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WM编码激励的非线性超声导波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3692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911185788.7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WM编码激励的非线性超声导波检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主控模块,用于产生PWM脉冲调制信号,并接收反馈的数字信号,对该数字信号处理获得待测材料的使用寿命评价结果;超声任意波形发生器,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PWM脉冲调制信号产生超声波电信号;发射端探头模块,用于在超声波电信号的激励下向待测材料发射高斯型的多周期正弦信号;接收端探头模块,用于接收经待测材料后反馈的超声导波信号,并转换为反馈电信号;超声信号采集模块,在主控模块的控制下,用于对反馈电信号进行采样,转换为数字信号;多路电源模块,用于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信噪比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基于PWM编码激励的非线性超声导波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3692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185788.7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WM编码激励的非线性超声导波检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主控模块,用于产生PWM脉冲调制信号,并接收反馈的数字信号,对该数字信号处理获得待测材料的使用寿命评价结果;超声任意波形发生器,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PWM脉冲调制信号产生超声波电信号;发射端探头模块,用于在超声波电信号的激励下向待测材料发射高斯型的多周期正弦信号;接收端探头模块,用于接收经待测材料后反馈的超声导波信号,并转换为反馈电信号;超声信号采集模块,在主控模块的控制下,用于对反馈电信号进行采样,转换为数字信号;多路电源模块,用于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信噪比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一种基于线性功放的非线性超声导波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65124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84623.8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线性功放的非线性超声导波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线性功放信号发生模块、低频超声换能器、高频超声换能器、信号采集模块和多路电源模块,其中,可编程控制器内运行有程序,执行:根据设置参数,生成相应的二进制数字信号,形成发送给线性功放信号发生模块的控制指令;对从信号采集模块获取的数字导波信号进行解调还原,计算获得还原后的导波信号中携带的材料非线性参数,基于该材料非线性参数获得待测材料的使用寿命评价结果;可编程控制器、线性功放信号发生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和多路电源模块集成于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集成度高、控制方便等优点。

    一种基于线性功放的非线性超声导波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6512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911184623.8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线性功放的非线性超声导波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线性功放信号发生模块、低频超声换能器、高频超声换能器、信号采集模块和多路电源模块,其中,可编程控制器内运行有程序,执行:根据设置参数,生成相应的二进制数字信号,形成发送给线性功放信号发生模块的控制指令;对从信号采集模块获取的数字导波信号进行解调还原,计算获得还原后的导波信号中携带的材料非线性参数,基于该材料非线性参数获得待测材料的使用寿命评价结果;可编程控制器、线性功放信号发生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和多路电源模块集成于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集成度高、控制方便等优点。

    一种非线性超声导波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505333U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22088613.6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线性超声导波检测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线性功放信号发生模块、低频超声换能器、高频超声换能器、信号采集模块、多路电源模块和人机交互界面,所述低频超声换能器和高频超声换能器安装于待测材料上,所述线性功放信号发生模块与低频超声换能器连接,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与高频超声换能器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分别连接线性功放信号发生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和人机交互界面,所述多路电源模块实现系统供电,其中,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线性功放信号发生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多路电源模块和人机交互界面集成于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集成度高、控制方便等优点。

    一种基于任意波形的非线性超声导波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603040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2088029.0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任意波形的非线性超声导波检测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主控芯片、超声任意波形发生器、低通模拟滤波器、高通模拟滤波器、超声信号采集器和电源,所述电源分别连接主控芯片、超声任意波形发生器、低通模拟滤波器、高通模拟滤波器和超声信号采集器,所述主控芯片分别连接超声任意波形发生器和超声信号采集器,所述低通模拟滤波器一端与超声任意波形发生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低频超声换能器,所述高通模拟滤波器一端与超声信号采集器,另一端连接有高频超声换能器,所述低频超声换能器和高频超声换能器分别安装于待测材料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信噪比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一种室温氢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276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74566.7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温氢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氢气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双硫醇有机分子硫醇端基与金属之间的硫‑金属化学键结合,在钯氢气敏感层与衬底第一电极之间构筑一层多孔的硫醇自组装单分子层膜,将钯敏感层悬浮于自组装单分子层之上,使钯敏感层充分暴露于氢气氛围,大幅提升氢气响应过程中钯膜的吸/脱附动力学性能,从而显著提高传感器灵敏度的响应速度。此外,自组装单分子层的碳链结构具有优异的机械韧性和润滑性,可有效缓解钯敏感层在吸氢膨胀过程中产生的界面应力,极大提升了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寿命。本发明制备的传感器在室温下能够检测低浓度(1ppm)氢气,并可稳定工作10年以上。

    一种增材制造点阵结构支柱直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031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92629.1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增材制造点阵结构支柱直径预测方法,操作步骤如下:S1、选取增材制造工艺参数,制造点阵结构。该预测方法,通过设置一种快速预测增材制造钛合金点阵结构支柱直径方法,仅需要统计几个不同工艺参数下制造的钛合金点阵结构支柱直径,就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拟合关系公式,实现任意工艺参数下增材制造的钛合金点阵结构支柱直径的预测;提出的公式仅与激光能量密度有关,具有形式简单,参数较少的优势,尤其对于同一材料在不同工艺参数制造的点阵结构,可解决这一类材料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点阵结构支柱直径的预测问题。

    一种用于扫描电镜力热耦合的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1533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29423.X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扫描电镜力热耦合的加热装置,涉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原位加热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横截面为圆环形结构,且所述固定部内侧壁上环设有第一接电端子,所述第一接电端子外接电源;转动部活动套设于所述固定部内,且所述转动部底部设于扫描电镜的旋转样品台上;所述转动部外侧壁环设有第二接电端子,所述第二接电端子与所述第一接电端子接触连接;加热部固定设于所述转动部内,且与所述第二接电端子电连接,所述加热部顶部设有样品放置装置,所述加热部能够对所述样品放置装置内的样品加热。本发明能够带动样品实时旋转,从而能在不同视角下动态观察材料的状态,提高了实验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