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83212B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010122624.2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胶体以及以此制备大比表面导电多孔膜的技术,即采用铂、碳黑和石墨与氧化物纳米粉末、纤维素按一定比例共混后,加入松油醇制备导电胶体,并采用刮涂法或丝网印刷技术制备具有大比表面的导电多孔薄膜。该方法不仅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而且适应范围广,作为电极材料在染料敏化纳米太阳能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提供了一种提高全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有效途径。同时该具有大表面的导电多孔膜可在其它相关器件,如包括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器件中作为电极材料,该技术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3441217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297115.7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18 , H01L31/0384 , H01L31/072 , H01L51/422 ,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钙钛矿类吸光材料的介观太阳能电池,包括基底和依次层叠于该基底上的空穴阻挡层、介孔纳米晶层、绝缘间隔层和介孔空穴收集层;其中,介孔纳米晶层、绝缘间隔层和介孔空穴收集层中均填充有钙钛矿类半导体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介观太阳能电池器件采取全印刷的方法制备而成,采用钙钛矿类纳米晶体作为活性吸光材料,并利用其自身的空穴传导性能在介孔绝缘间隔层中形成空穴传输层,直接将空穴传输至空穴收集层中,避免了有机P型材料的使用。除此之外,采用介孔碳等相对廉价的材料作为空穴收集层,有效简化了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工艺并降低了制作成本,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183862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10051773.9
申请日:2011-03-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导电基板(1),和自下而上依次沉积在该基板上的电致变色层(2),离子导电层(3),绝缘反射层(4)和对电极层(5)。通过各项测试表明,该种单基板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需要施加的偏压较小,节约能源,变色性能良好,颜色鲜明,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这种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不仅生产工艺简单,而且成本低廉,能够应用于单色显示器件中,如字幕广告牌,交通指示灯等,通过使用不同的电致变色材料,可以得到不同的颜色变化,有望应用于高对比度无偏视角的显示器中。该结构和制备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89317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122814.4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68 , H01G9/2031 , H01G9/2059 , Y02E10/542 ,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大面积全固态单基板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通过丝网印刷技术,依次在导电玻璃导电层上印刷金属导线、金属保护层、致密层、纳米晶层、绝缘层和对电极,然后吸附染料并且填充电解质,之后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金属电极,最后连接导线并封装,制备出大面积全固态单基板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该方法不仅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将全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推向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方法,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77426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123074.6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68 , H01G9/2031 , H01G9/2059 , H01L51/445 , Y02E10/5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大面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方法,通过丝网印刷的方法在导电玻璃上印刷一层导电浆料,然后在其表面涂覆一层玻璃浆料,烧结之后形成致密的保护膜,从而提高导电玻璃表面的导电率,并且不受电解质中强氧化性物质的腐蚀。该方法不仅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特别是解决了全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受到导电玻璃导电率的制约的问题,是一种提高全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和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236501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078925.3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杂金属卤化物的有机空穴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包括:机空穴传输材料与有机溶剂混合配制成有机空穴传输材料溶液;金属卤化物与有机溶剂混合配制成金属卤化物掺杂剂溶液;有机空穴传输材料溶液与金属卤化物掺杂剂溶液混合形成混合溶液;混合溶液旋涂于基底上,加热烘干后即得到空穴传输层。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方法制备的有机空穴传输层及具有该有机空穴传输层的太阳能电池。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有机空穴传输层不但载流子的数量增加并明显提高了空穴迁移率和电导率,而且改变了空穴传输材料的能带位置而具有更好的光电性能,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等器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219161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093613.X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 Y02E60/13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硫氧化还原电对的电解质,其特征在于,该电解质包括有机硫氧化还原电对以及冠醚或穴醚,其中,所述有机硫氧化还原电对的还原态组份为有机硫盐,氧化态组份为与该有机硫盐对应的有机二硫化物。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或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电解质采用冠醚或穴醚络合的金属阳离子作为电对中还原态组份的阳离子,氧化还原反应活性、稳定性和电化学可逆性良好,扩散速度快,利用电解质中离子传输,本发明的方法合成配制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在染料敏化纳米太阳能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236501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078925.3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杂金属卤化物的有机空穴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包括:机空穴传输材料与有机溶剂混合配制成有机空穴传输材料溶液;金属卤化物与有机溶剂混合配制成金属卤化物掺杂剂溶液;有机空穴传输材料溶液与金属卤化物掺杂剂溶液混合形成混合溶液;混合溶液旋涂于基底上,加热烘干后即得到空穴传输层。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方法制备的有机空穴传输层及具有该有机空穴传输层的太阳能电池。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有机空穴传输层不但载流子的数量增加并明显提高了空穴迁移率和电导率,而且改变了空穴传输材料的能带位置而具有更好的光电性能,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等器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77426B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010123074.6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L51/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68 , H01G9/2031 , H01G9/2059 , H01L51/445 , Y02E10/5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大面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方法,通过丝网印刷的方法在导电玻璃上印刷一层导电浆料,然后在其表面涂覆一层玻璃浆料,烧结之后形成致密的保护膜,从而提高导电玻璃表面的导电率,并且不受电解质中强氧化性物质的腐蚀。该方法不仅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特别是解决了全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受到导电玻璃导电率的制约的问题,是一种提高全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和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740238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10123073.1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31 , H01G9/2059 , Y02E10/542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单基板全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即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印刷氧化钛工作电极、绝缘层、介孔碳对电极,并用真空填充法将空穴传输材料填入多孔电极中制备成电池。采用该方法不仅生产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低廉,而且大大减小了空穴传输材料与对电极的界面电阻。该结构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新型太阳能电池。有机小分子物质(如TPD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