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54857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636972.3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还原CO2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催化剂以为SiO2载体,有机金属配体化合物通过氯与氨基共价反应接枝在SiO2球上。该催化剂的制备采用在氨基化SiO2球连接有机金属配体化合物。该催化剂用于制备H2与CO合成气,还原反应效率高,体系稳定性高,成分廉价易得。
-
公开(公告)号:CN115125580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729800.1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IPC: C25B11/093 , C25B11/065 , C25B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基双金属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金属材料制备及催化技术领域。该金基催化剂是以金纳米颗粒为种子,采用种子介导生长法在金纳米颗粒表面负载氧化亚铜,随后在高温下发生还原反应得到金‑铜双金属催化剂。本发明得到的金‑铜双金属催化剂可以在的电压下稳定高效的实现CO2还原为C2H4。本发明原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能够实现金基催化剂催化CO2还原为C2H4,可以有效实现大气中CO2资源循环利用,完善碳循环产业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754857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0636972.3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还原CO2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催化剂以为SiO2载体,有机金属配体化合物通过氯与氨基共价反应接枝在SiO2球上。该催化剂的制备采用在氨基化SiO2球连接有机金属配体化合物。该催化剂用于制备H2与CO合成气,还原反应效率高,体系稳定性高,成分廉价易得。
-
公开(公告)号:CN104191702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266770.0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IPC: B32B9/00 , G01N27/30 , G01N27/3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氢氧化钴?石墨烯复合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复合膜,包括纳米石墨烯底层和纳米氢氧化钴表层,所述纳米石墨烯底层厚度在4000nm至6000nm之间,所述纳米氢氧化钴表层厚度在50nm至100nm之间,所述纳米氢氧化钴表层均匀沉积在所述纳米石墨烯底层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于水中,涂敷在片状导电基底上,干燥得到纳米氧化石墨烯膜;组建三电极体系采用循环伏安法将氢氧化钴沉积在纳米石墨烯膜表面,干燥。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薄膜应用于纳米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时可显著提高特定物质的检测限和检测灵敏度,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3255177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143999.0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IPC: C12P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还原制备氮硫同时掺杂石墨烯的方法,属于石墨烯的合成和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以氧化石墨烯分散溶液为原料,以含硫酸盐还原菌菌悬液作为生物还原剂,在控制反应体系中隔绝空气条件下反应5-10天得到石墨烯溶液,离心过滤和反复洗涤后即得到氮、硫掺杂的石墨烯。本发明方法不添加任何稳定剂或分散剂,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还原氧化石墨烯得到氮硫掺杂的石墨烯,具有安全无毒、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石墨烯制备方法中难于将氮、硫同时掺杂的重大难题,氮硫同时掺杂石墨烯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和电催化等领域时可显著提高检测限和检测灵敏度,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4191702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266770.0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IPC: B32B9/00 , G01N27/30 , G01N27/3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氢氧化钴-石墨烯复合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复合膜,包括纳米石墨烯底层和纳米氢氧化钴表层,所述纳米石墨烯底层厚度在4000nm至6000nm之间,所述纳米氢氧化钴表层厚度在50nm至100nm之间,所述纳米氢氧化钴表层均匀沉积在所述纳米石墨烯底层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于水中,涂敷在片状导电基底上,干燥得到纳米氧化石墨烯膜;组建三电极体系采用循环伏安法将氢氧化钴沉积在纳米石墨烯膜表面,干燥。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薄膜应用于纳米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时可显著提高特定物质的检测限和检测灵敏度,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92528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96496.1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江西科星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4/134 , H01M10/052 , H01M4/62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一代高性能绿色储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剥离的二维二硫化钼纳米片修饰的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将二硫化钼粉末加入到正丁基锂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后保留上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极性溶剂,以形成胶体二硫化钼;(2)将胶体二硫化钼加入到水中,超声后得到EMoS2分散液,用乙醇或去离子水溶液稀释分散液,后抽滤在聚丙烯隔膜上,形成,EMoS2@PP;(3)干燥步骤(2)得到的复合膜后,将含有剥离的二硫化钼的一面贴合在金属锂上,利用辊压技术,以将剥离的二硫化钼转移到金属锂表面,再将聚丙烯移除,从而获得EMoS2@Li,可用作锂硫电池的负极,能有效调控负极侧锂离子的沉积,限制锂枝晶向正极的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4805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29816.4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中产甲烷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属于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基于产甲烷菌特有的辅酶,将不同浓度的产甲烷菌标准样品通过血细胞板进行平板计数,以确定各个标准样品的产甲烷菌浓度;然后将标准样品产甲烷菌在一定温度下加热进行辅酶的分离纯化,然后高速离心去除杂质留下上清夜,通过电化学检测测定辅酶的电流响应信号确定辅酶浓度与电流响应信号之间的关系。根据辅酶浓度和其电流响应信号以及平板计数的产甲烷菌浓度,确定产甲烷菌浓度与电流响应信号的对应关系及线性回归方程,最终实现通过辅酶检测快速检测细菌浓度的方法。本发明可以解决目前水体中产甲烷菌浓度检测存在的灵敏度低,周期长的相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80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91175.5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01D71/76 , H01M8/1048 , H01M8/1081 , H01M8/1067 , H01M8/1032 , B01D69/02 , B01D6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两性离子功能化的COF与SiO2球协同改性的聚合物杂化质子交换膜,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共价有机框架SNW‑1;(2)将SNW‑1与1,3‑丙磺酸内酯反应得到两性离子功能化的共价有机框架ZSNW‑1;(3)制备SiO2纳米球;(4)将ZSNW‑1和SiO2纳米球按照质量比2:1,加入至磺酸化聚合物溶液中,最终制备得到两性离子功能化的共价有机框架COF与SiO2球协同改性的聚合物杂化质子交换膜。本发明通过对质子交换膜中关键功能成分的结构、组成进行改进,向质子交换膜中引入两性离子功能化的共价有机框架ZSNW‑1和SiO2纳米球、并将两者的质量比控制为2:1,利用它们的协同改性作用,能够有效提升质子传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743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39242.1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8/1069 , H01M8/1088 , H01M8/10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空金属有机框架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改性的聚合物杂化质子交换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氧化石墨烯GO和金属盐得到A溶液;利用配体形成B溶液;将A溶液和B溶液混合后得到GO@MOF;(2)将GO@MOF刻蚀得到GO@HMOF;(3)将GO@HMOF加入至磺酸化聚合物溶液中得到铸膜液,进而得到中空金属有机框架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改性的聚合物杂化质子交换膜。本发明通过对质子交换膜中关键功能成分的结构、组成进行改进,向质子交换膜中引入中空金属有机框架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即GO@HMOF),并对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设计等进行控制,通过简便的工艺即可得到质子传导率明显提升的质子交换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