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30854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10047268.X
申请日:2009-03-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新加坡理工学院 ,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7D235/30 , C07C251/86 , C07D209/48 , C07D213/78 , C07C311/39 , C07C281/06 , C07C281/16 , C07C337/06 , C07D317/68 , C07C249/16 , C07C303/40 , A61K31/4184 , A61K31/235 , A61K31/4035 , A61K31/444 , A61K31/63 , A61K31/175 , A61K31/36 , A61P3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取代苯腙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涉及新型的多取代的单或双苯腙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类化合物在制备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登革热及登革出血骨痛热等的治疗药物中的应用。该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1)所示。此类化合物可作为登革病毒NS2B-NS3蛋白酶抑制剂,从而阻止登革病毒在宿主体内的进一步增殖。
-
公开(公告)号:CN11232647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024877.6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疲劳试验装置,用于对试样进行疲劳试验,包括疲劳主机、环境室、真空机组和夹具,所述环境室固定在所述疲劳主机上,所述真空机组位于所述环境室之外并与所述环境室相连通,所述加热装置固定在所述环境室内部;所述环境室内相对设置有上压杆和下压杆,所述上压杆和下压杆均部分伸出所述环境室外,且与所述环境室滑动配合;所述夹具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压杆和下压杆相连,所述试样与所述夹具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内。本发明提供的疲劳试验装置,采用石墨加热筒对试样进行加热,石墨加热筒体积小,无需对试样进行加长即可实现1600℃高温下的疲劳试验;通过向环境室内通入不同的介质,可实现不同环境下的疲劳试验,适用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17975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24884.6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力学性能测试夹具及装置,该力学性能测试夹具用于夹持试件,包括沿轴向相对设置的上顶杆和下支座、沿轴向相对设置的上夹头和下夹头;上顶杆包括杆部,杆部上设有多个向下支座延伸的上支脚,下支座包括座体,座体上设有多个向上顶杆延伸的下支脚,上支脚和下支脚相互错开;上夹头固定在下支脚上,试件的一端与上夹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夹头固定连接,下夹头上设有台阶,用于顶住上支脚。本发明提供的力学性能测试夹具及装置,可将施加于夹具上的压缩载荷转换为对试件的拉伸载荷,使夹具可在1600℃的高温下夹持试件而不被破坏,无需对试件加长即可完成其在1600℃高温下的拉伸、蠕变性能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823214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78926.1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铜‑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配置形成含有硅源和铜源的[BMP]Tf2N离子液体或含有硅源和铜源的[BMP]TFSI离子液体,采用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为三电极,经过恒电位沉积后获得,其中,所述硅源为SiCl4和SiHCl3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铜源为CuCl、Cu(TfO)2和Cu(TfO)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采用铜片作为工作电极,控制工作电极的电位相对于Pt电极在‑1.8V~‑2.3V,控制沉积温度在15℃~40℃,沉积时间为3600秒~14400秒,本发明缓解硅和硅复合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效应,提高硅和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导电性、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78956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63558.8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4/134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5 , H01M4/0452 , H01M4/13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领域,具体是一种离子液体体系直接电沉积制备锂离子电池硅基纳米线负极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电极处理;B)离子液体的配制,配置一定摩尔比的TMHC?AlCl3离子液体以及SiCl4?[BMP]TFSI离子液体并分别充分搅拌至均匀;C)铝纳米线的制备,于TMHC?AlCl3离子液体体系电沉积制备铝纳米线;D)硅的沉积,以步骤C所得铝纳米线为工作电极,于SiCl4?[BMP]TFSI离子液体体系电沉积硅;E)清洗步骤D所得产物。本发明不使用任何模板能够直接制备出尺寸较小的硅铝复合纳米线,两种离子液体均能循环使用,绿色无污染,制备产物纯度高,电池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830854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910047268.X
申请日:2009-03-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新加坡理工学院 ,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7D235/30 , C07C251/86 , C07D209/48 , C07D213/78 , C07C311/39 , C07C281/06 , C07C281/16 , C07C337/06 , C07D317/68 , C07C249/16 , C07C303/40 , A61K31/4184 , A61K31/235 , A61K31/4035 , A61K31/444 , A61K31/63 , A61K31/175 , A61K31/36 , A61P3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取代苯腙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涉及新型的多取代的单或双苯腙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类化合物在制备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登革热及登革出血骨痛热等的治疗药物中的应用。该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1)所示。此类化合物可作为登革病毒NS2B-NS3蛋白酶抑制剂,从而阻止登革病毒在宿主体内的进一步增殖。
-
公开(公告)号:CN11232647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011024877.6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疲劳试验装置,用于对试样进行疲劳试验,包括疲劳主机、环境室、真空机组和夹具,所述环境室固定在所述疲劳主机上,所述真空机组位于所述环境室之外并与所述环境室相连通,所述加热装置固定在所述环境室内部;所述环境室内相对设置有上压杆和下压杆,所述上压杆和下压杆均部分伸出所述环境室外,且与所述环境室滑动配合;所述夹具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压杆和下压杆相连,所述试样与所述夹具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内。本发明提供的疲劳试验装置,采用石墨加热筒对试样进行加热,石墨加热筒体积小,无需对试样进行加长即可实现1600℃高温下的疲劳试验;通过向环境室内通入不同的介质,可实现不同环境下的疲劳试验,适用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17975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1024884.6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力学性能测试夹具及装置,该力学性能测试夹具用于夹持试件,包括沿轴向相对设置的上顶杆和下支座、沿轴向相对设置的上夹头和下夹头;上顶杆包括杆部,杆部上设有多个向下支座延伸的上支脚,下支座包括座体,座体上设有多个向上顶杆延伸的下支脚,上支脚和下支脚相互错开;上夹头固定在下支脚上,试件的一端与上夹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夹头固定连接,下夹头上设有台阶,用于顶住上支脚。本发明提供的力学性能测试夹具及装置,可将施加于夹具上的压缩载荷转换为对试件的拉伸载荷,使夹具可在1600℃的高温下夹持试件而不被破坏,无需对试件加长即可完成其在1600℃高温下的拉伸、蠕变性能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564847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06127.3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C5/02 , B22F1/0025 , B82Y30/00 , B82Y40/00 , C25C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离子液体电沉积工艺领域,具体是一种无模板电沉积SmCo纳米线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的离子液体SmCl3-CoCl2-EMIC,在这种新的离子液体中通过恒电位沉积,得到了直径为50nm左右的SmCo纳米线,通过改变电化学参数,可以可控制备具有不同长度和合金成分的SmCo合金纳米线,同时磁滞曲线表明纳米线具有明显的磁各向异性。本发明省去了模板制作和溶解过程,具有廉价低耗、工艺简单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201030374Y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720067610.9
申请日:2007-03-0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易拉罐的装置,设计了一种易拉罐金属分离回收机,包括机架、冲压机构和滑动门机构,冲压机构设置在所说的滑动门机构的一侧,冲压机构和滑动门机构固定在机架上,冲压机构包括冲头、约束环、弹性张弛卡爪、托架、底部卡盘和动力机构,冲头设置在约束环的一侧,弹性张弛卡爪设置在约束环的另一侧并固定在机架上,托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弹性张弛卡爪的另一侧的下部,底部卡盘设置在托架的另一端并固定在滑动门机构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完全分离易拉罐两种金属,结构简单,便于压实,能耗低,可以安放在人流量较大的场所,操作方便,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
-
-
-
-
-
-
-