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串联校正,而后再对多个模型的校正结果进行并联校正;先并后串方法,是先对多个水文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并联校正,再对组合预报的结果进行串联校正;一体化耦合方法是基于预报误差最小原则,建立串并联耦合校正结果的目标函数,同时率定串联校正和并联校正的参数。本发明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预报误差,提高预报精度,可广泛应用于水文实时预报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